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中外主流汽车厂商参与混合动力开发浪潮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8月31日 08:45  第一财经日报

  8月26日,上汽股份与上海交通大学、同济大学签署了新能源汽车战略合作协议,以上汽股份为主导的新能源汽车项目全面提速。

  根据上汽股份公布的产业发展目标,上汽股份将在“十一五”期间全面形成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整车集成开发能力,并实现以下的产业化目标:“2008年奥运会前,小批量投产自主品牌混合动力轿车,并同步推进合资品牌混合动力轿车、客车的研发;2010年世博会前,规模投产混合动力轿车、客车,同时小批量燃料电池轿车实现示范运行。”

  巧合的是,昨天,通用汽车宣布,将与戴克携手开发全球第一套双模式完全混合动力推进系统,该协议于8月22日生效。

  通用向混合动力低头

  根据协议,通用汽车与戴克集团将充分利用各自领先的工程技术能力和科技资源,合作开发双模式完全混合动力推进系统,将双模式完全混合动力系统建成全球最领先的混合动力系统。

  根据通用方面介绍,首先进行的三个项目是后轮驱动卡车系统、前轮驱动汽车系统和后轮驱动豪华车系统。通用汽车主要负责开发后轮驱动、四驱全尺寸卡车和多功能旅行车,以及前轮驱动轿车和其他一些新型交叉车型,戴克集团将主要负责后轮系统豪华轿车项目。

  通用汽车动力总成分部的集团副总裁汤姆·史蒂芬表示,此次展示的新技术将于2006年投放市场。通用汽车的目标是在最近10年内,推出50款新型高效能发动机和变速箱。

  “氢动力、燃料电池汽车实用化至少还要10年的时间。”奇瑞汽车工程研究院院长、发动机专家许敏告诉本报记者。

  “当年新能源动力的研发被各大汽车制造商提上议事日程时,通用和丰田同样面临着巨额的研发费用、难以预估的研发进程和未知的市场效果等难题。”在美国通用长期工作的动力系统专家史国军博士告诉本报记者,“但通用把宝押在了氢动力燃料电池上。”

  “通用目前的被动局面,很大一部分原因要归结于他们在技术预测方面出现的失误。”

  史国军介绍,通用当时认为,混合动力只是燃料电池技术的一个过渡阶段,因此将“完全清洁环保”的燃料电池技术作为他们的主攻方向。

  当通用还在为燃料电池小型化以及氢气储藏方法这些难题伤透脑筋的同时,日本人已经将混合动力车Prius(普锐斯)开进了美国的国门。

  2004年12月,通用宣布与戴姆勒—克莱斯勒共同开发混合动力车,这次宣布的这一合作正是2004年协议的延续,而丰田已经在美国市场上卖出了十几万辆混合动力车。

  “可以这么说,在混合动力车市场的被动,加剧了通用目前所面临的困难。”分析人士称。

  国内研发仍有机会

  而试图以电池行业的优势进入汽车行业的比亚迪已逐渐放低了电动汽车的调门。

  美国通用已经宣布退出投入巨大的电动汽车研究项目,但日本丰田又决定巨资开发锂离子电池的电动汽车。在没有产生成功的案例之前,电动车的前途也因此一直游移不定。

  对于电动车前景的主要争议在于,这虽然是一种节能、污染小的汽车,但目前存在技术不过关、成本太高、设施难配套等问题。

  “一次性充电之后,电动汽车的行程只能达到100多公里,难以满足长途行驶的要求;充电站、维修站的建设也需要从头开始,而且还必须足够的便利。”一位业内人士质疑,“事实上,发电的过程本身就是耗费能源的过程。”

  “即将上市的比亚迪F3是一款传统动力轿车。”比亚迪汽车公关部史书告诉记者。

  此前,丰田已证实,将把世界上第一款商业化的混合动力轿车Prius(普锐斯)放在长春一汽生产,投入国内市场。

  丰田在混合动力技术上的领先优势,极有可能影响这一新技术在其他市场中的标准制定及出现技术倾向,这引发了忧虑——“国内混合动力轿车的研发能否赶上?”

  “上海大众正与德国大众联手开发一款混合动力轿车。”8月16日,上海大众执行经理叶永明接受采访时证实。

  上海大众并不是加入混合动力热潮的第一家企业,它的加入,正说明混合动力已经真正被主流汽车厂家所接受,并将迅速产业化。

  “混合动力的研发方面,同济大学已与奇瑞、华普东风等数家汽车企业合作,相比较国外技术水平并不逊色。”同济大学校长万钢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在混合动力方面,有望实现中国汽车产业的跨越式发展,因为中国汽车公司在传统内燃机技术的技术积累明显不如国外竞争对手。”

  “据我所知,除了华普,上汽、一汽、东风、奇瑞、长安等汽车厂商也将陆续推出混合动力汽车的开发计划,国家‘863计划’中关于混合动力汽车的标准年底将出台。”华普汽车董事长徐刚告诉记者,“应该说,这种震荡也是机遇。”(本报记者黄瀚发自上海)

(编辑:)
Powered By Google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已有 _COUNT_位网友发表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更多相关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