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贴标”为中国制造正名 反对之声不在少数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1月02日 09:32  中国经济时报

  国内有一种怪现象,为促进销售而淡化中国制造的现象比比皆是,大到汽车,小到钮扣。明明是土生土长,却非得起个洋味十足的名称,似乎如此即能摇身一变成为高档、品味的代言人。

  那么,在中国制造的“洋车”身上“贴标”,明明白白地告诉世人这是中国人造的车,又会引起哪些晕轮效应呢?

  对淡化“中国概念”说不

  据有关媒体报道,由国家发改委牵头起草的《汽车产品外部标识管理办法》已经完稿,不日即将出台。

  《办法》做了详细而具体的规定,比如,国产汽车要在车身尾部显著位置上,标注汽车生产企业名称、商品商标、车型名称等;合资的汽车生产企业,如将合资各方中文汉字名称的简称进行组合或将合资各方的汉字商标进行组合予以标注的,可不再标注生产企业名称。《办法》还对中文标识的高度、材料等都做了明确规定,同时强调,汽车企业的名称、商品商标、车型名称等应能永久保持,不允许用油漆喷涂或不干胶粘贴等方式制造。对外部标识不合格的汽车产品,将给予不予登录《道路机动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公告》的处罚。

  据了解,目前市场上常见的主流汽车品牌中,达不到《办法》要求的车型不在少数,东风日产、上海通用别克上海通用雪佛兰、南京菲亚特等多个品牌旗下的车型外部都没有出现明显的中文标识,天津一汽丰田的中文标识是采用不干胶粘贴方式,也同样不符合新出台的规定。

  业内专家指出,不出现中文标识的品牌主要集中在高档车领域,国产豪华车如宝马奥迪等,几乎是全英文标识,与进口车的外观标识毫无差异,从外观上看不出任何在中国生产的痕迹。一旦《办法》正式实施,一大批标识有“华晨宝马”、“北京奔驰”、“一汽奥迪”等字样的车子将现身国内的豪华车阵容中。

  对此,记者致电多家汽车企业,其中一汽奥迪、华晨宝马的相关负责人士都表示,已经获悉了《办法》的相关条款内容,如果政策正式下达,会按照中国的法律法规的要求去做。

  其实,早在2004年6月,国家发改委颁布的《汽车产业发展政策》第26条,就对汽车产品外部标识有相应的明确规定:“从2005年起,所有国产汽车和总成部件要标示生产企业的注册商品商标,在国内市场销售的整车产品要在车身外部显著位置标明生产企业商品商标和本企业名称或商品产地,如商品商标中已含有生产企业地理标志的,可不再标明商品产地。”

  然而,这一政策的颁布似乎并未见任何成效。《办法》的出台显然是为完善此前发布的产业发展政策,让其具备更强的可操作性。

  标识虽小,自主事大

  “不写中国字更像进口车”的销售心态,助长了合资企业在生产新车时不标注产地和企业名称的行为,并淡化了中国汽车的制造能力。“合资企业的外方肯定会介意汽车的品牌挂联合标志,特别是产地,因为他们会认为在无形中降低了品牌的价值,影响销售。”任职于中国农业部的许翔宇这样说道。

  分析人士指出,大众的崇洋消费心理给了跨国汽车巨头一个冠冕堂皇的理由。淡化中国概念的主要目的,很大一部分原因是为了迎合部分消费者可能存在的潜在消费心理。

  但更为重要的是,不“贴标”体现了外方对合资企业的控制,淡化中方的制造和销售能力,削弱中方品牌,从而获得更多的利益分配权。“跨国汽车巨头美其名曰为维护品牌全球统一的理念,但执行者此举其实只是为了把合资公司变成其在中国的分支,这才是其最终目的。”汽车杂志记者张毅分析道,如果合资公司的中方在既得利益下低头默认,是舍弃自主发展的权利,那中国的汽车工业又从何谈起。

  目前在合资汽车企业中,虽然中外双方股比不能超过50比50,但外方依然拥有绝对的话语权。对于中方来说,制造合资企业的车型就是替人打工,领取的只是基本工资。

  国家发改委有关负责人指出,汽车产业是竞争性产业,财政无力支撑竞争性产业的开发。为此,产业政策明确提出了一些支持中资企业和合资企业的中方发挥作用的问题,关键是企业不能放弃自己的权益,比如汽车产品的标识问题。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相关知情人士也强调,汽车产品外部标识的形态管理,最根本的目的是增强企业的品牌保护意识,也表明政府支持企业自主发展的决心。该人士进一步解释说,比如上海大众和北京现代等企业简称的标注就符合《办法》的规定。

