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买车 谁没了“上帝的尊严”

http://www.sina.com.cn  2003年12月11日 10:48  四川在线-华西都市报

  本报《汽车周刊》周一刊出的省消协为广大车主维权的文章一石激起千层浪,引起了全川汽车消费者的积极关注,许多读者纷纷打进本报热线,痛诉自己在汽车消费时遭遇的侵权行为,同时提醒更多的消费者积极维护自己的权益。

  问题之三:检测鉴定难,消费者举证受阻我省各级消协在受理汽车投诉中,普遍感到投诉调解处理难度大,成功率低,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检测难、鉴定难:一是国内与之对应的检测机构少,有的检测项目无国家标准;二是检测机构的检测设备不全;三是鉴定费用高、时间长,程序复杂。这样一来,作为弱势群体的消费者,面对“举证”难关,其合法权益难以得到及时有效的保护。无论是国产汽车,还是进口汽车,在发生严重故障甚至事故后,往往只能由生产企业自行检测鉴定,其公正性、客观性很难得到保证。

  案例:进口车质量问题突出索赔难2001年2月初,我省消费者古某、肖某、陈某等人集体向省消委投诉:他们先后所购的日本进口原装三菱帕杰罗V31、V33型越野车制动系统等方面存在严重质量问题,要求三菱公司就此予以退车还款,并赔偿相应的经济损失。经多方联系,三菱公司回复称:希望投诉的消费者提供相关权威部门出具的有关该车辆为“不合格”产品的证明,以及其他相关细节关系书面证明,并要消费者首先找其售车的经销商协商解决。但实际上,要消费者举证提供“不合格”的权威部门书面证明不合理:由什么地方的部门、机构来作检测、鉴定,与之产生的高额费用由谁来垫付;如属质量问题引发事故造成的人身、财产损失,由谁来评估判定等等,这些对希望通过投诉调解的消费者来说,都是一道道难以逾越的障碍。

  问题之四:汽车修理出现的问题多如果说汽车质量问题的投诉居高不下,带给消费者的是切肤之痛的话,那么,一些维修商对有问题汽车的修理带给消费者的则更是“雪上加霜”。由于绝大多数的消费者是汽车技术的“门外汉”,更缺乏维修的实践经验,汽车一旦开进维修厂或维修站,只能听任他们的摆布,如果维修商缺乏诚信,消费者的知情权、公平交易权就难以得到保障和落实。

  在现实的消费者投诉问题中,涉及汽车维修服务方面的主要投诉:一是维修人员业务技术水平差,素质低。维修质量得不到保证;二是乱收费,将小毛病故意夸大,让消费者多花冤枉钱;三是以假充真,以次充好。将假冒伪劣汽车配件冒充原厂新配件使用,对消费者的操作使用埋下安全隐患;四是维修时间难以保证。

  案例:修车长达两月而无法取车泸州市消费者章某投诉称:他的私家车自送到维修站修理后,三番五次地更换零件仍修不好,在两个月内,他给该维修站打了23个电话,给生产厂家打了26个电话,却依然得不到肯定具体的答复。问题之五:说明书难读懂,获知权成空谈依照《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规定:消费者享有获得有关商品和服务以及消费权益保护方面的知识的权利。消费者应当努力掌握所需商品或者服务的知识和使用技能,正确使用商品,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如今,随着汽车产品的换代更新,市场上销售的汽车科技含量越来越高,涉及的相关专业知识越来越多,消费者普遍反映汽车说明书越来越看不明白,进口汽车说明书由于写得太专业,像一篇机械专业论文,晦涩难懂;而一些中外合资生产的汽车,其说明书照抄照印,并夹杂一些外文专业名词,消费者“云里雾里”,更不要说正常驾驶操作使用。

  案例:忘加机油烧坏发动机消费者程某新近买了一辆合资企业生产的家用轿车,由于看不懂说明书上对此车操作使用功能的介绍,再加上车上所有的功能使用键均系外文,开起来提心吊胆,结果造成忘加机油而损坏发动机的惨痛后果。

  问题之六:厂家“三包”承诺形同虚设按照《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规定:经营者向消费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应当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和其他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履行义务。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按照国家规定或者消费者与消费者的约定,承担包修、包换、包退或者其他责任的,应当按照国家规定或者约定,不得故意拖延或者无理拒绝。在实际中,汽车商品由于自身具有一定的特殊性,消费者自从购买之日起,就必然会加入到长期的保养、维护行列。但是,由于汽车商品目前尚未纳入政府部门制定的“三包”目录之中,如果产生投诉纠纷,消费者只能依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产品质量法》等有关法律进行维权,一些汽车生产厂家从自身利益出发,有意制定出对己有利的“三包”条款,将汽车的退、换、修要求订得苛刻、模糊,让人难以适从。

  案例:出了严重质量问题只给修德阳市消费者张某,前几年买了一辆家用轿车后不久,该车连续出现漏油、漏电、车门开关不灵、行驶中突然熄火、全车异响、震动等10多处问题,送到指定修理厂检修后,连一次检修记录都没有,消费者提出退车要求,被厂家以自身驾驶操作、维修保养不当为由拒绝。就这样,这辆轿车两年多来隔三差五地送厂修理,问题仍然不断,张某为此耗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仍无能为力。

  记者杨金凤实习生李臻

(编辑:李颜伟)
yes
Powered By Google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已有 _COUNT_位网友发表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车友新闻专题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