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三包何时出台专题 >正文

三包 信心背后的一本帐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1月21日 09:22   中国汽车报 字号:

  经过国内各有关利益群体长期不懈的努力,汽车消费者合理的包修、包换、包退(以下简称汽车“三包”)要求终于快有着落了。以《家用汽车产品修理更换退货责任规定(草案)》的征求意见为标志,围绕家用汽车生产、销售、维修服务与消费的新一轮“博弈”又拉开了序幕。

  从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延长征求意见的时间,到国内各汽车企业纷纷以各种方式陈述意见和建议,再到消费者高度关注规定的细节,种种情况都折射出这项“三包”规定的广泛影响力。

  当然,首当其冲的,莫过于生产和销售企业了。不管政策是否还有待完善,也不管还要等待多长的最后审批时间,有一点是可以明确的:这个规定是肯定要付诸实施的,有关企业依法落实责任,是无论如何也躲不过去的。

  企业话语:

  维护消费者利益义不容辞

  汽车“三包”草案的第一条就明确了汽车“三包”的宗旨和目的:促进企业提高产品质量,保护家用汽车产品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明确家用汽车产品销售商、制造商、修理商的修理、更换、退货责任。

  对此,广州本田销售副总蒋平认为,汽车“三包”的出台及实施将会对制造商提出更高的质量要求,从这一点看,“三包”政策有利于促进汽车制造质量的提升。他表示,广州本田对国家出台的政策一贯持积极态度,自然也会积极贯彻执行“三包”规定。蒋平说:“即使没有‘三包’规定,广州本田也会一如既往地坚持用户第一的宗旨,进一步提高产品质量、服务质量和信誉。”

  上海大众媒体主管陆军也对外界表示,虽然现在“三包”规定还处于征求意见阶段,但上海大众对“三包”规定的实施充满信心。

  南汽战略研究部研究员钟东指出,“三包”规定能够出台,本身就表明汽车市场真正从卖方市场进入买方市场,厂家维护消费者利益的意识只能加强不能削弱。

  长城汽车宣传部部长商玉贵在公开场合表示,长城汽车完全可以经受“三包”规定的考验。

  虽然听起来都像是大话套话,但是我们还是从这些言词中感受到了参与“三包”利益博弈的另一个主角:消费者。

  各方共识:是挑战也是机会

  人们不能不承认,家用汽车产品的销售商、制造商、修理商要按照规定承担“三包”责任,无疑要增加企业的处理成本,处理不好还会影响企业的声誉;而为了减少这样的支出,又要从源头保证汽车产品符合使用性能、安全性能要求。这些对企业而言挑战的确不小。

  “谁销售谁负责”的规定,着实给经销商增加了不少的压力。上海东昌汽车销售服务有限公司新闻发言人张志明就明确表示,该公司积极肯定“三包”规定的重大意义,同时也感觉到压力很大。北京亚之杰伯乐汽车销售服务中心服务总监田卫也有同感。

  汽车整车生产企业也将面临新的挑战。就目前国内的现状而言,要全面落实汽车“三包”的政策规定,所有企业都需要在生产、销售、维修服务等价值链环节进行更严格的规范和协调。无疑,对于确实属于“三包”规定的责任,汽车销售商、制造商和维修商不能再有推诿、扯皮和拖延的借口了。

  但是,业内专家指出,汽车“三包”规定的实施,对汽车产品的销售商、制造商、修理商来说,既是挑战也是机会。一位专家说:“现在,企业对声誉越来越重视了,主动做好汽车‘三包’,对企业的声誉无疑有重大帮助。”

  一项消费者调查表明,消费者的要求其实并不高,只要企业认真负责就行。过去那些曾经因质量问题投诉无门、解决无据而忍痛砸车、自费贴标语展示劣质车的消费者们,其实谁也不想费尽心力这么做。

  积极应对:

  针对“三包”苦练“内功”

  为了尽量避免在“三包”实施后产生一些不必要的忙乱,一些厂商也开始针对“三包”规定的落实做着相应的准备工作。

  “为了避免重复维修的次数,我们要进一步提高维修工人的技能、加强服务顾问的故障诊断能力,同时着重维修竣工后出厂之前的检验;为了车辆在出现故障后更好地分清责任,我们要加大新车售前检验的力度;另外,为了在规定的时间内按时将车修好,我们要加大备件的储备量等等。”田卫向记者历数了他们针对“三包”出台所要做的若干准备工作。

  田卫还对记者说,只有苦练内功,用更加严格的标准来要求,才是当前经销商迎接“三包”出台和实施的最好办法。

  国内某主流整车企业相关人士透露,为了应对汽车“三包”的出台和实施,他们也在做着紧张的准备工作。其中的一项重要措施也是要加大整车的售前检查力度。如果经售前检查后出售的车辆出现“三包”规定中的退、换车情况,责任除由销售商自行承担外,销售商还要接受厂家的处罚。

  交通部公路科学研究所的有关专家也表示,汽车“三包”的出台会更加有利于消费者利益的保护,同时客观上也能促进整车制造、汽车维修等相关领域技术的提高和规范。

  诚信建设:

  顺利实施“三包”的基本前提

  作为经销商,田卫最担心的就是由于诚信问题造成 “三包”在实施过程中的一些负面影响。

  他在接受采访时一再强调:诚信是顺利实施“三包”的前提。

  “如果制造商、销售商、维修者和用户任何一方缺乏诚信的话,汽车‘三包’将走向畸形,政策的初衷也很难实现。例如:如果‘三包’实施后,一些比较懂车的用户缺乏诚信意识的话,有意在车上巧作手脚,退车、换车在他们看来并不是难事。另外,车辆发生的故障是由谁造成的,除了需要一个中立权威的鉴定机构外,同样也需要诚信,如果制造商、修理商、用户对故障责任相互推诿的话,‘三包’将无法实现。”

  张志明也同样认为,如果诚信度不够、鉴定不规范的话,汽车“三包”的出台反而会对中国汽车业产生负面影响。他认为,中国的汽车“三包”要与国际接轨,在具体实施上可以借鉴国际的成熟经验。

  但是,更多的消费者担心的是销售商、制造商和维修商不守信用。这场博弈,看来不是信心能简单判定胜负的了。

  王 璞

(编辑:hhauto)

转发此文至微博 | 评论() | 打印此页
看完该新闻后,你的评价是:
支持
好文章
枪稿
雷人
无语
标题党
    发表评论: 登录名 密码

    新浪汽车|汽车生活原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