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谋求改变客车市场 上海复星曲线掌控厦门金龙

http://www.sina.com.cn  2003年12月08日 08:46  经济观察报

  如果由厦门金龙联合汽车工业公司与安源实业股份有限公司(600397)下属的萍乡客车厂组合而成的企业一旦成形,那么这个新的全国最大的大客车制造企业将改变客车市场的版图。

  2003年10月11日,安源股份发布公告称,公司参与了华能综合产业公司所持厦门金龙股权转让竞价并中标,于2003年9月17日与华能综合产业公司签订了《股权转让合同》,收购其所持有的厦门金龙联合汽车工业公司25%的股权。

  而早在2003年初,厦门金龙与安源股份“联姻”的说法就风生水起。2003年3月21日,厦门金龙一高层带队考察了安源股份下属的萍乡客车厂,并与之签订了生产工人培训及贴牌生产的合作意向书。据知情者称,这两家都以生产大客为主的汽车制造企业将在江西省萍乡市共同设立安源金龙客车有限公司,计划2-3年内,使安源金龙新增5000辆低、中、高档客车的产销量。复星撮合金龙安源

  厦门金龙是国内最大的大客车生产企业,2002年的市场占有率为22%,销售额为40.9亿元人民币;萍乡客车厂是安源股份的子公司,年产安源牌系列客车不过千余辆。尽管两者差距如此之大,但如今安源股份已成为厦门金龙股东之一的事实已表明,组建安源金龙客车有限公司一说并非空穴来风。

  不过,厦门金龙与安源股份“联姻”的背后有着上海复星高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复星集团)的浓重身影。“组建安源金龙客车有限公司”的说法,早在2003年4月8日就与复星集团挂上了钩。

  2003年4月8日,在复星集团董事长郭广昌频频拜访江西省高层领导后,复星集团与江西省煤炭集团公司在江西省南昌市签订合作意向书,“双方将共同开发安源客车”。江西省省长黄智权以及两位主管工业的副省长会见了郭广昌一行,并出席了签约仪式。

  据一位了解双方合作内容的知情人士透露,“双方将共同开发安源客车”的具体合作内容是:由厦门金龙和安源股份在萍乡客车厂基础上重组设立“安源金龙客车有限公司”。

  该知情人士还透露,双方的合作除“设立安源金龙客车有限公司”外,最重要的还有两条:复星集团通过受让江西省萍乡矿业集团(江西省煤炭集团公司的下属企业,安源股份的大股东)持有的安源股份的股权,实现控股安源股份;经过中国证监会批准后,再由安源股份收购厦门金龙的股权。据悉,初步合作意向书签订后不久,江西省煤炭集团、江西省萍乡矿业集团与上海复星集团共同组成了“安源股份项目工作小组”,负责具体合作协议的拟定。

  复星集团与江西省煤炭集团公司签约时,安源股份收购华能综合产业公司所持有的厦门金龙的25%的股权一事,外界还未听到丝毫风声。但从复星集团与江西省煤炭集团公司签约的情况来看,复星集团对厦门金龙与安源股份共同组建“安源金龙客车有限公司”,然后控股安源股份再控股厦门金龙的运作方式似是成竹在胸。

  其实,此前复星与厦门金龙已颇有渊源。觊觎安源意在曲线掌控金龙

  厦门金龙汽车联合有限公司成立于1988年12月,由厦门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东风汽车公司、华能综合产业公司和香港法亚洋行共同出资创办。四股东分别投资500万元,各占25%的股权。

  1993年前,厦门金龙的业绩不温不火,直到1993年庹新永出任总经理后,效益才突飞猛进。有资料说从1993年到2000年八年间,四家股东共分得红利近1.2亿元。厦门金龙四股东分别持股25%的平均股权结构本意是想权力制衡,但这也造成四股东谁都想发言但谁说了也不算,为利益纷争埋下了隐患。在企业未大幅赢利前大家能相安无事,但随着厦门金龙的“暴富”,利益各方对控制权的争夺愈演愈烈。香港法亚洋行于2000年退出,其持有的25%股权转让给了创兴国际有限公司。

  2001年1月,种种矛盾累积的厦门金龙爆发“地震”——原总经理庹新永因经营思路与部分股东分歧越来越大向公司董事会提出了辞职。

  动荡之时,创兴国际萌生退意。据南方某媒体的一篇报道说,“创兴国际将股权转让给厦门汽车,紧接着厦门汽车又一次将股权转让。”但厦门汽车将这25%的股权转让给了谁,该报道却没能给出答案。

