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花冠首席工程师谈中国版花冠:到底改进了多少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3月10日 19:06  中国汽车报

  奥平简历:

  1979年,进入丰田,在车身设计部负责车身设计和装备设计。1992年,在美国进行被动安全和冲撞安全的研究。1995年,回到丰田做车身设计和高级轿车的底盘设计开发。1999~2001年,负责一款小型高级轿车的开发工作。2001~2002年,负责丰田NBC平台开发。2003年,任花冠首席执行工程师。

  2月24日,在北京金港汽车公园举行的丰田花冠媒体记者试驾试乘会上,丰田花冠首席执行工程师奥平总一郎,就中国版花冠的设计开发话题,接受了本报记者的独家采访。

  工作人员事先告诉记者:“你们的专访时间只有20分钟。”也许是因为话题触及奥平的老本行,本次采访使用了约定的3倍的时间。

  造型设计:东西方错位颠倒,融为一体

  “花冠的历史经久不衰,根本的原因是其满足了客户对乘车基本性能的要求,高品质、耐用性、可信赖,再加上舒适性能的提供。”奥平的开场白直接点透了花冠的以人为本的研制开发思路。

  据悉,全世界花冠共有两种版本,一种是小尺寸的日本版;一种是大尺寸的全球版。一般人们会认为,中国版的花冠应该属于前者,因为中日两国的文化渊源颇深,消费者对车型的喜好也自然相近。事实却恰恰相反,这次引入中国的花冠却是与美国、加拿大、巴西等国相似的大尺寸全球版。

  丰田在美国、欧洲、日本的东京和名古屋都有设计中心,而第9代花冠却被委托给欧洲设计中心。当奥平说出充满东方神韵的花冠竟然最后出自欧洲人之手时,记者顿感匪夷所思。

  而奥平解释道:“轿车最重要的就是实用性,我们首先要保证前部和后部乘员的腿部空间感都很充裕,其次才是外形。在欧洲中心设计花冠的外形之前,丰田公司提出两点要求:首先,在不影响车内空间和舒适性的前提下,设计出不雷同的外形原始图。其次,花冠是全球车,它停在欧洲用石头砌成的大型古堡面前,仍然要显得刚劲有力。在美国的高楼大厦林立的大街上,它也要显得很漂亮。我们所以希望花冠在中国的大街上也一样美丽。”

  奥平的另一句话更让记者感到惊诧:“我们认为,欧洲人设计的东西往往符合东方人的审美。丰田的日本设计师设计出来的原形图,拿到欧洲去做模型,出来的样子常常是欧洲风格。”他还进一步证实了这种颠倒错位的审美潮流:宝马的首席设计师是日本人,日产的新车型则多出自欧洲人之手,造型设计已经趋向国际化一体化了,换位思考是设计界一大时尚。

  中国版花冠到底有何不同?

  花冠上市前后几天,网上对中国版花冠的批评,总是堵在在我们的心里:“与其他版本相比,中国版的花冠改进了多少?能否用数字说明一下。”记者急切地问道。

  “花冠的平台一直在进化,从第5代开始,采用前轮驱动,实现了乘坐舒适性和经济实用型的结合。从第8代到第9代,轴距加长了139mm,成为小型车中轴距最大的车型。性能上,同一级别同一发动机,在世界上都是一样的;日本版和全球版都是搭载了VVT-i发动机。只是根据各地区尾气排放标准的不同,花冠的设计做了一些调整。中国版花冠车身的长、宽、高尺寸略有变化;1.8升排量的花冠在日本只有顶级款式才有。中国版花冠的被动安全设计与美国版一样,因为美国对被动安全要求最严格,达到IAHS标准。行驶稳定性方面,最高速度有所提升,减震硬度比日本版和亚洲版硬6%,接近欧洲版花冠。与台湾版的惟一不同在于,中国版的顶级花冠没有VSC(车辆稳定控制系统)。悬挂系统,美国、亚洲、欧洲都一样。”奥平显得有些激动,有时还从皮包中拿出资料查看。

  “您觉得中国人和日本人的审美观有些什么不同?”记者继续提问。

  奥平稍稍迟疑了片刻,答道:“由于刚刚接触中国市场,我对于中国人具体的审美特征还了解不多,总之用中国一个词很难囊括中国人的审美,中国的南北和东西部地区都有差别。以前我对台湾有一些接触,台湾人喜欢镀铬发亮的门把手和防蹭条等装饰物。内饰喜欢木纹,以及发亮豪华饰品,到中国内地之后才发现完全不同。”

  据悉,第9代花冠引入中国之前的适应性改进,是在日本完成的,并没有中国设计师和工程师参与。这一点不能不说是一大遗憾。

  轿车造型潮流:平滑圆润,A柱前移

  在采访即将结束时,记者请他预测一下世界轿车造型的潮流。奥平说了三点:“世界轿车造型的潮流是,首先,三厢车线条变得平滑、圆润。其次,车内空间加大,车轮往前移,乘员座椅靠前,外观上看A柱也越来越前,但又不能无限扩大,因为空间加长后,必然造成与空调等内部设施的性能匹配相矛盾。最后,过去年轻人可能比较喜欢低视野(运动型)车,现在人们则喜欢高视野的车,因此现在的车型都向高座椅、高车身、大空间和其他类型两厢车发展,比如SUV和MPV。”刘袁娜

(编辑:苏雨农)
yes
Powered By Google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已有 _COUNT_位网友发表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要闻看板专题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