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克莱斯勒前总裁支持合并 戴-克合并恩怨难断?

http://www.sina.com.cn  2003年12月08日 09:33  新京报

  克莱斯勒前总裁:虽被解雇也不后悔支持合并

  克莱斯勒的一名前任总裁詹姆斯.霍顿在美国承认,他支持了戴姆勒-奔驰和克莱斯勒的合并,直到今天他都不会为此而后悔,即使在合并之后他就遭到解雇。戴姆勒-克莱斯勒的律师问他是否为支持合并一事后悔时,他这样回答:“我会再做一次”。

  亿万富翁、风险投资家柯克.克尔科里恩拥有的特拉辛达公司曾是克莱斯勒汽车公司与戴姆勒-奔驰公司合并时的最大股份公司,目前他正在起诉戴姆勒-克莱斯勒公司。他说,当年当他正在为公平地进行合并而努力的时候,戴姆勒-奔驰的高层官员却秘密地策划了接管戴姆勒,这样的话,戴姆勒-奔驰就避去了支付给他62%的股票分红。但是戴姆勒-克莱斯勒却宣称,克尔科里恩本来很支持这宗交易,只是一旦他的股票贬值,立刻就表示出反对。

  主持这场诉讼案的地方初审法院法官约瑟夫.法南接受案件进行问询之前,霍顿已经被克莱斯勒和克尔科里恩的律师盘问了三个半小时。法南问霍顿怎样看待这宗合并,是戴姆勒-奔驰的兼并呢,还是真正的合并?如果他听到戴姆勒-克莱斯勒董事长于尔根.施伦普两年前的声明,他是否还会支持这宗1998年的交易?施伦普在接受《金融时报》采访时曾说,克莱斯勒是戴姆勒的分公司,并且宣称,德国的严谨的管理模式是他最想要的公司治理结构。他的言论成为克尔科里恩诉讼案件里的一个重要证据。但是霍顿却认为,虽然施伦普曾经发出了一些带有倾向性的声明,但是这是真正意义上的合并,而并非廉价出售给了戴姆勒-奔驰。

  霍顿说,他们沉浸在合并的骄傲中时改掉了公司的名字,但是我不相信这是兼并,如果施伦普不认为这是公平的合并,他就决不会通过这个项目。2000年的11月份,霍顿最终被施伦普解雇了。而在这之前,他曾警告过施伦普,如果合并,克莱斯勒的利润将会比前些年下降很多。霍顿回想起,在他计划去视察公司业务的前一天,他被传唤到斯图加特,在他和施伦普见面之前,一名戴姆勒-克莱斯勒的经理委员会的成员就告诉他,“你将要参加一个糟糕的会议。”然后,霍顿径直去和施伦普会面,后者对他说,“我们中间有一个要出局,我的决定是你必须离开。”

  霍顿说道,施伦普曾承诺,关于解雇他的事情绝不会透露出去。但实际上,在霍顿第二天晚上刚刚返回密歇根,媒体就公布了这个消息。事实证明,是施伦普他们把这个消息透露给了媒体,而且关于这一消息的报道充斥了星期二底特律的所有报纸。霍顿对克莱斯勒和克尔科里恩的律师都说过:“他们不应该解雇我。”

  克莱斯勒前财务总监是合并的真正主谋?

  当律师们和证人们在为合并后面的动机与阴谋争论不休的时候,一个重要人物出现了,他就是克莱斯勒的前任财务总监杰瑞.约克。约克于1993年离开克莱斯勒,现在却出现在了戴姆勒-克莱斯勒诉讼案的听证会上。律师问他,作为一个精明的市场战略家,他曾经预言并提醒他的老板这宗交易将会带来麻烦,但为什么却很快地躲到幕后策划了这宗合并?

