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的进步造就了汽车,汽车的发展推动了社会文明与经济的增长。广州汽车产业和社会经济正是在相互促进中获得了蓬勃健康的发展。
汽车产业已成为广州的主导产业
汽车产业的发展,有效促进了广州的现代化建设,促进了劳动就业。汽车产业已经成为了广州社会经济的主导产业。广州40年前开始生产车,现在进入了跨越式的发展阶段。2003年,广州的汽车产量为19.2万辆,与1998年的1.1万辆相比,增加了16倍多。1998年,广州汽车总产值是36.8亿元,占全市总产值的1.46%。到2003年,广州汽车工业总产值达到了465亿元,占全市总产值的11.5%,比1998年增长了1164%。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尽管目前广州的汽车产业从产能产量、收入等等在行业所占的比重并不大,也不高,但其发展的速度和效益之快、之好是全行业首位。
高速发展的广州汽车工业,极大地拉动了钢铁、石油相关行业水平的提高,并引导整个行业的变化和转型。2003年,广州钢铁、轮胎产量与1998年相比,分别是109%和120%的增长。在这个增长格局中,汽车产业在广州社会经济中的主导地位已经形成。
广州为汽车产业可持续发展创造了明显优势
广州是华南地区最大的经济城市,良好的人才条件,发达的第三产业,逐步健全的法制、金融、物流服务体系,以及一群完善的配套投资软、硬环境,对国际、国内的汽车资本具有极强的影响。
广州拥有全国40个工业门类中的34个,拥有工业门类较为齐全、工业基础较为雄厚、综合配套能力和科技开发能力较强的工业体系,广州汽车零配件生产厂已超过200家,并且还将在短期内进行发展。这些都有利于汽车产业的发展。
广州汽车产业的发展,增长了广州及华南地区的综合实力。实力的增强,也不断提高了广州以及周边地区城乡居民的消费水平,并增强了整个地区的消费需求。2003年,广州的GDP达到了3497亿元,同比增长15.2%,人均GDP为48372元,同比增长14.2%,职工人均工资28237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003元,农民居民人均纯收入6130元。至2003年底,城市居民存款余额3727亿元,同比增长18.98%。居民高收入,支持了汽车进入家庭。目前,广东省汽车拥有量居全国首位,家用小汽车拥有量全国第二,汽车私人消费量占全国的1/3。以广州为中心的“珠三角”是中国最大的轿车消费市场,占全国的1/4。
广州汽车产业与广州社会经济互动发展
2003年,广州生产轿车18.33万辆,同比增长107%,占全国轿车总产量的9.1%,仅次于上海和吉林,在全国轿车产区中排第三位。
广州市有关部门预计:广州汽车产业到2007年产能将超过100万辆,产值将超过2000亿元。到2010年,广州汽车产业产能将达到130万辆,可实现销售收入3000亿元。在未来的10年中,广州的汽车销售将保持17%以上的增幅,在2012年达到140万辆以上的汽车。也就是说,今后广州每年将售出十几万辆的汽车。广州完全有可能成为全国乃至全球制造汽车的基地。
一个以引进技术为特征的产业已经在广州形成。通过政府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依照经济规律,以汽车生产企业自发引进外资的模式,有利于汽车产业与社会经济相互促进,具有很强的生命力。对整个汽车市场以及产业结构的影响广泛和深远。
广州汽车集团在东部的广州本田基地和广州丰田南沙汽车城的建设中,发挥着主导作用。为进一步整合国际资源,广州汽车集团正在跟外商洽谈。广州汽车产业独特的文化氛围已经形成,并随着广州汽车产业和相关行业集中化不断发展。
发挥区域优势,完善汽车产业集群的规划,是调整广州汽车产业结构的重要内容,积极发展汽车产业集群,是汽车产业与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最佳途径。
为进一步促进广州汽车产业的发展,希望政府能够根据汽车产业发展的特点和需要,调整与制定一些政策和措施,加强总体规划指导,合理完善城市建设规划,增加停车场和城市道路,提高城市道路和交通管理水平。目前,南部和北部的汽车城的工作已经全面铺开。东部生产基地由于跨度范围较大,各项功能以及配套的设施体系尚不健全。希望政府制定相关部门牵头,打破行政规划,统一规划、统一布局、统一政策和措施,完善相关配套设施,引导企业集中化投资,吸引更多的相关中介单位,如科研、教育、培训、咨询、检测等,以及金融机构积极参与,从而形成更有效的产业联系,强化联合行动效应,促进广州汽车产业和广州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