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正如众多专家所预言的,中国轿车市场沿着家庭轿车大量普及的高速发展公路继续迅猛前进。然而,年初一些业内人士断言的“强者恒强,弱者恒弱”的局面却没有出现。在去年占据绝对优势的一些品牌和企业,2003年的发展道路并非一帆风顺,众多新面孔的强硬介入,使中国轿车行业充满变数。时近年终,中国轿车市场已经越来越象春秋诸侯纷争的时代。
细究这一现象的形成,有必然也有偶然。
必然因素是:中国轿车市场的市场发展潜力可以用“可怕”一词来形容,已经越来越受到国际汽车巨头们的注意,2003年,世界“六加三”格局中的汽车寡头们已经全部进驻中国,这些新进企业虽然还没有显露狰狞,但其背景、实力和野心远非2002年的“散兵游勇”可比,与之成正比的就是消费者的口味越来越挑剔,因此原来的强势企业地位受到威胁是中国轿车市场发展的必然。
在行业普遍规律之下,我们仍然注意到:在2003年的市场发展中,有一些事件,看似偶然,并不被很多人重视,但到了年底“盘帐”时回头一想,却发现它们承担了部分改变竞争格局,进而推倒多米诺骨牌的原动力所在。
例如:今年3月,东风雪铁龙在北京宣布旗下爱丽舍系列推出一款新车型——配备了16V高能发动机的爱丽舍VTS,时隔一月,又一款16V车型——爱丽舍SX16V上市。在上半年新车投放如过江之鲫的时候,与全新上市的菱帅、高尔、马自达6相比,人们或许只认为这是爱丽舍系列的又一车型而已,并没有引起太多的重视,甚至与同出自东风雪铁龙旗下的赛纳上市相比,也显得并不扎眼。
然而,就是这样一个不起眼的“小插曲”,却使国内10—15万元甚至更宽泛的竞争区间受到了直接或间接的影响,从一定程度上拉开了2003年市场动荡、格局变迁的序幕。
爱丽舍,自2002年6月北京国际车展亮相以来,以其浓厚的法国风情在国内车坛独树一帜,风卷残云般迅速取得半年5万辆的销量,被誉为2002年中国车市“火爆之星”。爱丽舍成功的秘诀在于流畅优美的外型,先进全面的配备,以及极具竞争力的价格。但消费者对爱丽舍的评价却始终认为:这款车的弱点在于动力性能,与此同时,正在国内风云得意的捷达却恰恰以卓越的动力性能取得历史最好销量。
但爱丽舍16V的全面上市,在短短一个月时间内使整个市场的竞争态势发生了根本的转变。与老款爱丽舍相比,16V系列爱丽舍的最大区别在于:全面装备了欧洲最受欢迎的16气阀小型化高能发动机,最大功率达78KW(106马力),在国内1.6L排量级别的发动机中无人能出其右。其最大的特点就是在排量和油耗不变的情况下,通过应用一系列先进技术,使发动机输出更大的功率。就国内市场上相同发动机排量及相同档次的车型比较来看,1.6升宝来的最大功率是78KW,最大马力是106CV,与爱丽舍VTS相同,但爱丽舍VTS价格比宝来低了很多;1.6升捷达在时速120公里的情况下油耗是8.3Kms,爱丽舍VTS在同样测试中也是8.3Kms,但功率比捷达高出14KW,马力比捷达高出19CV;桑塔纳2000排量是1.8升,油耗也比爱丽舍VTS大,但最大功率市74KW,最大马力是100CV,比1.6升爱丽舍VTS还要低一些。而且爱丽舍配备的这款16V发动机的噪声达到了国家2005年的标准要求,排放量达到了欧洲2号标准。由此看来,爱丽舍VTS在同样排量的情况下表现出的竞争优势已经足以力压群雄。
正是在这样的前提下,爱丽舍悄悄地完成了弥补自身弱项的更“心”换代动作,而此时许多竞争对手才终于认识到爱丽舍16V系列的威胁,3月底,宝来率先降价,随后自4月至7月间,捷达、桑塔纳先后或明或暗降价应对。但爱丽舍16V系列羽翼已丰,哪里会给竞争对手以丝毫喘息之机?就在竞争对手一路降价之时,爱丽舍的销量一路攀升,6月在号称中国轿车市场销售“晴雨表”的北京亚运村市场,首次压倒所有对手荣登销售排行榜第一。于是年初还似乎毫无悬念的中档轿车竞争格局,就这样被彻底颠覆。
爱丽舍16V携雷霆动力之势摧枯拉朽的同时,甚至对其他价位的竞争也形成了间接的影响。首先是富康策略性地降价,把角逐10—15万元市场的重任留给爱丽舍,富康则主动退到10万元以下市场寻求“独孤求败”的境界,同时15万元以上的中高档市场多米诺骨牌也因爱丽舍的强劲冲击而基础松动,从此连锁反应一发不可收,可谓“关外中原一局棋”。
在2003年能够达到类似效果的例子还很多,例如奇瑞东方之子、本田飞度等车型,都是瞄准了市场中最薄弱的一点强势突击,溃其一点,动摇全局。正是因为许多这样的“偶然”,才使得2003年的中国轿车市场悬念迭出,热闹非凡。
后记:就在这篇文章即将完成之际,又传来爱丽舍16V自动档在广州车展亮相的消息,看来2003年的“多事之秋”好戏还在后面。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