  约克并不是这起案件的当事人,克尔科里恩宣称,他和他的控股公司特拉辛达公司在两个汽车制造巨头的合并中受到了欺骗,损失了至少10亿美元。但是,戴姆勒-克莱斯勒的法律团却声称,正是约克本人自己的努力促成了这件360亿美元的合并。戴姆勒-克莱斯勒的顾问米歇尔.肖尔说,毫无疑问,杰瑞.约克在这宗合并案中施展了非常大的影响力,戴姆勒-克莱斯勒在法庭上把约克和克尔科里恩描述成合并案中活跃的策划师,而现在他们却回头说我们少给了他们钱。

  根据证词,雇佣约克的价钱可不菲,克尔科里恩给了他100万美元一年的底薪以及2600万美元的红利。后来,连克尔科里恩自己都想不起来为什么额外给了约克4000万美元。

  约克最初的工作是帮助克尔科里恩破坏1995年的一起针对克莱斯勒的收购计划,然后帮助克尔科里恩成为克莱斯勒的最大个人股东,使克尔科里恩获得公司全部股份的13.7%。之后,根据特拉辛达的内部备忘录(已经被收录为此案的一项证据),约克开始扮演另外一个不同的角色,那就是帮助克尔科里恩去决定如何处理他手里的8900万股票。

  跨国合并案如何导演出台?

  正是在这个时期,约克开始了一系列的连环行动,最终导致了这宗世纪末的跨国大兼并。

  根据1997年5月的一份备忘录,约克曾警告过他的老板,克莱斯勒正在进行一项愚蠢的商业计划,公司首席执行官鲍勃.伊顿将会把公司拖入财政危机中。约克为克莱斯勒预言了一个十年后的惨淡景象:公司不会像在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成功推出小型货柜车和SUV一样,在今后研制出新的替代产品;将会失去战略性的成本削减机会;进入世界市场计划将会失利;研发费用变得越来越高;研制新车的经费将会螺旋式上升。

  克尔科里恩说,他曾经咨询过约克,他是否应该冒险卖掉他所有的克莱斯勒股票,约克警告他,一点一点地卖掉8900万股票将会很直接地导致股价下跌。其实,约克并不是反对出售股票,根据法庭搜集到的资料显示,约克是想找到一个独资买主,这样会更为保险。

  根据克尔科里恩的供词,约克对潜在的购买者们做了一个研究,1997年的12月,他对克尔科里恩说,德国的戴姆勒-奔驰是最合适的买主。克尔科里恩将这个主意告诉了鲍勃.伊顿,并敦促他去执行。但在约克的供词中,克尔科里恩并没有通知他合并已经开始,甚至在1998年1月,克尔科里恩还对他说合并方案在讨论中。

  克尔科里恩在法庭上很确定地说,他和伊顿的工作关系颇为紧密,但是这位86岁的老投资家却几乎不能够回忆起一些有关他和约克、伊顿处理这件交易的具体片断来。

  显然约克的证词很惨白乏力,因为根据一份备忘录,在1998年5月,《华尔街日报》揭露了两家汽车制造巨头合并的商谈正在进行,而这个消息正是在约克的授意下被透露给媒体,他的目的是要为这宗交易赢得公众的支持。

  克尔科里恩在听证会上说,他自己全力支持合并,但他的抱怨并不是反对1998年的合并,而是戴姆勒廉价兼并了这家美国公司,却让股东们损失了一大笔应得的钱。

  戴姆勒-克莱斯勒拒绝再和克尔科里恩商讨此事,约克将不会在特拉华州的诉讼会上出现。为了案件的取证,戴姆勒-克莱斯勒也被法院封锁。律师们说,戴姆勒-克莱斯勒的董事长施伦普将出庭作证。

  译/李海钢

  新闻背景:戴姆勒-克莱斯勒公司1998年7月由德国戴姆勒-奔驰公司和美国克莱斯勒公司合并而成,1998年11月17日合并后的公司股票在美国纽约和德国法兰克福上市,克莱斯勒公司股民可以将手中的克莱斯勒股票以比市场价格高20%的价格转换成戴姆勒-克莱斯勒股票。合并之前,戴姆勒-奔驰公司在世界高级轿车和6吨以上卡车市场占领导地位,克莱斯勒公司在美国三大汽车公司排名第三,在面包车市场占领先地位。合并后的公司为世界第五大汽车制造公司。戴姆勒-克莱斯勒公司的成立,引发了一股世界大企业的兼并收购浪潮,戴姆勒-克莱斯勒公司也被德美两国政界当做双方经济合作的典范。

(编辑:邵京宁)
yes
Powered By Google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已有 _COUNT_位网友发表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更多相关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