  在采访中,为数甚多的专家和汽车厂商认为《办法》的实施与否并不影响买车和卖车。“广州本田北京现代等品牌并没有因为中文标识而影响销量,天津一汽丰田也没有因为更换中文标识而销量下降,品牌质量摆在那呢。”北京现代信发店相关负责人如是说道。

  “既然拿到‘通行证’,被允许在中国生产,理应打上中国的标识。这是促进进口车国产化的一系列举措之一,有助于提升中国制造的形象。” 张毅明确支持国产车“贴标”。

  反对之声不在少数

  在采访过程中,记者发现对《办法》持赞同态度的多为汽车业界人士和专家,反对的声音则主要来自消费者和汽车经销商。

  在一家台资企业做管理工作的准车迷申海南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汽车标志并不代表什么,在消费者的眼里,多加一个标志也不会改变品牌的实质。目前所谓的国产豪华汽车,说白了只是贴牌,是在中国制造,而不是由中国制造,贴个标的实质意义并不大。”

  在北京东宝汽车BMW燕莎中心展厅,记者随意与正在看车的林先生攀谈起来,林先生认为如果真在宝马车尾标上“华晨宝马”4个字,心里会觉得不太舒服。问其原因,林先生称,这样一来,国际品牌的光辉会黯淡不少。

  现实情况是,与林先生抱相同心态的普通消费者并不在少数,记者的一个朋友徐斌直言相告,如果他买的国产宝马的车身有中文标识,就会选择把中文标识揭掉,“揭个标志是件很容易的事,如果消费者坚持,经销商也会私下帮助揭牌,任何政策都无法阻挠个人在流通领域的实际行为。”

  在西单地下车库,记者发现诸如马自达6、皇冠尾部的“一汽轿车”、“一汽丰田”等中文字样都被车主揭去了,甚至几款外形酷似国外品牌的自主品牌国产车也被揭去了尾部的企业标志,乍一看还真猜不出车子产自何处。

  “支持中国的汽车产业是每一个中国人都应该有的态度,但现实情况是,国产汽车实在无法让人心里踏实。所以支持归支持,要落到行动上还真需要勇气。或许,到国产品牌真正能够响誉全球的那一天,没有人会在乎车尾是否挂着‘北京奔驰’、‘一汽奥迪’的标。”申海南笑称。

  已经预定锐志的刘东军在汽车外部标志的倾向上显得比较中立,“挂不挂产地标志,车还是一样的卖,狸猫终归是狸猫,太子也终归是太子,不会因为贴个牌,豪华车就掉价了。”

  出台政策的目的是帮助中方依靠这种方式提升国产化品牌的影响,但实际上却没有起到太大的提升作用。“国际品牌的影响深入人心,即使贴再多的牌,跟每个买车的用户都强调这是国产车,但与狸猫和太子同样的道理,奥迪还是奥迪,还是大众集团的车型,与中国两个字的关联实在勉强。中国只有自强做国内自有品牌,才能让‘中国制造’四个字刻在每个人的心上。”刘东军说道。

  一位奔驰的经销商对《办法》实施的必要性持消极态度,“消费者对品牌的热衷度很高,希望买的坐驾挂的就是国际品牌,总希望自己购买的车和国际进口车没什么差距。比如买奔驰的顾客,就是冲着他的品牌知名度,买奔驰E级和C级这种豪华车的人更喜欢进口车,许多人就是买个情绪。现在奔驰实现了国产化,消费者对品牌的仰视已经不再如从前,如果奔驰尾部还加个国产化标志,会大大影响其买车的情绪,销量必然也会打折扣。”

  另有汽车经销商认为,《办法》正式实施后很有可能会掀起一股“揭牌风”。因为如果用户提出揭掉中文标识的要求,他们将会尽量满足。

  一方面,基于维护中方权益而为《办法》叫好的论调不绝于耳;而另一方面,认为品牌形象在无形中被降低而发出的反对之声也不少。看来,《办法》实施后究竟能否达到预期效果还有待进一步观察。

  本报记者 章小星

(编辑:赵焕)
Powered By Google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已有 _COUNT_位网友发表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