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自主研发是自讨没趣 中国汽车重蹈巴西模式?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0月17日 10:40  中国经济周刊

  走“自主开发型”的韩国模式,是中国汽车业内共同的愿望,“以市场换技术”、“以合资套技术”……一系列的构想足以体现中国汽车业对自主品牌的痴心不悔;然而,中国汽车真能在追逐韩国模式的路上,不会陷入被人诟病的“外资主导型”的巴西模式吗?

  中国汽车业会重蹈“巴西模式”吗?

  两年前,国内一家媒体评出了本年度中国汽车业“十最”。有意思的是,除了传统的最佳外商、最佳合资企业、最受欢迎车型等,还特别评出了“最刺耳的言语”。

  这“最刺耳的言语”指的就是2003年10月日产总裁卡洛斯·戈恩在东京车展上说的:“合资企业的中方合作伙伴对实际经营和管理的贡献几乎为零。”

  2004年中国汽车产量达到507万辆,汽车工业总产值已达11000多亿元,工业增加值2700多亿元,占全国GDP的比重已从“九五”末期不到百分之一,上升到接近百分之二。汽车产业已经成为拉动国民经济增长的主要产业。但是到了2005年,中国汽车市场突然放缓,不但迫使进军中国的跨国生产商重新评估中远期战略,也使得机遇和挑战并存的本土汽车厂商面临抉择,难道问题出在戈恩所言的贡献率几乎为零的中国实际经营和管理上?

  50对50股比成了“遮羞布”

  2005年9月27日,由《环球企业家》主办的2005环球企业家高峰论坛在上海召开,最具代表性的话题—中国民族汽车的主流化进程,在众多与会的业界首脑中热烈展开。这场争论也是国内汽车界合资品牌和民族企业的直接交锋。有感于眼下汽车产业的内忧外患,经济全球化、海外资本融合竞争加剧,有人对民族汽车自主发展前景估计悲观,断言30年内这种徘徊状态不会有实质改变;有人作为正方发言,为民族汽车产业跻身主流工业力量描绘乐观前景,相信民族汽车的高速发展完全可以在最近3年内明朗化。

  3年和30年,对民族汽车发展前景预测的巨大差异并不仅仅反映在观点上,还将直接影响这些业界实权人物和中坚分子的战略决策,间接影响民族企业的经营和发展方向。

  十几年来,中国汽车业“以市场换技术”的构想基本落空,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招牌下,汽车合资公司50对50的股比只是一块“遮羞布”。我国汽车工业的主体迅速滑向“巴西模式”,成为外资品牌的加工厂。

  中国搞汽车工业已经50多年了,可是中国自己的主流市场主流品牌依然不见自主品牌身影。

  发展是硬道理。发展也让近年的民族汽车产业悬念重重,华晨金杯和奇瑞汽车联合组建零部件采购公司、上汽集团整合资产谋求上市、华晨金杯高管集体抛售股票、上汽集团成功收购韩国双龙牵手英国MG罗孚吉利汽车整合销售渠道、广州丰田获准开工、大众长春零部件基地开建……这一切说明,民族汽车的探索从未敢懈怠,不论车市动荡还是需求低迷,无论是合资发展还是自主产权,民族汽车都在努力寻求出路,那么,民族企业能否顺利跨过这一道坎,跻身全球主流汽车品牌?

  自主研发是自讨没趣?

  产品开发关系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自主开发是企业核心竞争力,产品开发是一个战略,考验的是企业领导人的战略眼光、战略执行能力。所谓的没有开发能力,首先是企业领导缺乏战略眼光和执行力。

  但自主开发成本昂贵,风险难以把握,实力有限的民族汽车企业如何避免“自讨没趣”?有这样的一种说法,美国开发一辆轿车要花20亿美元2年时间,建立一个平台则花费更多,中国的民族企业不可能有如此投入力度,因此自主开发是一纸空文。

  国外是不是真的花掉20亿美元姑且不论,根据中国以往很多产品自主开发的经验,事实却并非如此。例如:天上飞的,长三甲火箭,据国防科工委公布,开发费只占到国外同类产品的几十分之一;手里拿的,蜂窝式移动电话,国外开发花了8亿美元,而我们只花了7000万元人民币,不到它的2%。即使美国的一款新车开发真要20亿美元,按照上面的比例我们只要几千万美金就可以看到成果了。

  据公开资料,哈飞前不久建成的新工厂大概花了不到5亿元,按国外算法至少值30亿;上海华普汽车仅用五年时间就开始自主开发车型,在业界获得普遍认同和信任度;奇瑞仅仅三、五年就推出了六、七款新车,民族汽车自主开发的乐观前景完全可见。

  但是,必须承认差距确实存在。

  “一个新的汽车产业的崛起,首先取决于制度创新。然而,在这方面我们仍然乏善可陈。”中国汽车工业咨询发展公司首席分析师贾新光不无担忧。

  改革开放以来,一些企业曾经热情地学习过国外的先进生产方式和管理经验,如全面质量管理、看板方式等等,但是没有太大的效果。老的企业机制本身就阻碍了企业的制度创新,制度创新仍是我国企业创新的一个瓶颈。国际企业界不断涌现出新的管理思想和管理方法,如学习型组织、人力资源开发制度、6个西格玛、流程再造、扁平化管理结构、跨职能机动团队等,在民族企业中也很难生根。

  企业组织形式不是一成不变的,市场就更是如此,那么为何又会有“主流市场”之争呢?

  自主品牌如何才能成主流品牌

  近些年,中国汽车纷纷跨出国门。据了解,奇瑞产品在叙利亚极为畅销。叙利亚的一个经销商说,中国车受到当地人青睐,除了价格因素外,质量也越来越得到消费者的认可。

  德国Gelsenkirche专科学校汽车工业经济系教授杜登霍夫甚至认为,三四年之后,中国车将在欧洲市场全面开花,并迟早会替代韩国汽车工业的地位。业内人士认为,传统汽车工业发展上百年,机械技术的发展空间已经不大。伴随零部件采购的全球化,汽车制造正趋于同质化。从这个层面看,后来的中国汽车完全有能力在品质上取得好成绩。

  但问题是,在国内市场上,自主品牌能算得上是主流吗?

  《汽车产业发展政策》第十五条规定,如果汽车产品在国内市场占有率在15%以上,或者汽车整车年销售收入达到全行业整车销售收入15%以上,就可以申报“大型汽车企业集团”。

  可就目前看来,能申报“大型汽车企业集团”,拥有自主品牌的汽车企业数量为“0”。

  合资企业中,中方谋求的是与跨国公司的平等地位,但跨国公司谋求的却是在中国的垄断地位。从2004年开始的通用与大众之间的价格战,就说明跨国汽车集团已经意识到了其在中国的市场地位受到了威胁。抛开与其有直接利益关系的三大集团不谈,像奇瑞、吉利这样的企业恐怕已经干扰到了它们的扩张之路。

  一个现实的问题是,一旦这些民族品牌的价格优势不复存在,民族汽车企业依靠单打独斗活下来的可能性将微乎其微,而投靠大型企业集团也意味着从此将失去自主权。

  对于他们而言,拼抢主流市场,成为主流品牌,是与跨国企业抗衡的惟一出路。

  形成市场能力要比形成生产能力重要,形成市场能力包括产品、品牌、服务,这比形成生产能力要重大。这或许也正是中国汽车新的突破口。

(编辑:石宇)
Powered By Google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已有 _COUNT_位网友发表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