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需求加大而增产前景渺茫 全球油价明年不会降

http://www.sina.com.cn  2003年12月21日 15:37  环球时报

  美国对石油储量居世界第二的伊拉克发动了战争,是2003年世界最重大的事件之一,这极大地影响了世界政治的安全稳定,引发了世界石油市场和油价动荡,牵动着世界经济的沉浮。石油与政治、经济的风云变幻,充分证明著名石油问题专家丹尼尔·耶金12年前说过的名言:石油是金钱,也是国家实力和政治权力。

  2003年世界油价走高

  2003年,世界石油价格相对坚挺。到10月底,欧佩克一揽子7种原油的价格平均为27.91美元/桶,全年平均油价为24.60美元/桶。北海布伦特原油价格高居28美元/桶,为10年来最高价。在上世纪90年代,布伦特油价仅为18.38美元/桶。

  2003年,虽然欧佩克产油国突破限额增产,但另一方面,世界和地区政治形势动荡,造成世界石油供应短期出现紧张,刺激了油价攀升。

  从供应方面看,除沙特外,欧佩克10个产油国均不顾限额超产,1—7月产量由2570万桶/日增至2660万桶/日。9月制定的减产90万桶/日的计划仅过了两个月就无人理会。但是,伊拉克、尼日利亚和委内瑞拉三个产油国的内政不稳。伊拉克重建进程困难,石油生产恢复缓慢,产量仅70万桶/日。基尔库克等地输油管接二连三被恐怖分子炸毁,保护石油设施成了伊拉克当局头疼的难题。伊临管会石油部部长甚至提议建立特种部队保卫石油设施。伊石油生产恢复到1991年战前280万桶/日的水平,要等到2005—2006年。而尼日利亚4、5月经历内乱,加上壳牌公司员工因要求增加工资举行罢工,致使生产停滞。

  委内瑞拉的国家石油公司PDVSA的员工也出于同样原因不上班,3万多员工中的1.8万人遭解雇,石油生产一度停摆。以上三国共减产约200万桶/日。

  同时,非欧佩克产油国产量平平。英国产量比去年同期每天减少22.5万桶,挪威4—6月每天减产20万桶。俄罗斯虽增产,但国内需求亦强,出口能力受限。所以,尽管有增产,但也有减产。这一增一减,造成市场大致平衡。

  2004年石油需求旺盛

  石油需求方面,2003年比较旺盛,世界需求总量增长约100万桶/日。上半年需求特别明显,这主要是因为第一季度是严冬,取暖用油增加。加上美国天然气涨价,日本17座核电站关闭(迄今仅有5座重新投入使用),引起需求大增。第二季度正值欧洲严冬和中国经济快速发展,世界石油需求居高不下。到第三、四季度,美国等石油消费国的库存偏低,急需增加进口予以补充。美国石油进口由2002年的924万桶/日增至988万桶/日。所以,产油国增产的石油大部分被吸收,流入了消费国的库存。

  2004年的世界石油市场走势,与2003年情况相似。那就是:供求基本持平,供稍大于求。2004年世界石油需求旺盛。世界经济基本看好,美国经济继续复苏。亚洲石油需求快速增长,将为世界石油需求注入动力。中国2003年头7个月汽车销售量是2002年的两倍,石油需求还会增长。日本核电设施将恢复生产,美国天然气市场趋于正常。估计2004年世界石油需求每天将增加110万桶。

  欧佩克石油限额可能再起变化

  2004年各产油国之间将有一番龙争虎斗。近年来欧佩克一直推行限制产量、保证目标油价22—28美元/桶的“限产保价”政策。面对2003年高油价诱惑,欧佩克面临的首要问题是能否管得住成员国,让他们按限额生产。11个成员国能否按兵不动、坚持配额,是对欧佩克控制石油市场能力的又一大考验。

  欧佩克可能增产的国家有委内瑞拉和印尼,两国目前的产量低于配额。此外,尼日利亚和伊朗2004年将分别举行议会和总统选举,会用提高石油产量来给选举加分。而其他成员国,如阿尔及利亚和利比亚,正突破限额增产。所以,欧佩克的限额可能再度起变化。估计,2004年,除伊拉克外的欧佩克10国每天将增产80万桶。

  伊石油生产正在恢复,临时政府宣称到2003年10月已达120万桶/日。但这种说法可能有水分,政府想以此说明形势正在好转。伊拉克石油生产面临的问题,一是投资不够。临时政府2004年和2005年给石油业的预算仅为10亿美元。布什政府已要求国会拨款21亿美元给伊拉克的石油业。二是石油出口能力不足。伊现产石油全部经南部巴士拉港出口,但该港吞吐能力有限。而北部往土耳其的出口通道自今年战争以来已经中断,且常遭受袭击。总的来看,伊拉克石油大幅增产的前景非常微弱。

  俄罗斯是最大的石油增产源头

  影响2004年世界油市的另一因素,是非欧佩克产油国的动向。估计非欧佩克产油国2004年增产140万桶/日。美国、巴西、乍得和安哥拉都可能提高产量,但最大的增产源头是俄罗斯。

  俄罗斯现已是世界第二大产油国。与大部分欧佩克国家不同,俄罗斯的经济多样,种类齐全。俄罗斯预期的世界油价比欧佩克低,只想达到20—25美元/桶,低于欧佩克的22—28美元/桶。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估计,俄还能承受更低的油价。即使油价为18美元/桶,俄的财政盈余仍有150亿美元,经济还会发展。因此,俄罗斯一直对欧佩克持消极立场,不愿保持协调。而且俄国内的能源工业已经实现私有化,政府无法控制石油产量。

  在这种情况下,欧佩克的任务便是想法把俄罗斯带到它的轨道上,一同减产保价。2003年9月,世界头号产油国沙特阿拉伯的王储阿卜杜拉,对俄进行了两国自1926年建交后的首次访问,石油问题是双方会谈的主要议题,说明俄罗斯在石油问题上会和欧佩克进行某种合作。

  总之,2004年,世界油市的主要问题是产油国可能竞相增产,欧佩克压力加大。如果石油供应出现过剩,欧佩克会被迫减产,但世界政治、安全形势的不确定性会支持高油价。许多国际机构估计,2004年世界油价将在22—28美元/桶的中高档价位浮动。(本报特约记者 齐前进)

(编辑:赵广喜)
yes
Powered By Google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已有 _COUNT_位网友发表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更多相关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