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汽车市场在价格上的博弈,是前所未有的惨烈。这种惨烈让汽车价格变得脆弱和无助。
厂家的价格策略,在经销商看来,正是车市低迷的原罪
刘鹏
岁末降至,持续低迷的国内汽车市场困倦却不能停止游戏。是否能够出现一个销售的旺季,汽车生产厂家和经销商迫切的期待着。于是,降价变得越发频繁与无序。汽车价格这个一度屡试不爽的法宝正成为一座沉重的大山,压在厂商和消费者的头顶。这是一场豪赌,而作为赌资的价格正因为游戏的荒诞变得不堪一击。
10月12日,吉利豪情“亮星”以29999元的低价入市,据说,这款最低价位的轿车没有收音机。一位经销商说,如果加配了收音机,就要突破3万元。对于希望在价格上出奇制胜的汽车企业来说,29999元的价格本身比加装了收音机的车型更有卖点。上海通用五菱的SPARK在大幅降价之后,直接的竞争对手——奇瑞QQ推出Ezdrive车型,62801元的定价仅比同排量的SPARK贵1元钱。1元之争,作为钢铁之躯的汽车来说,这个差别显得有点滑稽。
2004年汽车市场在价格上的博弈,是前所未有的惨烈。这种惨烈让汽车价格变得脆弱和无助。一度被称之为利刃的价格,在降价风暴中正失去原有的锋利,并遭遇到前所未有的信任危机。
价格失控
在亚运村市场,一位来看车的郑小姐告诉记者,几个月她前就打算买车了,但是周围的朋友都劝她别买,都说车价还要往下降。现在的亚市里,一个经销商一个价,再加上“拼缝”的价格,根本弄不清底价。不过这几个月也算看明白了,现在的价格肯定还有水分。
记者的一位朋友,年初用贷款方式买了一款富康新自由人,最近他总在抱怨当初不应该急急忙忙的购车,“这才半年多的时间,就降了1万元了,损失惨重啊!买车时听说这次大幅跳水,已经没什么利润了,价格也差不多到底了。哪知到他们一边喊着“没利润了,已经开始赔钱卖了”,一边又不停的调价。都说买的没有卖的精,真是这么个道理。
曾有专家指出,在2003年,大众在中国市场的销售总量占全球市场的15%,而带来的利润却占全球利润的70%。虽然如今的车价已经不比当年“装上四个轮子就能卖钱”的时代,但厂家是否真的把其中的大部分利润让渡给了消费者?不久前有一则在互联网上流传的消息,预言明年车价将全面崩盘,其中大部分车型价格缩水一半。虽然这只是一个没有恶意的玩笑,但它的背后正是消费者的期望和对时下车价的质疑。
日前,有消息称,已有部分经销商不满厂家的价格体系,公开向厂家发难。一周前,北京一家中华经销商世纪汇港酝酿退出中华阵营,并将所售中华品牌轿车全线降价,最高优惠幅度达2.2万元。北京亚臣伟业总经理刘志芳告诉记者:“按照国际惯例,厂家是微利,经销商是中利,而售后服务是大利。”面对如今的车市,经销商已经不敢再奢望销售的中利。对利润诉求点的不同,正是经销商与厂家矛盾所在。
亚市的一位销售人员说:“我们控制不了价格,只能在我们的能力范围之内让利。卖一辆车我们可以不赚钱,甚至可以把年终反点的钱拿出来,即使在销售环节上我们没有利润,我们还有售后服务和维修的利润。我们也希望厂家能给我们一个真正的价格来带动销售。车卖不出去,厂家有资本可以撑着,我们没有。听说已经有经销商和厂家因为价格问题打起了口水仗,关系很紧张。”
厂家的价格策略,在经销商看来,正是车市低迷的原罪。不久之前,厂家曾有过所谓的价格联盟,希望能借此来重建在价格战中缺失的信用,同时厂家也曾严厉处罚过私自降价让利的经销商。而对抗市场的方法终究不能维系,价格体系最终仍然在经销商环节失控。
信任危机
如今消费者已经对“价格已经降到底线”的说法不予置信,在亚市的采访中,有九成消费者都表示相信车价还会再降。亚市的一销售人员告诉记者:“看车的人也在减少,买车的就更少了。就像“狼来了”,喊三遍谁还信啊?什么时候有厂家破产了,估计产品的价格就真的没有余地降了。”在市场面前,降价光靠吆喝已经失灵。对价格不信任的同时,消费者也在对降价引出的产品本身缺乏信任。
业内人士指出:“价格是中国市场最为敏感的因素,价格定位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影响销售。”按说,经过对生产成本、销售费用的计算,又有国际市场的车价参考,厂商对价格应该早已成竹在胸。而现实的情况是,当每一款新车上市时,厂家无不为其价格绞尽脑汁,权衡再三,不到最后一刻,价格始终无法敲定。难题的关键在于利润。业内人士指出:“厂家利润最重要的来源就是整车销售。一个价格的高低,意味着利润的多寡。”从上市伊始,厂家就把着眼点放在利润最大化上,而随着市场竞争加剧,原材料的成本上升,厂家又不肯压缩利润空间来降低价格,只能采用其他手段。
北京亚市的一位销售人员说:“这个价格到底有没有利润,只有厂家自己知道。但是可以看到,市场上有许多降价销售的车型并没有真正的降价。这么说是因为,降价的部分车型是经过降低配置的,比如减少车身的钢板材料厚度,拆掉一些非主要部件。这样一来,成本降低了,价格也降低了,但利润空间却没有减少或者只是略有减少。”“消费者越来越理性,这些‘猫腻’根本藏不住,购车变得更复杂了,谁都不愿轻易出手。”
同样的,如此降价,汽车厂商也在透支着未来,在这个游戏中,谁将成为谁的牺牲品,我们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