前一阶段“何龙之争”引发的自主品牌大辩论,时至今日仍没有结束的样子,话题大有进一步深入下去的可能。尽管有些“老生常谈”的印象,但本次辩论的深度和广度均有一定的拓展,让我们每一个关注中国汽车产业发展的人,又有一次深入思考的机会,笔者也琢磨了几个问题,愿意和大家交流。
就轿车品牌而言,大致有以下4种:一是具有很强的象征意义或政治意义的品牌,比如红旗、劳斯莱斯等;二是细分化的高端市场品牌,比如超豪华的迈巴赫、宾利、法拉利等等;三是在全球市场或本土市场,全线车型均有一定竞争力的品牌。绝大多数品牌属于此类,如福特、大众、丰田、日产、现代等等知名品牌;四是细分化的低端市场品牌,它们往往依附于某个大集团,如丰田的大发、大众的斯柯达等。
第一种品牌产生于独特的历史机遇,难以创造更无法复制。第二种品牌往往是具有传奇的历史或显赫的出身,其创建难度非常之高,绝非一般厂家所能企及,从大众为辉腾所累的事实,即可看出在利基市场(即非主流的小众市场)中创建这种品牌是如何烧钱的。大多数第三种品牌都是或曾经是国民车的生产者,比如福特的T型车、大众的甲壳虫、丰田的花冠、日产的阳光,它们往往先把本国带入私家车时代、推动本土市场的成长,随后进入国际市场成为国际品牌。从我国即将进入私家车时代、许多人希冀着第一台车的现实来看,我们想要的无疑是第三种品牌,举个比喻来说就是要中国的“大众”、中国的“丰田”。
那么,怎么能得到自主品牌?
笔者认为,竞争是得到自主品牌惟一的战略路径。从世界上主流自主品牌的成长经验来看,本土市场是它们最重要的土壤,即便是被认为对国外市场依赖度很高的本田,也是在日本站稳脚跟后进入北美市场的。目前为止我们还没有哪一个自主品牌在海外有较强竞争力,所以我们把竞争的舞台主要设定为本土市场。我们本土市场的状况、自主品牌的成长环境又如何呢?我们可以通过下面几个关键词来分析一下。
(1)全球化。全球化大背景下,中国的开放,特别是加入WTO,为世界各国品牌进入中国提供了契机,不用说进口整车,就是在中国的整车生产,全球主流品牌已经全部到齐。由于我国自主品牌起步较晚,幼稚的或者即将降生的自主品牌必须与如林的高手过招,这是中国自主品牌所面临的独一无二的、残酷的成长环境。
(2)政府保护。全球化一方面要我们更加开放市场;另一方面使政府市场保护的空间大大缩小。既然已经加入WTO,融入全球化一体化,我们就要按规则办事,兑现自己的承诺。全球化时代的政府保护是博弈的结果,进退有度,没有一味的进,也没有一味的退。所以,我们不要对政府保护抱不切实际的期望,更不要指望复制日本、韩国自主品牌成长的“温暖”环境,最重要的是接受现实,勇于挑战。
(3)价格竞争。不管是归于奇瑞、吉利等自主品牌的“搅局”,还是归于合资品牌之间竞争的加剧,近年来中国汽车市场价格战此起彼伏,使各个品牌的利润空间大受挤压,某些品牌甚至出现亏损。因此,目前的自主品牌在激烈的价格竞争中获得利润的能力并不强。
我们知道,绝大多数自主品牌是靠自主研发培育起来的,也就是说,自主品牌成长的首选战术路径是自主研发,而研发又是一个滚动的、投入巨大的过程。通过购买国外品牌构建自主品牌被一些人视为捷径,可是这也需要一笔巨资。国际主流品牌或者很少沦落到“卖身”的境地,或者开出天文价格,我们很难企及,那些在国际、国内认知程度低的品牌,即便能够买到又有多大价值?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中国汽车自主品牌的成长环境十分残酷。我们想要的类似于丰田的第三种品牌可能很难获得,到手的更可能是类似于大发的第四种品牌。(作者:戴玉才)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