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专用车 国外企业兵临城下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12月17日 10:37  中国汽车报

  国内汽车业一浪接一浪的合资热潮,无论怎样翻滚、蒸腾,其规模,其深度,其广度,似乎都无法在专用车行业复制。在2004年这一年里,中国的数百家专用车企业在中外合资年鉴上,留下了空白的一页。

  但是,在今年国内举办的几个专用车展会上,有些厂家已迫不急待地拿出了即将与国外合资生产的车型。据说,有的合资项目申报书已经送进了国家有关机构的大门,等待审批。

  踌躇徘徊,只因缺乏挣大钱的榜样

  一个显而易见的结论是,国外专用车企业不可能对中国迅速发展、容量庞大的市场无动于衷,只是动作比整车企业迟缓而已。据一家为国外专用车企业供应零部件的企业老总说,每次到国外,总是碰到国外的专用车企业拚命向他打听中国的情况,他们做梦都想进入中国市场。可是,他们为何总在踌躇徘徊呢?有人说,是因为他们没有看到同行在中国大笔嫌钱的示范效果,“不像国外的轿车企业,10年前,当他们来中国考察时,看到满大街VW车标的人,谁都不可能坐得住。”

  此话不无道理。这些年来,国内也成立了几家专用车合资企业,但较早合资的几家企业在业内都没有引起太大的影响。比如北京北铃专用汽车有限公司,由北汽集团总公司、北轻、日本五十铃、伊藤忠商事等6家中日企业共同投资组建,主要生产厢式车。哈尔滨建萨专用汽车公司由哈尔滨建成机械厂和南斯拉夫戈萨公司合资创办,主要生产半挂运油车和其他半挂车,目前年生产能力只有2000辆。

  最有影响的合资企业当数济南考格尔。当年,欧洲著名的冷藏车企业考格尔,首次把先进的冷藏车生产技术和产品带到中国,合资产品考格尔冷藏车曾一度占据了国内40%的市场份额。但后来由于种种原因,德国考格尔在2002年黯然抽身。

  一些新近成立的合资企业,如2003年9月由泰安起重机厂和日本古河机械株式会社合资创立的泰安古河,2003年12月由一汽淮阴专用汽车厂和比利时斯托科特公司合资建立的安特汽车制造公司,目前还没有出色的市场表现。

  价格偏高,国外产品难服中国水土

  对于专用车合资企业谨慎进入中国的原因,一位业内人士分析说,国外专用车企业的优势是个性化需求满足率高,公司的专业化设计和制作水平是国内企业无法相比的。现在,中国的专用车市场大多数是以价格高低来衡量产品的竞争力的,因此产量较大的专用车产品,国外企业进入较难。而且,在国外,底盘的专用化改造是由整车企业完成的,在中国则大多在专用车企业进行,因此生产流程上有较大差别。此外,国外专用车企业多数规模不大,缺乏跨国经营经验,也是他们不敢贸然跨进中国市场的原因。

  德国史密斯公司早已关注中国市场,并在北京设立了办事处。该机构工作人员曾告诉记者,中国专用车市场目前还很不成熟,厂家之间价格竞争激烈,国外企业很难进入。

  泰安古河合资公司董事长山下南海男也说,目前古河产品的价格大约比国内同类产品高出一倍,他们希望合资公司批量提高之后,价格能降至比竞争对手高20%~30%的水平。

  小心试水,专用车合资初露端倪

  许多国外专用车企业都已在不同程度上试探性地进入中国市场,比如把技术或关键上装部件,包括商标使用权卖给中国企业,视在中国市场的表现和双方“磨合”的程度决定是否合资。

  比如,四川绵阳朝阳专用车公司近期计划从韩国引进技术和产品;北京晨光天云专用车厂多年前就购买了史密斯的生产技术,并使用“三晶-史密斯”商标;淮阴专用汽车厂也是从1999年就开始购买比利时斯托科特公司的专用车生产技术,经过4年的摸索,到2003年底才成立合资公司的。

  此外,在今年下半年的几个特种车展会上,国内一些专用车企业都展出了从国外引进的车型,表示将于近期内成立合资公司。例如,东莞永强将与卢森宝亚合资生产机场专用消防车,四川消防设备总厂展出了将与日本森田合资生产的云梯消防车。在另一次展会上,湖北双龙也展出了一辆德国昆茨的航空加油车,并在车尾贴上了标有“湖北双龙昆茨航空加油车有限公司”的铭牌。该公司的参展人员说,合资公司注册手续已在办理中。

  高端替代,

  要引进更要自主开发

  在我国专用车市场上,高端产品的需求量越来越大,这就为合资生产留下了很大的发展空间。据悉,目前我国专用车占商用车的比例仅为18%~25%,目前,一些高端专用车产品仍需大量进口,比如大吨位液压汽车起重机、高空消防车、机场专用车、油田专用车等。中国国际贸促会汽车行业分会一位工作人员表示,国内很多专用车企业的产品水平急待提高,品种急需增加;很多外商非常有意在中国寻求合作伙伴,合资合作的前景非常广。

  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研究员王祖德则认为,我国地域广大,专用车市场呈现出梯度消费的特征,产品虽然在不断向高档发展,但目前与国外专用车消费水平和价格仍有很大差距,国内专用车企业应立足于提高开发能力,加大研发及资金投入力度。一些关键的上装件可采用进口部件,如混凝土泵车的液压泵、消防车的消防泵、运钞车的防弹材料等。

  (宋凤珠)

(编辑:黄浩)
Powered By Google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已有 _COUNT_位网友发表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更多相关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