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阿姨昨天乐坏了。她所在的浦三路这家东方书报亭,没到中午11点,报摊上摆的《解放日报》,就被一抢而光了。
和往常不一样的还有,报纸已经断了档,却不断还有人接二连三来索要。
今天为何卖得特别火?
打开一看,一图难求……
一眼就被它吸引
昨天推出的这张《解放日报》特别印制的彩色专版地图,横跨第十、十一两大整版,清晰标明了上海市中心10个城区578个社会停车场(库)的地点、开放时间和联系电话,以及崇明、宝山等9个城郊区县的社会停车场(库),一目了然,图文并茂。
这份名为《上海市中心社会停车场不完全手册》,吸引了多少目光。昨天记者在申城众多书亭报摊,频频听到这样的问话:“《解放日报》送地图?”
“还是停车地图?”
“给我来一份!”走进书亭,摆上报摊,飞入车中。昨天中午12时许,一位在南京西路写字楼工作的尚小姐,按图索骥,轻快地将车开进就在楼下不远的一处地下停车库,指引她发现这里的,就是“坐”在她副驾驶座位上的那一份《解放日报》地图专版。
记者还发现,这张“不完全手册”上,已经被尚小姐密密麻麻画上了不少标记:用绿色荧光笔涂出来的,是淮海路沿线和徐家汇商圈周边的停车场,以备逛街时首选;用蓝色笔圈出来的,在延安西路沿线,是父母家附近的停车库;用黄色荧光笔涂上的,是世纪大道附近的停车库,自己回家时备选……
“如果不是这张图,我还不知道我家附近有这么多停车的地方,以后就不用愁了!”刚刚脱离了驾车实习期的孙先生,这样兴奋地告诉记者。
中间就缺一座桥
为何报纸要印地图?为何手册这般吃香?
众所周知,“停车难”一直是上海城市交通的顽疾、驾车一族的心病。不少驾驶员反映,出门难找停车场,那些人所共知的停车场往往挂出“满”字牌。就此,不少驾车者选择了马路停车。据统计,本市因众多车辆占用马路停车,导致停车占道面积高达60%!
这60%的路面要是能腾出来,那该对城市道路的通畅起到多大作用。然而,这“60%”的出现,真的全因为上海城市的停车场太少了吗?
记者获知,就在今年,上海市统计局曾对全市停车场做过一次调查,结果表明:在上海,汽车(仅指小型及以下的载客汽车)保有量和停车场的公共车位之比,仅为10.9。也就是说,几乎每辆车都有一个停车场的公共车位。然而,调查还表明,就在这个几乎人人都说停车难的城市,停车场的平均停车率竟然不足40%。更出人意料的是,市中心一些停车库的停车率,甚至不到20%!
这究竟是怎么回事?记者实地走访。福州路210号停车场,早上7点左右,停车场的徐师傅就忙开了。忙啥?“这个停车场大是大,有200多车位,但其中近八成,已被附近单位的车辆占了,每天能容纳的社会车辆有限。可四面八方的社会车辆,只知道附近这个停车场,都往这里挤。”果然,记者看到,上午10点左右,停车场就挂出了“满”字牌。好不容易等到11点,短短5分钟开出了5辆车,但立刻又有5辆车开进停车场,“满”字牌再次挂出。与此同时,停车场外排起了队,有两辆车在马路边等候,由此至人民广场的数百米路上,还停了许多车占道,不少却已人去车空。
记者致电附近几个停车场(库),得悉:就在数百米外的宁波路上,拥有120多车位的新一百大厦停车库,只停了70多辆车;拥有168个车位的大剧院停车库,还有40多个空位,工作人员表示“白天肯定能够满足周围停车需求”;拥有80个车位的南新雅酒店停车库,停车率不足50%。
同样的情形,也发生在繁华的徐家汇商圈。昨天下午3时许,记者看到,偌大一个港汇广场地下二层停车库,停放的车辆寥寥无几:至少可停放七八十辆车的蓝色停车区,只停了7辆;至少可停放100辆车子的绿色停车区,只停了20辆左右。据了解,这里共有1200个停车位,可平均每天的停车率不足50%,空时仅20%。
而走出车库,记者在紧邻港汇广场、华山路恭城路之间的一条小马路上看到:路两边停满了20多辆车,一辆大客车正堵在路口。往东,下午3点40分,记者来到离此不远的天平路近广元路上,只见路侧停了6辆机动车。再往东,几分钟路程,又见余庆路一幼儿园门前,停了26辆机动车,而此地的交通标志醒目:下午4时30分至5时30分,允许机动车停放。协管员孟师傅说:“每天都得有人值勤,不然会停满车。”
一边是停车场(库)闲置,一边是占道停车严重,中间就缺一座桥。于是,昨天本报的专版地图,一纸风行。
有库不进为哪般
只是,也还存在一个有车族不愿进停车场(库)的问题。
“瞎开天价!”驾车族刘先生脱口而出。
“你们《解放日报》登的这张图,蛮好,我也愿意规规矩矩,停到正规的场所,只是收费也应该合理些。”刘先生说:“比如,露天停车场,很多只是利用闲置的工地,摆张桌子、请两个人就坐地收钱,但停一下就要收10元,简直是暴利么。再说,室内停车场,图上现在已标得很清楚了,我们愿意进去,但他们是不是只‘老虎口’。”
记者了解到,收费不规范,是市民对停车场(库)最集中的意见之一。“我是愿意进库停车的,可停了两小时十分钟就按3小时算,有时几分钟就得15块钱,这怎么说得过去?”一位女车主告诉记者:“弄得我现在办事停个车,神经高度紧张,时不时地要看表。”
记者随机采访50名市民,超过七成人反映,车辆乱停放,“门槛”在于停车场收费太高。目前本市停车场的电子收费系统有规定,停车不足一小时的一律按一小时价格收费,市民普遍反映这样的“行规”有违公平原则,所以他们宁愿选择10元钱停一天的路边停车场。
从车库方面得来的消息是,不少停车场(库),都因停车率不高而收益不佳。记者走访调查,本市一处24小时开放的地下停车场,原设计500多车位,管理人员20多人,但目前每天仅60至70辆社会车辆的停放,2000元收入。管理人员说,这些收入肯定是亏的。“现在这张停车地图出来了,希望有车的人能人手一份,方便他们找到停车地,也能提高我们的停车率,至于价格,可以商量,场地闲着,谈什么效益。”
记者采访发现,还有一些区域停车导向系统设置不完善,停车场立体标志不明显,没有标出停车空位数量,这也致使一些办急事的市民,因找不到停车场而将车随意停在了路边。
今天你车怎么停
人人都是城市交通参与者,如果你是有车族,今天你该怎么停车?
