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1-9月出口成亮点 年底大范围降价可能性不大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11月17日 08:33  北京青年报汽车时代

  针对目前汽车市场“增速放缓”现象,近日,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经济研究所根据目前有关部门已公布的数据,对年底将至的汽车市场进行了全景分析,从而使消费者对汽车市场有一个相对准确的判断。

  -乘用车销量增幅继续降低

  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1~9月份,乘用车累计产销量为266.75万辆和254.4万辆,同比分别增长18.78%和15.82%。第三季度,产销增长速度继续回落,但较去年同期仍然保持一定的增幅。从销量及其增长情况来看,三季度各月环比变化趋势及增幅与上年同期基本相同;与上年同期相比,各月平均增幅约为2%,保持小幅增长。产销状况表明,三季度乘用车需求略高于上年同期水平,总的来说市场依然低迷,需求增长乏力。

  分析认为,在当前个人购车量占销售总量绝对份额的条件下,个人购车比例越高,销量越大;同时,目前由于个人购车价格大部分在15万元以下,所以短期销量和单车平均售价呈明显的负相关,即单车平均售价越低,销量越大(主要是由私人购买驱动)。这也是前两年汽车销量持续增长的主要原因之一。

  -下半年产量逐月下滑

  从产量及其增长情况来看,由于需求增速降低,为了消化库存和降低成本,主要厂商从6月份起不断下调产量,三季度主要生产厂商生产量进一步降低。8、9月份的产量甚至低于2003年同期水平,其中9月份产量与上年同期相比下降了8.8%。

  除轿车之外的其他乘用车(微客、MPVSUV等)产销在三季度的降幅更为明显,其销量均低于去年同期水平,而产量增速在5月达到最高值后一路下滑,三季度与去年同期相比,产量平均降低近20%,而燃油价格的持续上涨是导致MPV、SUV产销下滑的主要原因。

  -进口车数量逐月减少

  今年1~9月,我国累计进口乘用车(含成套散件)12.36万辆,同比增长5.37%,轿车进口量在经历6月的短期回升后在三季度逐月减少,9月进口量为1.09万辆,已低于上年同期1.16万辆的进口水平,降幅达6.03%。

  出现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2005年年初进口乘用车关税即将下调,同时将取消进口配额,消费者对进口车价格继续下跌预期有所增强。下半年市场对进口车的消费需求不旺,同时相关政策尚不明朗,使大部分经销商选择了减少进口量、降低库存以应对经营风险的策略。

  -汽车出口成为亮点

  与进口车的状况相反,尽管基数较小,但乘用车出口数量呈现大幅增长态势。1~9月份,我国共出口乘用车0.92万辆,与去年全年水平(0.42万辆)相比翻了一番多。其中小型客车(9座以下)、轿车和越野车(SUV)出口量分别是去年同期水平的5.76倍、4.24倍和1.24倍。1~9月我国净进口量为11.44万辆。

  据统计,三季度市场总供给量约为281.6万辆,国内总需求量约为254.4万辆,供求差27.2万辆。上半年乘用车市场供求差约为24万辆,因此三季度乘用车供求差仅增长3.2万辆。与二季度15万辆的增量相比,尽管三季度供求差依然在增加,但其增长速度已由二季度的211%降至13%,降幅较大。但是有消息称,目前汽车市场的供求差已经达到40万辆左右。

  -供大于求的局面会有所缓解

  受二季度需求回落的影响,主要乘用车制造商纷纷下调产量,使三季度供给增幅回落。因此年末主要乘用车生产企业将会继续调整产量,预计总产量会维持在去年同期水平,企业的主要任务仍然是消除库存。预计今年全年累计产量为360万辆左右,同比增幅将达到15%左右;轿车全年同比增长20%左右,累计产量达到240万辆左右。

  由于政策方面的原因,今年四季度进口车型时会更为谨慎,从而下半年整车进口的增长将会继续维持较低增长率。预计全年增长率将达到5%左右,进口数量将维持在14万辆左右。同时,国产乘用车的出口在下半年将继续保持增长,预计全年出口量将达到1.1万辆左右。

  -大范围降价的可能性不大

  从总量上来看,2004年前三季度供求差为27.2万辆,预计全年供给大于需求的态势仍将保持。由于需求较三季度有所回升,全年供求差仍将保持在30万辆左右。

  另外,由于年终完成销售任务的压力逐渐增加,同时由于厂商的销售返款奖励已成为今年四季度经销商的利润重点,部分经销商会侧重于“走量”而非“走价”,当前的车市状况和银行信贷紧缩不允许经销商通过购买大量乘用车库存的方式来获得厂商奖励,而只能借助降低价格、降低单车销售利润,通过保持较高的销售量来达到收益最大化的目的。

  分析认为,年底将至,对于10万元以下的车型,由于多次降价和央行加息等原因,其降价空间较小;而15万元以上,特别是30万元以上的车型降价可能性较大。(何登峰)

(编辑:赵广喜)
Powered By Google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已有 _COUNT_位网友发表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