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威姿与飞度外观图片
图为雨燕与POLO外观图片
在2002年Polo落户中国的时候,国人的眼前有种惊艳的感觉。所谓的对手无论从哪方面讲都与其不在同一个层次上,更谈不上竞争,那一年Polo的销量很轻松地突破了5万辆。直到一年后威姿的出现才对它小型车王者的地位构成了一丝威胁。如今,国产小型两厢车的阵营中又出现飞度和雨燕这两位本领高强的“人物”,有意思的是三位后来者共同源自日本,要与德国籍Polo在中国车市上演一出现代版的“三英战吕布”
很明显,测试中受到同事们追逐的是雨燕,尽管这已是它连续第三个月出现在编辑部中,但大家热情不减——原因不仅在于它是最新的车型,还有那副业乖巧的模样确实惹人喜爱。平直的车顶、造型新颖的车灯、过渡自然的曲线和浑圆的下半身,这些元素将复古与时尚融合在一起,并且还让这部小车看上去有了不多不少的力量感。
威姿的造型在如今看来仍然很前卫,加上靓丽的颜色,使它在车群中最为显眼,总能第一个“跳”出来。Polo传统两厢车的外观成熟而稳重,只有四只圆灯增添着活泼的气氛,即便经过这么多年仍不会觉得它落伍,这也印证着“经典永远不会过时”这个道理。
飞度最耐看的部分是它的车头,每一条曲线都经过精心打造,和谐自然。尾部则像是缩了水的MPV,有些别扭,只有打开尾门后才能发现里面的洞天。不用翻折座椅,飞度就能将我们测试和拍照用的仪器统统装进去,其他三款车都做不到这点。
不过各厂家也很清楚作为家用轿车承载能力和空间变化的重要,都提供了座椅折叠功能。在这方面仍然是飞度表现最突出,它的后座椅垫居然可以向上折叠,于是在为家中添置如“巴西木”这类不能放倒运输的高大物品时便有了用武之地。需要批评的是Polo,后座分开折叠的功能国产化时被省略了,造成它在实用性上失分很多。
小型车乘坐空间局促的弊端在这四个小家伙身上表现得并不明显,尤其是头顶和横向的尺寸,从数据上看与高一级别的车型非常接近,当后排坐定3个人的时候其拥挤程度也在可以接受的范围,只要不是长时间的旅行,就不会造成太多的不适。只有威姿需要向读者做特别的提示,如果开车的是个大个子,那他给后排乘客留下的腿部空间就相当可怜了。
还要说一个影响驾乘舒适度的问题,Polo、雨燕和飞度的座椅似乎为欧洲的买家考虑得更多,椅面宽大,不能为身体提供足够的侧向支撑,威姿则完全是亚洲血统,包容性很好。此外,飞度还存在座椅衬垫过硬的毛病,一些不必要的振动会传递到人的身上,附着力也不够足,在过弯的时候,身体会不由自主地随着车子摇摆。
Polo的驾驶姿势最低,也最有开传统轿车的感觉,其它三款车座椅都偏高,更接近驾驶厢式车的坐姿,不过视野也因此变得更加开阔。在行进中,Polo无时无刻不在向我们展示它原汁原味的德国风格。底盘和车身都表现得坚实牢固,高速稳定性非常好。所有的操作,如挂挡、转动方向盘、踩踏离合器与油门踏板都需要施加一定的力度才能完成,而这种力度对注重驾驶的德国人是不可获缺的,它让驾驶者很清楚地知道自己在做什么,人车之间充满了交流。所以,从其他车上下来转开Polo的时候,会产生Polo比它们高了一个级别的感觉。悬挂的调校也很得体,路感清晰的同时又过滤掉了一些细碎的振动,经过长波路段和快速并线时,没有任何多余的晃动。只有通过大的坎坷,后轮才会出现明显的垂直跳动。而此时相对柔软的雨燕可能会更令人喜欢。