何玉长(上海财大经济学教授):其实美国一些城市,为方便公众,有专门停车点有电子计时,半小时内免费,超过时段就比较昂贵了,有的城市还有停车指南呢,为市民指明停车方向。听说你们也出这样的地图了,希望大家多用用,这样也好减轻城市的负担。让我们为马路停车算笔账,按目前城市泊车承受能力计算,上海“闲置”的室内车位约5万个,这么多明明可以“搬进”室内的车辆,占用道路面积大约在40万平方米。社会利益当前,部门利益应“退后一步”。可借鉴国外一些做法,一方面,提高路上停车价格,要办急事的市民短时间内停在路上停车场,多付点钱,抓紧时间把车开走;另一方面相应减低室内停车场的停车费用,诱导人们把车停进室内。
王础(英国海归):我在英国留学时,看到有不少城市,都有专门的停车手册或地图,包括饭店商店里面,也有不少专门的停车指南,介绍周边停车的场所,使不少人能按图索骥,规规矩矩将车停在该停的地方,方便又省事。没想到上海现在也有了,我只“抢”到一张,只好和朋友共享了。
市公共交通协会负责人:图已经出来了,大家都说蛮好。我提个建议,不少商务楼的停车场,员工下班后往往90%的车位空闲着,这时却有不少市民在路上绕着圈子找车位,或是违法乱停车。建议商务楼停车场尤其是位于市中心的商务楼停车场,在夜间或双休日向社会开放,这样既缓解社会车库停车位不足的压力,自己也能有所收益。
杨晓光(同济大学交通工程系教授):规范停车,重在管理。按照市政府和公安局有关车辆停放文件明确规定,路内停车点的设立和管理应由公安交通管理部门负责,其他单位和个人在路上设停车点和收费的,应一律严格取缔。
丁潇毅(有车族):我刚买车不久,出行时总是坚持一点,附近没有停车场地的尽量不开车。去不熟悉的地方之前,我总是先到网上车友会论坛上查询停车场信息,要是停车不方便宁可换其他交通工具。城市的交通状况关乎每个市民。对有车人士来说,考虑自己出行方便的同时,也要为整体交通环境着想。停车停到位,方便他人也方便了自己,行车路也畅。
提醒
上海城建部门、交管部门也以各种方式方便市民停车。南京西路沿线近日多了3块停车诱导系统发布屏,在电子屏上以地图形式明确标示了沿线停车地点和空余车位。还有20处分布在各个停车点的电子提示屏,具体标明了停车点的位置、方向及剩余车位。电子发布屏上的数字实时变动,准确反映沿线停车地点的车位变化。目前,全市停车诱导系统泊车指示牌,中心城区总量已达130块。另外,市民登录“上海停车服务网”、拨打服务热线、甚至发个短信,您就可以轻松找到停车位。
本报记者简工博 栾吟之 实习生叶华
新世说
把车停进停车场
昨天,本报不吝篇幅,以两大整版刊出《上海市中心社会停车场不完全手册》,详细介绍了上海市区数以百计停车场的位置,刊出后反响很好;今天,本报又连续报道此事,不少停车场纷纷表示要提高服务质量、调整收费价格,为市民服务好,为排堵保畅服务好。
把车停进停车场,这是一种现代文明意识。世界上的大城市,多是以停车场来吸纳车辆,而禁止在马路上、公共场地随意停车的。上海市中心城区有大量的停车场。现在的情况是停车场停不满,而不该停车的地方停满车。看来车是否停进停车场,停车场是否停满车,不该停车的地方是否没有车,这不仅是道路畅通不畅通的重要因素,更是衡量我们这个都市的现代文明水平、衡量我们每个驾车的市民文明素质的试金石之一。
把车停进停车场,也是一种大局意识。停进停车场,当然要多开几百米,多绕一个弯,也要付点钱,但为了整个城市的排堵保畅,为了大家的利益,我们不能只贪图自己的一点小小便利,还是要为大局考虑。其实停进停车场,车子更安全,驾车人更放心,说到底,还是对自己有益。这种兼顾大局、兼利小我的事,何乐而不为呢?
李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