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年底,惯例而来的是业界各媒体各机构各企业的分析、盘点、总结以及铺天盖地而来的一个个统计数字。数字本身其实是乏味单调的,然而对于熟悉中国车市关注中国车市的人们而言,透过它们,一年间国内车市的刀光剑影风波起落便立刻鲜活于眼前。
2003年去矣,若干年后,当人们重拾起中国车市这一年散落的风风雨雨,这些数字正好可作为串连一切事件的线络。在这背后,有回顾、有展望、有欢呼雀跃,也有冷静反思……
170亿
9月17日日本汽车巨头日产与中国三大汽车集团之一的东风汽车公司签署协议成立合资企业,合资金额达170亿元,成为迄今为止国内汽车业最大的中外合作项目协议。
分析:此次合资不仅在合资金额上创了国内汽车业的纪录,更值得一提的是,双方在协议中明确提出:双方将共同组建一个旨在开发新车型的技术研发机构,日产将投资200-300亿日元用于中国汽车产品的开发。一直以来,国内汽车行业的自主研发能力都是业界心中一块永远的痛,此次合作协议中对于技术的诉求表明双方将通过合资技术,用于生产拥有中国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技术产品。
反思:戈恩一句“中国合作伙伴贡献几乎为零”的话让很多中国汽车人如芒在背,从80年代开始同国外知名车商合作起,20年间,中国建立了十余家合资汽车公司、引入了数十款车型,搞了上百项合资项目,然而,这其中中国人拥有多少自主权和管理权?掌握了多少核心技术?东风日产合资协议的内容是一个积极的进步,然而中国汽车业缺乏的并不是数百亿的日元,而是一个同外国人合作的正确道路和成熟模式。
东风日产合并项目使双方对市场前景十分乐观,日产几款车型今年在中国销量不错,特别是日产阳光,一直处于排队抢购中。
20万辆
据估计,今年国内SUV的销量20万台,而至2003末,有超过20家的国内汽车厂家生产SUV车型。分析:有媒体称2003年为“中国的SUV元年”。SUV在国内的火热表明国人对于汽车的消费理念正在不断成熟,汽车不再只是“工作用具”和“交通工具”,还逐渐成为人们的一种生活休闲方式。此外,不少中国家庭已经开始购买家庭的第二辆车,这也大大刺激了SUV等一些多功能休闲车型的畅销。
反思:20多家厂商来争夺SUV区区20万台的市场空间,其惨烈程度尤胜于轿车市场,国内轿车多年的残酷价格竞争,让许多汽车企业饱尝苦果,而如今这种一哄而上的现象似乎又要在SUV市场上重演,中国汽车到底缺乏些什么?是成熟的企业?还是全面的市场规划?
SUV成为今年车市的热点,各车展中频频亮相,国内许多商用车生产厂家纷纷开始借SUV打入家用车市场。
3919件
今年1至10月,全国消协系统共受理汽车投诉3919起,这相当于去年全年汽车行业投诉总和。
分析:2003年汽车投诉的增长速度远没有汽车销量增长得快,这是一件让人高兴的事。随着车市竞争的激烈化,厂家、经销商的拼杀也从产品、价格延伸到售后服务上来。很多厂家将顾客满意度、忠实顾客比例、顾客投诉率作为考核经销商的主要指志;3S、4S店在国内大城市越建越多,国际一些知名的汽车服务品牌也开始进入中国。
反思:国内汽车后市场的发展程度和速度远远滞后于汽车的普及速度。本质问题在于两点:其一是相关法规制度的落后和不完善,其二是缺乏权威的监督机构。有问题的车在中国不能召回、消费者投诉无门无法可依,这一切只有在这两大现状改变之后,才可能真正得以解决。
随着汽车消费的迅速发展,汽车服务也出现巨大商机,米其林等一些国外知名服务品牌今年开始大举抢滩国内市场。
400万辆
今年中国汽车工业继续保持旺盛的增长态势,汽车产销量均突破400万辆,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预测,其中全年汽车产量有望超过435万辆、销量超过427万辆。分析:435万辆,这个数字意味着中国汽车产销量将超过法国,成为全球第三,并且产销增长率都超过排名第一和第二的美国、日本。若干年前,就有人预测中国将是全球最大和最后一个潜在汽车市场。今天,这个预言终于转化为了巨大的市场能量。中国终于成为了全球汽车大国圈子里最年轻的一员。
反思:在这令人欣喜的数字背后有两点却让我们必须冷静对待:这400万产销量所带大的巨大利润中,外国合资方拿走了多少?中国人自己又得了多少?
美国仅有通用、福特两家大车商,其总产量就有1000万辆左右,而中国有大大小小上百家汽车制造厂,而最大的也就数十万台的产销量,有一天,如果中国汽车企业开始走出国门,杀入海外汽车市场时,这样的实力如何同对手竞争?
