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油改气”遭遇拦路虎 推广代用燃料车急不得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9月02日 08:13   中国汽车报 字号:

  燃油价格的上涨,使代用燃料的话题被更多的人所关注。比如近日全国很多城市都掀起了“油改气”的热潮。但记者在采访调查中发现,在一些城市,代用燃料尤其是双燃料车的使用情况并不乐观。

  “油改气”遭遇拦路虎 热点成难点

  即使油价上涨,北京的大部分双燃料出租车仍然在烧油,因为“的哥”们在使用LPG过程中也遇到了“麻烦”。

  8月16日,记者随机拨通了北京几个加气站的电话询问供气情况,不料有些加气站已经停止供气,有些需等候几日才能供应。

  加气站这个曾经被誉为“淘金新领地”的投资,怎么就此“歇业”了?

  “这个问题,我们不方便说,你应该去问政府相关部门。”一位加气站的负责人语气中带着无奈。

  北京市液化气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负责人表示,近阶段受国际油价影响,液化石油气的批发价格也在上涨,但是受市场需求的制约,零售价格只能维持在一个相对稳定的水平。扣除较高的维护费用,单一加气站的赢利能力较差。因此,部分加气站出现了“歇业”。

  然而,出租车司机所指的“麻烦”,不单单是指加气难。早在今年年初,记者就听到很多出租车司机抱怨:“虽然改装后的双燃料车用燃气比用燃油经济,但是由于用燃气车的动力性不足,维修成本高,出现故障理赔难等原因,装在行李箱内的LPG罐早就成‘摆设’了。”

  “20世纪90年代末,大部分出租车都是化油器车。由于政府认为LPG是‘清洁燃料’,为了减少尾气污染,很多出租车都不得已进行了油改气。由于LPG价格便宜,很多地方还出现了加气排队的情况,车用燃气站的建设一度迅猛发展。随着燃气价格的上调,以及缺乏统一的价格标准,竞争加剧使得部分加气站放松了对气源、气质的要求,车用燃气的使用和经营每况愈下。再加上现在使用的大都是电喷车,不论烧油或烧气,尾气排放情况区别不大。因此,‘的哥’们拒绝用气也就‘名正言顺’了。”业内人士说。

  推广代用燃料车急不得

  “回顾过去几年的工作,虽然我们在开展代用燃料汽车的行动中出现了一些问题,但是这个行动功在当代,利在千秋,意义重大。”全国清洁汽车行动协调领导小组组长王秉刚说,“就汽车的能源来说,我国的石油资源不足,需求矛盾日显突出,越来越多地依赖进口,这种状态直接影响到我国的能源安全。因此开发和推广应用其他非石油系的车用燃料,例如以煤、天然气和以生物为原料的车用燃料将成为今后的重要任务。”

  基于对能源和环境方面的考虑,世界上许多国家愈来愈重视代用燃料车的开发和应用。压缩天然气(CNG)、液化石油气(LPG)、醇类掺烧等汽车技术比较成熟。福特丰田本田菲亚特等汽车公司还开发了达到超低排放的CNG汽车。

  发展代用燃料

  老话题新意义

  王秉刚认为,在中国推广代用燃料汽车要因地制宜。CNG、LPG及醇类掺烧等代用燃料汽车技术已基本成熟,我国不同地区分别有各自的资源优势。国家应鼓励各地区根据自身的资源状况和技术优势,选择合适的代用燃料汽车进行产业化发展。代用燃料汽车从优先用于出租车、公交车,逐步扩展到邮政、环卫、建筑等城市专用车及公务车。

  “双燃料汽车只能是一个过渡性的产品。一个发动机用两种燃料,两种燃料的技术特性和要求都不一样,气缸盖、进气系统等效果不是很好,整个效率不会太高。”业内人士指出,要继续贯彻落实代用燃料车的两个转变:一是从在用车改装向新车生产转变。燃气汽车只有良好的匹配才能发挥较佳的环保和经济效益。由于在用车不同车辆技术条件差异较大,在用车改装很难实现良好的环保效能,且技术成本也较高,因此应尽快实现由在用车改装向新车制造过渡。二是由双燃料向单一燃料燃气车过渡。同时应逐步实现燃气部件装置的标准化,提高通用性和互换性,以实现部件规模化生产,降低生产成本。

  此外,加气站基础设施的建设很重要。只有基础设施网络合理布局,才能进一步推广单一燃料燃气汽车的发展。

  本报记者 刘袁娜

(编辑:)

转发此文至微博 | 评论() | 打印此页
看完该新闻后,你的评价是:
支持
好文章
枪稿
雷人
无语
标题党
发表评论: 登录名 密码

新浪汽车|汽车生活原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