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溪,全国百强县市综合排名第九位。
抢了先手的上海大众
8月,可能是慈溪一年中最热的月份。今年浙江遭遇了历史罕见高温和电荒。在这样的日子里,能享受到空调带来的凉爽,无疑是最惬意的。
帕萨特的空调在这个月份里有点不争气,记者静坐在上海大众慈溪特许经销店里,不到20分钟的时间,已经有两个车主前来维修空调。
“慈溪人的生活肯定是小康生活。”车主田先生有几分商人的休闲,他对他的帕萨特轿车空调的毛病并不恼火,“不是车不行,而是天气太过分了。帕萨特在慈溪的口碑很好,是老百姓概念里的小康车。”
“上海大众在慈溪的确有品牌优势,他们比较重视这儿的市场,很早就在这里建了4S店,抢了先手。”上海大众慈溪特许经销店的总经理胡一唯告诉记者。上海大众不但是第一个在慈溪建4S店的汽车企业,而且很快要再兴建两个。在一个县级市里,一家汽车企业设立3个4S店,上海大众追求的应该不仅仅是慈溪人把帕萨特视为小康车的良好口碑。
汽车消费高温不退
与众多经济实力相当的百强县市相比,慈溪市的政府部门对汽车消费的关注要更多一些。慈溪市不但定期发布关于汽车市场走势的报告,而且还有统计分析人员对汽车市场进行点评。记者在慈溪市的统计局拿到了最新的一份分析报告———《慈溪消费市场凸现五大变化》,报告中把“私人轿车成为新消费主题”列为变化之一。
从2000年的819辆私人轿车,到2002年2075辆,到目前1万2千余辆的私人汽车保有量,慈溪已经实现了私人汽车消费的跳跃式增长。统计局调查研究中心主任金光飞就是做消费市场数据分析的负责人,她和她的同事一直在对慈溪的汽车市场进行跟踪调研,每个月都有新的报告完成。她告诉记者,今年4月慈溪市的私人轿车保有量已突破30000辆。全市每百户家庭拥有轿车达到10辆,其中城镇家庭还要高于这个数字(到目前为止每百户城镇家庭拥有轿车13.5辆)。
金光飞的最新报告显示,在慈溪消费市场的变化过程中有一个亮点,工薪家庭已经成为购车一族的主体,汽车消费逐渐趋于理性。由于居民超前消费心理的增强,以分期付款方式购买汽车成为主要消费手段。据统计,在个人汽车消费群体中,有90%是工薪家庭,其中有85%的工薪家庭采用分期付款方式。和从前的比豪华、比气派不同,进入2004年后,大多购车者减少了攀比、追求大排量的热情,购车消费更趋理性。在车型选择上,更多的消费者在考虑新车的外观、颜色的同时,开始注重汽车的性能、品牌、价格和实用性。在今年新购置汽车的群体中有80%的消费者选择了10万~25万元的轿车。此外,二手车的低价位(5万元左右)也受到青睐。从慈溪市旧机动车市场了解的数据是,上半年二手车轿车的交易量比去年增长了60%,其中个人消费占90.0%以上。
汽车经销商竞争加剧
慈溪市的南二环线上,是集汽车销售、汽车维修、汽车用品销售、汽车美容许多商家的“汽车区”。一得汽车销售公司和恒通汽车销售公司是当地两个最大的汽车销售企业,都坐落在南二环上。孙跃生是一得工贸的董事长。在慈溪,从他的一得汽车销售公司卖出去的车,曾经占到市场的50%以上,但现在要达到这个成绩却难上加难了。2004年第一季度,一得汽车销售公司的销售就已现颓势,销售额比去年下降了57.4%。
“不是一得做得不好,而是卖汽车的人越来越多了。”
另一个汽车销售大户恒通汽贸公司的总经理孙孟杰这样对记者说。据孙孟杰介绍,在慈溪市,轿车消费高速增长的势头已经持续了两年。这就吸引了一大批做房地产的企业也进到了汽车销售领域,汽车销售店迅速增加,这才是包括恒通、一得在内的旧有销售大户营业额萎缩的原因。“新进来的财大气粗,只知道卖车挺赚钱,不知道卖车也是门学问,服务也是车的一部分。搞大面积展厅,讲排场不是真正的卖车。”孙孟杰久在汽车圈,对汽车、服务都有着自己的看法。采访的最后他对记者说:“尽管是营业额萎缩了,但我们的效益还是可以的。因为慈溪的百姓是购车的主要群体,加入到买车行列的人越来越多。”
小车社会与小康社会
“买车的人的确越来越多,放弃摩托车奔向汽车的人也越来越多,我们应该给百姓创造更好的汽车消费环境。”分管商贸工作的慈溪市贸易粮食局副局长陈建锋这样说。慈溪市由于居民汽车拥有量的迅速增加,城市基础设施和道路建设已经跟不上汽车的快节奏了。城区行路难,住宅小区停车难给广大车主添了许多烦恼,也从一定程度上约束了汽车消费的需求,不利于热点消费持续升温。“我们已经采取了许多举措来改变这些状况。但有些却是我们左右不了的。”
陈建锋所说的左右不了的,是指汽车企业对于慈溪的关注不够,这是不利于慈溪汽车消费的另一因素。与周边的杭州、上海、宁波等地相比,厂家从未在慈溪与消费者进行直接交流。“我们要建设的是小康社会,可能从某种程度上说,汽车社会的发展过程,就意味着我们小康社会的进程。有了消费基础,有了市场需求,慈溪的汽车消费者们需要更多的汽车文化和理念的支撑才能构建起真正的小车社会。这种文化的建议需要汽车厂家的支持。现在支持还不够。”在采访的最后,陈建锋向记者表达了他的看法。(陈梓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