雨燕的悬挂调校偏向舒适,路面的颠簸被化解得很好,大多数情况下不会打搅车上的成员。不过它不是一味地软到底,在车身出现一定程度的侧倾后,减震总能给予足够的支撑,回复时也不会有多余的颤动。在花费少许时间适应雨燕力度不够均匀的转向后,它开始变得得心应手,表现出灵活好动的本性。
说到灵动,威姿要更胜一筹。油门反应直接,控制它的幅度甚至可以精确到毫米级。方向的路感丰富,对转向指令执行得很爽快,让我们有足够的信心在山路上探求车轮与路边的距离极限。并且车轮紧守车身四角的设计让操控更上一层楼,本次绕桩测试中,威姿是惟一超过60公里/小时的车型。不过它也有两个弱点,一个是挡位松散,换挡的感觉与出色的操控有很大的差距,另一个是路感过于细碎,总觉得车身压不住悬挂。
飞度在日常驾驶中给人总体的感受是细腻,我们总挑不出它什么毛病,一切的配合都显得相当精致。铺装良好的路面是它最好的舞台,行驶在上面你能找到一种车在路面上滑行的感觉,又如鱼儿游在水中,顺畅之极。但到了测试场,飞度的电动助力转向的缺陷便表露出来。在极限状态下,转向的反应特别慢,随之而来的是严重的转向不足,很难入桩。
尽管四款车所使用的发动机排量差别不大,却给了我们两种截然不同的感受。威姿车轻,使用的8A发动机可谓久经考验,在0~100公里/小时的冲刺中取得了10.4秒的最佳成绩。飞度的双火花塞技术保证了发动机在低转速时就可输出较为充足的动力。它俩在油耗测试的路上像活力小子一样干劲十足,多数时间里只需踩下二分之一的油门深度,就能满足我们的驾驶需求,同时也更适合在城中拥堵的路况下使用。而雨燕和Polo的发动机发力点都在高转速,想要跟上前面二者轻快的步伐,就只有不断地加深油门,把转速逼向更高。加上车重的因素,一圈跑下来后,雨燕和Polo的油耗自然比飞度和威姿高了一些。
在做工上我们对这四个小家伙没有什么可挑剔的,无论是钣金的缝隙,还是部件间的配合,都达到了很高的水准,比许多更大更贵的国产车还要强。从选材上我们很容易判断出各款车的价格。大众在不遗余力地打造Polo精品小车的形象,钢板厚实、内饰质感出众,所以它的价格最高,为11.28万元。威姿的选材则很平民化,有些塑料件看着还很廉价,相应地,售价也只有7.68万元。雨燕和飞度选用的材料给人很得体的感觉,摸上去看上去都让人赏心悦目,即扎实又不过分的高档。
在这里我想说一个误区,许多人把钢板的薄厚当作评判安全性的重要标准,而实际并非如此。被动安全的好坏更多来自车架设计是否合理、吸能空间是否充足,就像我们面前的四款车,虽然钢板薄厚各异,但在EURO NCAP的正面撞击测试中都达到了四星标准。
由于我们在测试中拿到的是最高规格的雨燕,所以在配置方面它显得一枝独秀,4气囊加双气帘、6碟CD、自动空调和多功能方向盘足以令对手汗颜。不过它的售价只有9.28万元,处在4个车的中游水平,所以这种比较也非常有意义。如果你不想这么奢侈,那么8.68万元的豪华型也是不错的选择,虽然与其他三款车相比在配置上各有千秋,但都没有舍弃前排双气囊、ABS+EBD这些关乎安全的东西。
从1886年第一辆汽车诞生开始,德国人就成为汽车制造业的专家,“专”在哪里?品质!一流的技术、工艺和选材造就了德国车一流的品质。日本的汽车工业虽然起步晚了很多年,但他们很快就成为研究消费者心理的专家,往往能通过巧妙的设计抓住消费者的心理、从细微处的关怀满足消费者的使用需求。上述特点在这四款小车上体现得尤为淋漓,试问Polo的高档精致、雨燕的靓丽外观、威姿的灵巧身形、飞度的变幻空间,哪一个不叫你动心呢?
撰文:赵斌 摄影:李青川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