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蓝畔:生产过剩与供不应求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11月12日 17:50  新浪汽车

  有迹象表明,中国汽车行业洗牌已经开始。

  11月10日,在采访中,问北京现代常务副总郭谦:现在汽车行业生产过剩,你们为何还要增产。郭回答:看看我们的市场,供不应求;看看我们的车间,加班生产,不能满足需求。

  此刻,正值汽车行业低迷。9月、10月同比几乎负增长。据报道,某某企业开始减产。这一增一减,问题出来啦,像北京现代国产化率达80%以上的企业,增产,成本下降,将带来更多的利润空间,也使自己拥有更大的能力去奔跑。而减产,不管哪个企业,则意味成本提高,使本来已经很少的利润,又失去了一大块。产品失去利润,企业何以生存?!

  据专家预测,国内轿车投资已形成的生产能力,在未来两三年里将过剩20%到25%。。北京现代明年产能翻番,达到30万辆,如果销量也达到这个数目,将会挤占不止一家企业的市场,会有更多的企业要减产。

  北京现代仅是一个例子,从这个例子,我们看到市场过剩与供不应求都是相对的,机会对企业从未关闭大门。

  某一行业,高利润将带来“圈内”一味地扩大产能,带来“圈外”趋之若骛,直到利润与其他行业大致持平,这是一个简单的道理,正如超市的各结算窗口,无需用人维持轶序,排队的人数总会基本持平一样。

  经历两年的井喷以后,今年车市有些低迷,其实,低迷仅是相对于去年、前年,前10个月与去年同期相比,仍旧保持着近20%的增长,这哪里是低迷!只要是市场,总会有人进入,有人退出,也许,“低迷”仍将持续下去,并出现更大的低迷。

  中国市场,彩电大战,大战的结果,中国彩电具备了国际竞争力,有的企业垮了,也站出了更强的企业;还有,冰箱……

  汽车业是不是也面临着同样的境遇,走着同样的道路。

  20%的增长,竞争远远没有达到最紧张、最残酷的时刻,现在,对绝大多数企业,仍有缓冲的机会、回旋的余地,这是最后的机会,失不再来,而对于最具生存能力的企业,即使到了最残酷的时刻,仍将发展、成长。

  总有一天,汽车的门坎低到普通百姓可以迈进去,总有一天。中国汽车企业做到世界最强。

  这一切有待于竞争。

    (作者:新浪青年汽车论坛评论员 蓝畔)

声明:新浪网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
(编辑:赵焕)
Powered By Google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已有 _COUNT_位网友发表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蓝畔专栏专题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