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盘点“十一五” 汽车产业发展需要理性对待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0月21日 09:55  中国汽车报

  汽车工业“十一五”如何发展,中央和地方都在精心筹划 刘向前 图

  当前,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十一五”规划)的编制工作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中,其中汽车工业的发展规划被进一步提到重要日程上。不仅如此,多数省市政府在加紧编制地方“十一五”规划的同时,也把汽车作为重点产业,专项制定汽车工业发展规划。据了解,早在2001年,各地方政府陆续出台的“十五”规划中,就有22个省市把汽车作为重点扶持产业。在“十一五”规划即将出台、“十五”计划即将收官之际,各省市汽车“十五”规划成效如何?记者为此专访了有关部门和专家。

  回顾:不尽如人意

  记者手中拿到的一份《江苏省“十五”汽车工业结构调整规划》显示,江苏省汽车工业在“十五”收官时要达到的主要目标是:整车形成生产能力60万辆,实现销售收入300亿元,在国内市场的占有率达15%以上,其中大中型客车、轻型客货车市场占有率要分别达到50%和35%。在汽车零部件方面,实现销售收入350亿元。

  “现在来看,这个目标在实现过程中遇到了一些阻碍和困难,导致结果不尽如人意。”江苏省经贸委行业规划处的一位负责人告诉记者。他表示,汽车工业产值方面的目标都达到了,但占有率差得还很远。“目前江苏省汽车工业年生产能力达到了60万~70万辆,销售收入实现了450亿元,汽车零部件实现销售收入700亿元。但汽车产品国内市场占有率只有10%,大中型客车市场占有率是35%,轻型客货车占有率就不要提了,差得更远。至于农用车,由于全行业受国家宏观调控的影响,几乎所有预定目标都未实现。”

  记者在采访和调查中还发现,即使是山东、安徽等汽车大省,其汽车工业“十五”规划中制定的目标很大一部分都未能实现。这里面存在一个矛盾,就是产能基本都达到了,但真正的产量却差距甚远。产能其实是虚数,产量才是真实数据。例如,山东省汽车工业“十五”规划的目标是,到2005年,整车年生产能力要达到80万辆,但记者了解的是,产能实现没问题,但2005年上半年的实际情况是产量不到20万辆。安徽省的“十五”目标是形成整车生产能力56万辆,但现实情况是56万辆的产能过剩了。从记者手中掌握的资料来看,包括吉林、辽宁、江西、陕西等在内的其他省市也不同程度存在上述问题。

  问题:产能扩张与重复建设

  “江苏省的情况已经是不错了。”国家发改委一位官员表示,“据我们手中掌握的数据显示,实际情况是,大部分省市汽车工业‘十五’规划中除了实现了产能扩张目标之外,其他目标基本上都没有达到。在制定规划时贪大求全、‘政绩’思维作怪一直是令人头痛的问题。”上述提到的江苏省经贸委行业规划处的负责人也表示,当初尽管在制定规划时在产值目标方面比较保守,但占有率目标确实是“胃口”大了点。

  一位业内专家认为,地方政府在制定汽车工业规划时,过多关注“量”而忽视“质”,这其实是在为当前各地汽车工业的盲目投资和重复建设推波助澜,结果必然导致产能过剩和地方保护主义。中国社科院工业经济研究所研究员赵英认为,地方政府发展汽车工业,对于长期投资不足但又经常面临短缺的汽车工业来说是一个必要的补充,对地方经济的发展也有其合理性。但是,许多地方在汽车工业建设中“一哄而上”,制定出与本地资源优势不符的汽车工业发展规划,并且以强制措施予以推介,结果很可能给本地区经济造成负面影响,同时给全国汽车产业战略布局带来新的难题。

  在致电发改委有关部门并询问其对地方政府纷纷扶持本地汽车工业有何看法时,一位官员无奈地表示:“这有什么办法。”并表示不愿多谈。

  关注:科学观与统筹观

  “从目前情况看,地方政府在制定汽车工业‘十五’规划时,随意性太大,主观性太强,没有形成科学观与统筹观。”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汽车专家表示。从江苏、山东、安徽、吉林等省市的汽车工业“十五”规划可以看到,几乎所有的规划文件都用了“做大做强”、“占领技术制高点”、“加快结构调整步伐”、“战略性重组”、“具有国际竞争力”等字眼,“但能否实现这些目标就是另外一回事了,因为制定和执行专项规划的部门并不需要对此负责。”山东省经贸委的一位知情人士表示。

  “地方政府在制定汽车工业长远规划时,应选定科学与合理的指标,同时要有全局观,对未来的产业发展趋势和宏观态势有一个清醒认识,并在此基础上统筹安排区域资源,避免只重外在规模、不重内在素质的倾向。”中国体制改革研究院执行院长迟福林甚至提出,在汽车工业全面开放和快速发展中,以红头文件为特征的政策管理与指导应当结束。

  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产业经济系的一位教授认为,中央有关部门应“有所作为”,对地方汽车工业规划加强监督、统筹、引导和管理,鼓励并保障汽车企业的市场化公平竞争,防止地方保护主义和行政干预型的重复建设。

  本报记者 谢光耀

(编辑:黄浩)
Powered By Google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已有 _COUNT_位网友发表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更多相关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