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借助资本市场上的收获 长丰猎豹欲行自主研发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6月29日 09:37  中国产经新闻

  随着长丰汽车(600991)A股股票在上交所正式上市交易,长丰猎豹一举从资本市场上圈走10.5亿元人民币的资金。资本市场上的巨大收获使长丰得到了更雄厚的资金支持,也让长丰猎豹当家人李建新更显得信心十足。“增强研发能力,完善网络建设,扩大产能规模是我们上市之后最先要做的几件事情。”李建新向CIEN记者表示。

  自主研发是必然趋势

  自主研发就是长丰选择的一个重要战略步骤。

  第八届北京国际车展上,长丰参展的四款车中,就有猎豹先锋和菱形概念车两个车型是自主研发的。这足以看出长丰走自主研发之路的决心。而且从某种程度上,也是长丰试图逐渐摆脱技术上依赖三菱局面的必然选择。

  对此,长丰显然是有充分准备的。

  早在2003年9月,长丰就出资3000万元在湖南大学设立了长丰汽车工程学院。长丰的用意很明确,就是要将该学院打造成为自己的人才基地和重要研发中心,为长丰走自主品牌发展之路,抢占市场制高点打下基础。此次车展亮相的菱形概念车,就是该学院潜心研究的成果。

  其实,长丰和三菱有着很长的合作历史。早在1996年10月,三菱和长丰共同发起组建长丰股份,双方就已经建立了合作关系。

  但是三菱只是更多地卖给长丰技术,在资本方面,三菱一直举棋不定。三菱持有长丰的股份始终只在20%左右。一方面,是三菱频繁的召回使其内部资金短缺,从而不愿在中国汽车市场上投入太多,承担太大风险,只想通过技术获取比较稳定可靠的收入,来缓解三菱在其他市场上所受到的压力;另一方面,三菱在华战略没有长远的打算。这些情况使得三菱与长丰的合作一直不能深入。

  三菱的这种态度使长丰很不满。长丰董事长李建新曾多次暗示三菱,这样下去对双方都没有好处。

  2007年产能达到20万辆

  李建新告诉CIEN记者,长丰的目标是2007年产能达到20万辆,而且要实现产品系列化,排量最大的可以达到4.0升,最小的能有0.6升。今年,长丰将目标锁定在8万辆,2005年更是要达到产销15万辆的目标。

  虽然长丰依托三菱的技术生产的“猎豹”越野车迅速在国内汽车市场上“攻城掠地”,抢占了“切诺基”等原有市场垄断车型的市场份额。在短短的几年时间里,“猎豹”越野车成为了国产越野车的“老大”。但是和国内很多汽车企业一样,产能不足一直是长丰的一个“心病”。事实上,长丰在永州和长沙的工厂扩建计划一直在进行中。此次,上市募集到过十亿的资金对长丰来说无疑是如虎添翼。

  随着产能的不断扩张,产品销售和售后服务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企业的下一步发展。对此,李建新表示,长丰将进一步加强销售和售后服务网络的建设。

  长丰打算未来不久,在北京 、上海 、沈阳 、广州等地建设一批现代化的猎豹汽车销售公司 。各销售子公司负责各省猎豹汽车的销售 、维修零部件供应 、汽车维修和市场信息反馈。并建立二级销售网络,争取实现每个地级市设有一家猎豹汽车专卖店。针对汽配与售后等方面的要求,长丰还计划在长沙新建零部件配送中心。

  始建于1950年的长丰集团,前身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七三一九工厂。1996年10月改制成立了长丰(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目前是我国最大的轻型越野汽车生产厂家。其生产的猎豹汽车曾一度占据了国内越野车市场的半壁江山。湖南长丰汽车制造股份有限公司是其核心子公司。长丰已经在长沙市、永州市、衡阳市、广东惠州市等地已经建立起两大生产基地和四个零部件生产基地。

  长丰目前在全国设有29家控股销售子公司,拥有306家猎豹汽车特约经销商与302家特约维修点。但是,其军工企业的背景,长期的战备物资采购及公检法等集体采购,使长丰汽车处于实际无对手竞争的特殊垄断销售状态。市场化的销售及售后服务网络对于长丰来说只是最近一个时期的事情。在这种形势下,加强市场化的营销网络的建设是长丰的必然选择。

  李建新还向CIEN记者透露,长丰和三菱高层一直在探讨进一步加深、加强合作的可能。但是,不管怎样,对于猎豹来说,必须坚持“猎豹”的民族品牌。对于今后的发展,李建新充满了信心:到2007年,把长丰集团建设成为以工业为主,集工业、科研、贸易、金融投资为一体的特大型企业集团,并力争跨入全国最大工业企业100强和汽车行业整车制造企业10强之列,使之成为中国最大的轻型越野汽车生产基地和具备一定规模的轿车生产基地。

  CIEN见习记者林新 北京报道

(编辑:李颜伟)
yes
Powered By Google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已有 _COUNT_位网友发表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更多相关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