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找好陪练好上路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12月17日 16:23  新浪汽车

  新浪网友:眯觅

  本人从小患有“交通恐惧症”,“车水马龙”对我无异于洪水猛兽。过马路经常绕行数十米,为走人行通道;骑车也是奉行慢行礼让之原则,以至于一次骑车被抢,家人众口一词:冲你骑车的慢劲儿也要抢你。所以,这么多年一直安守于学车、开车大军之外。

  然而,汽车市场却日益火爆,私家车价一降再降,加上贴身好司机——老公又要派驻香港,已过不惑之年的我,终于在去年九月跨进了海驾的大门。接踵而来的桩考、路考却出奇的顺利,拿本那天我格外激动,面对一直视为虎狼的“铁头猛兽”,得意于我也有了驾驭它们的资格。

  谁知真正的恐怖来自于拿本之后。第一次上路就撞了辆捷达,警察判我“负全责”,修理费花了五千多,修复胆量则足足用了半年;再次操练又顶上南墙,心疼的看着十几张百元大钞又进了修理公司。从此更加胆小如鼠,老公一晚上、一晚上的陪我在丰台科技园转圈,一个月下来还是不敢上马路。带出过多少新手的老公,面对我的心理障碍也是一筹莫展。

  无奈之余想到了陪练公司。趁老公出差之际,我怀揣车本,忐忑不安的来到陪练公司。现在还记得第一次见面:三十多岁的女教练干练、飒爽,说话是沉稳的女中音,她先向我详述公司的规定:绝对以鼓励为主,不能责骂学员;车况、教练不好可以随时更换;上车开始计时,提前一天预约……;然后拿出笔记本,仔细询问我的情况。待我汇报完毕,她合上笔记本,果断的说:“根据你的情况,你今天就可以上路了。”这几个字对于我如同一声炸雷,教练却是一脸的平静和笃定。

  接下来的情景如梦幻一般。教练把车开到西四环,换上我抖抖的坐上驾驶座,起步、熄火、再起步;缓行、并线、再缓行……我的车居然在真正的马路上行驶起来。尽管两边不时有大车、小车呼啸而过,我紧张的眼里只有两条白色的边线,车速也只有三、四十公里,但我终于上路了,羁绊了我快一年的心理障碍在教练面前就这样轻而易举的得到化解。晚上赶忙给身在外地的老公打长途,激动的简直要喜极而泣。

  然后是预约、练车、再预约;十个小时的陪练中,教练带我几乎跑遍了北京市,环线、环岛、主、辅路……越是我发怵的地方她越带我多走,一点儿也不避重就轻。在她的指点下,我的“坡起”做的稳妥又漂亮;停车不再“磕头”;懂得了为什么有时管并线叫“排”,有时又叫“切”。

  然而我感受最深的是她永远不变的沉着、温和和鼓励。每次练车,她都会说“不错,比上次开的好”;无论情况多么紧急,我又是多么慌乱,她不但化险为夷,而且没有一丝责备和焦躁。一次我行至六里桥附近,与一辆刚出站的大公共并排,我因为车距较近手脚发软,对她的一声声“加油”置若罔闻;大公共也无法前行,瞬时间马路上拥堵起来,我周围“嘀”声四起,这时她反而轻轻的笑了,对我说:“大姐,你就听我这一次,加油,好吗?”那神态和语气令我至今难忘。我叹服她的技术,更钦佩她的职业素质,好陪练不仅传授技巧,更在学员心里留下美好形象。

  第一阶段的陪练结束后,我又换了能用自已的车练习的陪练公司。这回是一位中年的男师傅,公司不同,负责的态度和认真的教学却是同样的。两个小时的练习时间一分钟也不少,能听出师傅的嗓子已有些沙哑,仍在不停的述说各种情况的处理和行车窍门。第一次练习,我就能在他的指导下把车停在了紧靠窗外的台阶上,那就是我撞南墙的地方,也是被开了好几年车的朋友形容为“打死我,我也不往这儿停车”的地方。

  也在网上看到过对不负责任的陪练的描述,也许我该庆幸自己的运气好?有人的地方就有良莠,关键是自己的选择。

  四十多岁的人上有老、下有小;人生的路上也刚刚品出滋味;为家人、为自己都当珍重生命,听我一句劝:找好陪练好上路。

声明:新浪网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
(编辑:)
Powered By Google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已有 _COUNT_位网友发表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文化博览专题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