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最新统计显示,前10月整车制造业利润跌幅继续扩大,同比下降了11.74%,与此同时,15家重点企业(集团)中已有3家出现亏损,6家利润出现负增长。
统计显示,国内汽车行业5813家企业前10月的利润同比虽仍有1.5%的增长,但129家整车制造企业利润同比跌幅已达11.74%,6年来首次下跌。其中15家重点企业,多数营利能力下降,除6家同比继续保持增长外,华晨金杯、南汽集团和昌河集团已出现亏损。此外,一汽、哈飞、东南、江铃、东风、庆铃等6家公司今年前10月的利润都呈负增长。
据分析,汽车企业利润纷纷出现下跌的原因有车价不断下降、销量持续萎缩及原材料持续涨价。业内认为,今年是车价崩盘年,但降价并未帮助厂家提高销量,反而导致更严重的持币待购,销量一挫再挫,断绝了企业薄利多销的希望。加上今年原材料一直持续上涨,汽车企业的盈利雪上加霜。
全国乘用车联席会秘书长饶达预计,今年仅乘用车一块,因降价而让掉的税前利润就达200多亿元,因此今年汽车行业的平均利润也将由去年的8.6%降到5%左右。
业内专家对此表示,虽然原材料涨价、国家宏观调控等因素影响了汽车销量下降,但导致利润降低甚至亏损的根本原因是企业对市场需求的盲目高估,以及不断将库存强压给经销商的不理智所致。去年汽车行业的井喷行情使各企业“雄心大发”,特别是连续两年井喷的乘用车,今年排产量达到350万辆,许多企业的期望增幅甚至在50%以上,而专家最乐观的估计也就260万辆左右,但当时并没有企业对产能过剩近百万辆担忧。乘联会确认,在去年的所谓井喷中,乘用车的销量和上牌量之间已存在16万辆的差距。据悉,这16万辆是厂家为业绩好看而在年末强压给经销商的,但市场当时根本没有消化掉。
令人担忧的是,今年这种企业向经销商转移库存的“寅吃卯粮”做法更达到了极点。乘联会对12家主要汽车厂商11月份的统计显示,11月最后两天的销量占了这些企业全月销量的40%,有的企业甚至月销量的60%都是在最后两天实现的,确切地说是在最后两天通过将库存压给经销商而实现的。业内专家提醒,这种达到极点的销量不真实现象,将会让更多企业喝下自酿的苦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