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美刊称中国向汽车社会转变将付出巨大社会成本

http://www.sina.com.cn  2003年12月17日 09:19  北京现代商报

  汽车工业俨然已是中国崛起成为世界工业引擎的最显著标志。去年,中国轿车销售量增幅达70%,一个蓬勃发展的中产阶级市场浮出水面,外国投资者赚得盆满钵盈。但是在中国的城市,汽车另有一层含义:向汽车社会转变带来了巨大的环境和社会成本。

  外商转移过时尾气排放技术

  中国的汽车尾气排放标准比大多数发达国家落后接近10年,并且执行情况参差不齐。即使是达到排放标准的车辆,其排放的一氧化碳数量也是欧洲车辆的两倍左右,碳氢化合物和氮氧化物排放数量是欧洲车辆的三倍以上。与美国标准相比,中国一氧化碳排放量上限高出了56%,氮氧化物高出32%,碳氢化合物则高出三倍以上。虽然上海和北京标准较高,但是与欧洲和美国相比仍然宽松很多。

  哈佛大学的研究人士格拉福说,直到现在,外国汽车厂商基本上还是将过时的尾气排放技术转移到中国的制造工厂(大众汽车在帮助中国确定最初标准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

  空气污染导致庞大医疗成本

  这是中国城市空气质量在20世纪90年代后期出现改善后再度恶化的主要原因。工业污染正让位于汽车带来的烟雾污染。上海城市规划人员估计该城市90%的空气污染来自于机动车。

  覆盖在中国城市上空的烟雾导致了庞大的医疗成本。中国肺病发病率在过去30年翻了一番。世界银行估计,因空气污染导致的医疗成本增加以及工人生病丧失生产力使得中国GDP被抵消掉5%。中国的污染如此严重,以至于美国国务院不允许家庭成员患哮喘的外交官在中国某些城市任职。

  交通堵塞和事故频繁

  问题不只限于环境。交通事故频繁发生:官方数字显示,今年头10个月,中国有8.6万人死于交通事故,41.8万重伤。去年,中国共有109363人死于交通事故。大多数人认为实际水平远不止于此。同时,日益严重的交通堵塞令所有问题变得更加突出,北京高峰期市区一些主要道路的均速在每小时11公里左右——相当于自行车的行驶速度。堵塞浪费大量时间和金钱,使企业蒙受严重损失。

  中国可持续能源交通项目主管何东全说,“中国才刚刚感受到这场危机,谈论是否已有城市成功控制了问题还为时过早。现在只是开始,预计各地的情况还会变得更糟。”

  控制汽车数量能解决问题吗?

  中国并不是出现此状况的第一个国家。在许多发展中国家,富裕起来的中产阶级有财力购买汽车,导致汽车保有量呈爆炸式增长。许多国家的政府都将汽车生产作为工业政策的核心。许多亚洲城市,包括曼谷和马尼拉,同样受到交通问题的困扰,其严重程度比中国汽车保有量最多的三个城市——北京、广州和上海,有过之而无不及。

  更高效和更清洁的燃料可能是未来希望所在。中国最近提出了一项政策,要求到2008年全国汽车燃料效能比美国高15%-20%,其中对运动型多用途车的规定尤为严格。但是,尽管清洁燃料有助于势态的改善,成本和数量的有限性却使之难以成为普及的解决方案。

  如果中国城市不能找到控制汽车数量的合理办法,所有问题的解决都将是空谈。杜文彬《远东经济评论》B08

(编辑:)
yes
Powered By Google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已有 _COUNT_位网友发表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更多相关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