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厦门:电动自行车尴尬上路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9月20日 14:21   海峡网-厦门日报 字号:

  厦门电动自行车上路“既未限制也未放开”,管理部门正研究制定管理措施

  交警提醒,市民如购买电动自行车,应看清是否符合国家标准,包括车速、整车重量等

  如今厦门电动自行车上路处于“既未限制也未放开的” 尴尬处境。

  就在前年,福州对电动自行车判了“死刑”,紧接着泉州对电动自行车也判了“死缓”,全国各地不时传出禁令,一时间电动自行车落入人人喊打的尴尬境地。“电动自行车身份”之悬疑,让不少城市管理者费尽了脑筋,更让其生产厂家和拥有者大呼冤枉、屡屡抗争。《福建省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办法》(征求意见稿)的出炉(详见A10版区域新闻),让电动自行车的“身份”有了合法的希望,但也如同一石激起了千层浪,我市各界的反应如何,记者就此深入进行采访。

  征求意见稿

  电动自行车可登记报牌

  《福建省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办法》征求意见稿明确规定:电动自行车属非机动车,可与残疾人机动轮椅车、三轮车一样实行登记制度。

  根据征求意见稿规定,只要非机动车手续齐备,就可以向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申请登记,但依法应当登记的非机动车应当符合非机动车技术标准。据介绍,我省虽然在征求意见稿中明确了电动自行车的身份,但解禁后电动车的行驶路线、范围仍将受到限制。

  征求意见稿规定,电动自行车、残疾人机动轮椅车、三轮车实行登记制度。依法应当登记的非机动车登记事项由省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规定,非机动车号牌、行驶证的式样由省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规定并监制。非机动车登记,应当交验车辆,并提交下列证明、凭证:车辆来历凭证;出厂合格证明;所有人的身份证明。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自受理申请之日起3个工作日内完成非机动车登记审查工作。对符合规定条件的,应当发给非机动车号牌和行驶证。

  征求意见稿还提出,自行车、电动自行车只准搭载一名12周岁以下人员;搭载学龄前儿童的应当使用安全座椅;16周岁以下的未成年人驾驶自行车、电动自行车的不得搭载人员。

  电动车经营店家

  销量不错,但苦于无法挂牌

  昨日傍晚,记者在湖滨南路的三家自行车销售店看到,各家店的店堂显眼处均摆放着电动自行车,店门口的电动自行车的灯箱广告也十分醒目。记者走入其中一家,只见店里挑购电动自行车的人不少。一位销售人员热情地推荐说,目前该店销售的电动自行车品牌有数十种,每天售出10几辆。当记者对电动自行车能否上路感到“担忧”时,这位销售员肯定地说:“没问题,只要没有违反交规,交警一般不会管,即便违规被扣车,只需出示发票即可。”他还说,经常有顾客来索要购车发票“救急”。

  厦门绿达电动车连锁公司的老板叶先生告诉记者,他们从1996年就开始从事销售电动车,现已在全国开了98家连锁店。当时在厦门他们是开了电动车专卖之先河的。近十年来,受政府关于禁止电动车报牌上路的影响,他们也发展得很不容易。

  1997年刚打入厦门市场时,由于电动车比较贵,一辆卖3200元左右,消费者对它的了解也不够,购买欲望也就不高,一个月只卖二三十辆。发展了几年,随着消费者的逐渐认同,大家都觉得电动车方便、省钱、环保,销量也就上去了。

  但之后,政府对柴油发动的自行车下了禁令,同时没有明文规定电动车为非机动车,电动车也就被列为禁止对象,电动车的销售就受了一定的影响。叶先生回忆说,当时有个消费者刚买了车上路就被罚了300元,随后跑来要求退货,他们跟他协调了很久才说服了他。前些年他们家在福州的分店被没收了40辆电动车,打了一场官司才退了车。“苦不堪言啊。”叶先生不禁感慨。

  但是从前年开始,销量又上去了,因为虽然政府不认可,大众的需求仍然存在,市场存在,而且市场需求一直有扩大的趋势。在他们店里,电动车的销量已占了总销量的近七成。“消费者买东西讲的是价廉实用,毕竟不是每个人都开得起小车。”去年,叶先生家在福州的电动车分店虽转为地下销售,但销量仍然可观。但是消费者买车的时候问得最多的还是“什么时候可以上牌啊?”有些大客户成批买电动车时就很不解:“为什么不能上牌啊?”

  消费者

  电动自行车带来生活便利

  罗先生是后埔一家鞋店的私营老板。今年三月份,他买了一辆电动自行车。平时送货、买菜、送孩子上学,没有车子真有点不知所措了。“坐公交车和骑自行车耽误时间,特别是我们这样的小店铺。店面小,我们把货放在家里,很多时候因为不能及时把货送过来,客人等不及就走了”。罗先生一脸无奈地对记者说。罗先生的小孩在附近读小学,平时去接孩子,也离不开电动车。“接完孩子,还要忙着去菜市场买菜做饭给孩子吃。之后要赶回到店里去,你说没车我哪里忙得过来啊”。

  “没有车子,每天感觉都很忙碌。后来实在是没有办法了,也就不管电动自行车能不能上路,先买了再说”。记者问他一辆电动车两千多元买来,要是和摩托车一样不能上路,是不是很亏。罗先生回答说,就算被缴了也值了。在后埔一带,有不少像罗先生这样的私营老板在店门口放着电动自行车。电动自行车给他们的生活带来了便利。

  文图/本报记者 陈心晖 实习生 高小晶 郑超

(编辑:石宇)

转发此文至微博 | 评论() | 打印此页
看完该新闻后,你的评价是:
支持
好文章
枪稿
雷人
无语
标题党
发表评论: 登录名 密码

新浪汽车|汽车生活原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