国内汽车产量井喷般飞速提出升,在国内许多车厂的生产线上都能看到如此这番热火朝天的景像。
50款
据粗略统计,今年上市的新车及已有车型的新改款总共逾50款,囊括微车、经济型轿车、中高档车、豪华车、SUV、MPV等所有主力车型,从0.8升到4.8升,多种级别记录几乎全线刷新。频繁时甚至一周内有三、四款新车同时亮相。
分析:今年汽车产销量及汽车消费提升如此之快,与新车的频繁上市密不可分。回顾今年国内汽车的销量曲线,新车上市最频繁的几个月基本上也是销量增长最快的一段时间。相比往年,今年车市并无明显淡季,特别是过去较为清淡的一季度汽车销量也连拉出新高,这和今年新车的上市贯穿全年、尤以年初最为集中的特点也完全相符。新车的频出使得厂商压力空前加大,从而也加速了国产车型及配置的迅速更新换代。
反思:太过激烈的竞争同样是市场不成熟的表现。今年新车的高密度上市使得市场环境一度恶化:一种新车型一般从研发到上市需要数年时间,而国内不少厂商为了同对手的新车竞争,要么将不成熟的产品匆匆推出,要么干脆忽略研发,直接KD进口组成。这种急功近利的市场氛围将阻碍我国汽车产业的健康发展。
今年频频上市的数十款新车成为年内大小车展中最引人注目的亮点。69.8万元
11月27日,宝马集团和华晨宝马汽车有限公司在北京举行国产宝马5系上市仪式,备受关注的国产宝马530i揭开神秘面纱,定价69.8万元。刷新了国产轿车售价的最高纪录。
分析:宝马5系上市让国内豪华车市场烽烟顿起,一汽奥迪、Volvo等国内热销豪华车品牌立刻做出回应。随着国产宝马3系、5系的推出、上海通用明年引进凯迪拉克项目的确定,2004年国产轿车之间以及国产车与进口车的竞争将全面引向豪华轿车板块。这至少表明两点:其一,中国高档车消费者的数量在剧增;其二,中国汽车企业终于有了引入生产最顶级车型的能力。
反思:宝马3系、5系国产化率不足10%。国产宝马的生产销售也完全参照宝马模式进行,营销网络与金杯、中华等华晨已有车型分离。随着国产宝马的出世,很多业内人士开始疑惑起来:合资后的中国企业,到底中国人还有多少决定权和话释权?依靠进口原件KD组成能让中国汽车企业真正成长起来吗?中国汽车还要不要自己研发、还要不要自主知识产权?
宝马5在各界的纷纷期待和关注中姗姗而来,不到70万的售价相比原装进口版优势仍然很明显。
700亿元
在近日一个关于汽车营销的峰会上,中国进口汽车贸易中心有关负责人预计今年国内进口车总额将有望超过700亿元人民币。今年我国进口汽车月均1.4万辆,全年预计可达16万辆。
分析:在国内厂商新车、降价的喊杀声中,进口车市一直显得波澜不惊。然而在这表面的平静背后,今年的中国汽车进口额不但有望历史性地突破700亿大关,而且更创造了近50%的惊人同比增幅。按照WTO的承诺,明年国内关税将再降5%、后年中国将取消汽车进口配额制,此外,即将公布的新汽车产业政策也将有不少规范进口车市场的条款法规,在市场佳绩和利好消息交织之下,人们普遍对今后几年的进口车市场充满期待。
反思:从年初中档进口车型的热炒断货到年末进口车价涨涨跃跃的反复起落,2003年的进口车走势让国内最资深的汽车专家都难以预测。造成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在于市场的不规范以及非市场因素的干扰,比如众所周知的“许可证问题”、“炒车问题”等等。事实上,只有尽量减少政策性因素对于进口车市的制约、让市场规则决定一切,才能让WTO的实惠真正降临在中国老百姓身上,让国人真能购买到物美价廉的进口好车。
在天津及广州等重要口岸大批批等待入关的进口轿车列队十分壮观。
8万元
2003年初,广本新雅阁以不到25万元的意外低价上市后引起了全国的疯抢,严重的供不应求使各地出现加价炒车现象,北京地区一台新雅阁曾最高炒至加价8万元。分析:如果说2002年人们还会愤愤不平于个别车型,甚至在一定程度表示出认同。一些消费者为了早日提车,竟主动向经销商提出加价。感叹也好、声讨也罢,加价毕竟市场供求不均衡的恶果,也必须通过市场行为来彻底解决它。
反思:一次次的加价让消费者渐渐失去对厂家和商家的信任,既然有此,在当初定价时,厂家为何不能客观地根据产量和产能定一个更真实可行的价格呢?在2003年的车市中,一些车型加价排队仍然热销不衰,而另一些车型即使反复降价仍无人问津,为什么“一边是海水一边是火焰”呢?———这也是值得我们反思的问题。
今年国内轿车的如此旺销,降价起了很多的推动作用。
9.25%
据年底的一份统计,今年国产轿车的平均降幅高达9.25%。这一降价幅度以及覆盖车型的广度在中国是前所未有的。统计表明,今年前11个月,在国内车市数百种车型中,没有降过价的只有十几种,这其中还不包括通过增加配置等变相方式降价的车型。
分析:业内普遍认为,降价和新车是2003年推动汽车消费发展的两大动力。“降价”是购车人最愿意听到的词,随着车价的下降,私人购车的门槛越来越低,甚至不足4万元就能步入“轿车族”。而车价的连续下降,使消费者对国产车价格的认同感也在不断增加。北京年底的一次消费者问卷调查表明,认同国产车价格的购车人比例已从去年的12%提高到了35.5%
反思:国外一款车型的稳定生命期平均为三年,而现在不少国产轿车甚至刚上市不久便开始降价,这使得一款新车的市场寿命大大缩短,严重挫伤厂家研发和更新换代的积极性。不仅如此,为了应对恶性的价格竞争,厂家很可能会在车型品质、售后服务方面压缩成本大打折扣以保证利润,这将严重损害到购买人的利益。(作者:马萌 陈雅)
一汽奥迪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