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如何迎接大众汽车消费时代--访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1月05日 10:46  人民网-人民日报

  如何迎接大众汽车消费时代--访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陈清泰

  ●对“汽车社会”的到来若准备不足或引导不当,会由于盲目性而带来资源、环境和社会等方面的灾难性后果。

  ●政府关注的重点要从汽车产业政策提升到汽车社会政策。

  记者:汽车被称为“改变世界的机器”,我国大众汽车消费时代的到来,对整个社会将带来哪些变化?

  陈清泰:大众汽车消费对社会的影响,远远超出汽车产业本身。汽车不仅是经济增长的推进器,在轿车大规模进入家庭后,还将改变人们对距离和时间的概念。在这个过程中,人们的生产和出行方式、居住选择、城市和乡村结构、生活方式、休闲方式、消费结构、商业模式也将随之改变,进而影响到就业结构、社会关系、沟通方式、活动节奏,以及知识结构、文化习俗等,并将逐步形成中国的“汽车文化”。

  “汽车社会”带来的上述变化是悄然发生的,是极其深刻的系统性变化。如果有所准备,正确引导,会拉动经济增长、提高居民生活质量、推进社会进步;如果准备不足,或引导不当,要么可能把握不住机会,要么会由于盲目性而带来资源、环境和社会等方面的灾难性后果。

  记者:为避免出现灾难性后果,我们应该处理好哪些关系?

  陈清泰:五个方面的关系需引起重视。一是政府政策引导与居民自主选择的关系。政府的责任不是规定此时居民只能消费什么,不能消费什么,而是从可持续发展的公众利益出发,制定政策,加以引导。同时尊重居民购买汽车、享受汽车文明的权利。

  二是公共交通与私人交通的关系。公交为主,不应与私人拥有交通手段相对立。两者不能构成完全替代关系。要设计出合理的交通结构和居民出行方式,给居民以出行方式的选择权。

  三是大众汽车消费与基础设施的关系。不应因一时基础设施不足,就简单地限制汽车消费。必须在合理的政策框架下,形成基础设施不断完善与汽车消费不断扩大的良性循环。

  四是汽车消费与能源环境的关系。能源和环境是制约汽车消费可持续的主要制约因素。在中国大众汽车消费起步之时,应用税收、价格等经济手段,用法规、法令等法律手段和标准、透明度等工具,把居民消费引导到能源环境可承受的范围。

  五是大众汽车消费与社会进步的关系。大众汽车消费不能只看作一个经济现象,它是可以改变社会、推进社会文明进步的有效工具。如果有所准备、正确引导,对于提高人们守法意识,提高社会活动节奏,调整城市和农村结构,融化区域间文化差异,改变人们休闲和生活方式等都可以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

  因此,政府关注的重点,能否从汽车产业政策提升到汽车社会政策,是关系到汽车产业能否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本报记者 王政)

(编辑:邵京宁)
yes
Powered By Google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已有 _COUNT_位网友发表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王政专栏专题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