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成品油市场政策取向改变 八成民企命运难测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6月06日 08:41   京华时报 字号:

  如果意见稿通过,符合条件的民企加油站很少 本报记者 任峰涛 摄

  在众多民营石油企业翘首企盼政府出台非公经济进入石油市场的实施细则之际,商务部下发的一份文件让他们的热情骤然变冷。6月2日公布的《成品油批发企业管理技术规范(征求意见稿)》可能引发成品油市场的一次整肃。如果该意见稿获得通过,那么就表明国内成品油市场政策取向将发生改变。

  八成民企命运难测

  6月2日晚,记者联系全国工商联石油业商会副会长赵友山,向他询问对《成品油批发企业管理技术规范(征求意见稿)》的看法。听完记者说了其中的一些条款后,赵友山表示,如果该意见稿通过,全国2000家民营成品油批发企业将所剩无几!

  该意见稿中最令赵友山难以接受的是成品油批发企业必须“从事两年以上成品油零售经营业务,并拥有30座以上自有或控股加油站”。

  赵友山表示,从加油站数量来看,拥有30座以上自有或控股加油站的批发企业屈指可数。北京市石油流通行业协会有关人士透露,除了中石油和中石化以外,北京市场上其余81家批发企业没有一家企业能满足该条件。

  该人士分析认为,上述意见稿如果通过,民营成品油批发企业将大幅度减少。

  昨天,记者收到全国工商联石油业商会的一份声明称,据初步调查,80%以上的民营石油批发企业达不到上述标准。该声明同时说,国务院2月25日下发了《关于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明确允许非公有资本进入石油行业,而该意见稿的门槛设限将限制民营企业的发展。

  另据了解,全国工商联石油业商会已经形成一份意见,将尽快递交商务部和其他有关部门。

  市场化之辨

  北京市石油流通行业协会有关人士表示,该意见稿的出台也不符合成品油市场化改革的趋势,而且没有考虑民营企业在成品油市场中发挥的作用。

  以北京市场为例,如果81家民营成品油批发企业不能获准经营批发业务,社会加油站只能从中石油和中石化批发成品油,那么意味着选择性减少,服务质量、价格、方式等没有选择,市场竞争将大大减少,这有悖于成品油市场化改革的趋势。

  但是上述观点也遭到了反驳。中石化有关人士表示,社会加油站的油源来路普遍比较复杂,质量上存在掺杂使假、以次充好等行为,当成品油批发和零售价格倒挂时,社会加油站往往采取停售措施。由于批发企业太多,油源很难控制,有些批发企业从一些质量得不到保证的炼厂买油。一些地方炼厂也存在隐患,当国际原油价格高企,国内成品油零售价格较低时,地方炼厂普遍开工不足,或者根本就不开工。

  申银万国分析师黄美龙分析认为,真正的市场化应该是定价体系,而不是市场准入。市场化是好事,但是过度竞争也不好,石油作为战略物资,不应该完全市场化。而且单个企业从事成品油零售和批发业务也没有什么优势,上游没有油源,没有炼油厂,下游的零售利润也受到国家定价的影响。因此,应该真正发展上中下游一体化的公司。当然,已经做到一定规模的民营成品油批发和零售企业不应该让其退出市场,但是从规范市场的角度来考虑,那些不成规模的企业应该退出。

  政策取向改变

  尽管中国承诺开放成品油市场、国务院下发鼓励非公经济发展的36条,但是当能源问题已成为中国经济、社会中一个极其重要的问题时,成品油市场的政策取向正在发生改变。

  商务部为什么出台这份征求意见稿?一家大型石油公司有关人士表示,加入世贸组织后,市场开放,参与竞争的都应该是狼,那些不是狼的,只能成为肉,但这些肉是留给外来的野狼来吃呢,还是现在就进行优化?商务部出台上述规定,就是为了进一步整合现有力量,门槛提高,就是希望有实力的企业进入,而且该规定也并没有把有实力的民营企业排除在外。

  该人士表示,从欧美成熟市场的状况来看,98%以上的加油站都控制在少数几家大的石油公司手中。当然不排除少数的加油站控制在小企业手中,但也是在一定区域内成规模的,至少有几十座,否则难以生存。无论该意见稿是否将最终完全通过,专家们倾向于,成品油市场的集中度将进一步提高。

(编辑:hhauto)

转发此文至微博 | 评论() | 打印此页
看完该新闻后,你的评价是:
支持
好文章
枪稿
雷人
无语
标题党
发表评论: 登录名 密码

新浪汽车|汽车生活原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