  创兴国际退出后,华能综合产业公司和其他三方股东在庹新永辞职、苏州金龙“闹独立”、流动资金担保等问题上交恶,加之在新一届董事会中华能综合产业公司未能争得任何重要职位,于是负气退出,其持有的厦门金龙的25%股权于2003年5月招标出让,并于2003年9月17日与安源股份签下《股权转让合同》。

  据复星集团提供给江西方面的“复星集团全国各地投资情况汇报”显示,复星集团目前已在上海、北京、天津、江苏、浙江、福建、厦门、河北、河南、重庆、湖北、广西等省投资,其中,在厦门复星称“累计投资额超过3亿元,控股厦门金龙”。而在复星集团的网站上,却无“控股厦门金龙”一说,只有“在汽车领域投资全国最大客车生产企业之一的金龙客车”字样。同样,复星集团副董事长、副总经理梁信军2003年10月20日在由江西省委宣传部举办的一次经济论坛上也只是说,“在汽车制造方面,我们有金龙客车”而已。

  由此看来,复星集团向江西方面宣称“控股厦门金龙”可能只是为了增加合作的砝码重量。这透露出复星集团急欲掌控厦门金龙话语权的迫切心情。而控股安源股份则可顺理成章地成为厦门金龙的绝对大股东!

  这才是复星集团热衷于为厦门金龙与萍乡客车厂牵线搭桥的真实意图。复星将成厦门金龙“福星”?

  记者从中国旅游车船协会网站查到的数据显示,2002年,郑州宇通客车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郑州宇通)销售额为33亿元;厦门金龙销售额为23.3亿元;厦门金龙旅行车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厦门金旅)销售额为22.5亿元;苏州金龙销售额为17.6亿元。苏州金龙是厦门金龙的子公司,因而厦门金龙以40.9亿元的总销售额成为国内客车行业的老大。

  但在2003年,厦门金龙与其子公司苏州金龙因股权纷争终于在法庭相见后,苏州金龙与厦门金龙“分家”。这场内讧不仅使厦门金龙失去了对苏州金龙的掌控权,也使其行业老大的位置难保。不单如此,按照厦门金龙的以前的发展规划,厦门金龙主要发展大中型客车,而苏州金龙则主攻中、轻型客车,两者形成分工互补。现在,原本就同床异梦的双方已形同陌路,苏州金龙也已推出了大客与厦门金龙抢食,厦门金龙也介入中客市场。

  金龙家族的内部利益之争,将郑州宇通推上了行业老大的位置。郑州宇通是厦门金龙最大的竞争对手,它是国内客车行业首家上市公司,业绩不俗。2003年,郑州宇通加快了兼并重组、对外合作的步伐。将重庆客车总厂收入囊中后,重庆宇通客车公司于7月8日正式揭牌;与德国MAN公司达成合作意向,拟投资1.83亿元新建合资厂;与IBM、罗兰贝格等多家国际巨头就产品开发、ERP、战略咨询等进行了深度接触。

  与郑州宇通这家规范运作的上市公司相比,厦门金龙的发展有太多的随意性。最典型的例子是,1998年厦门金龙的管理层计划在苏州异地设厂(即现在的苏州金龙),但股东大都不支持,管理层于是先斩后奏。苏州金龙1999年实现销售收入2.44亿元后,厦门金龙董事会这才追加投资予以承认。虽然苏州金龙这种戏剧化的诞生模式最终的结果让各方都皆大欢喜,但厦门金龙这种管理层与董事会想法“不兼容”、四股东声音不一的局面一直都未有所改变。

  厦门金龙1988年成立之时,厦门汽车、东风汽车、华能公司和法亚洋行四股东分别投资500万元,但据媒体报道,“因出资内容不同,当年实际到位资金只有700万元”。

  700万元起家的厦门金龙将销售额做到了40多亿。令人惊讶的是,四大股东一直都没有增资,企业维持日常生产经营的流动资金,主要是依靠银行的短期贷款。由于产销规模迅速扩大,所需贷款也越来越多,负债率高达70%。多年来,流动资金担保一直由华能公司一家提供,其他股东为减少自己的风险,不愿意提供担保。这一点使华能公司气忿难平,成为其退出厦门金龙的缘由之一。

  对于流动资金严重匮乏,历经了股东纷争、苏州金龙“分家”而元气大伤的厦门金龙而言,如果复星集团真能成为其大股东也不失为一件幸事。

  复星集团在国内以资本运作而著称,据称是上海收购、合资国有企业最多的民营企业集团,旗下控有7家上市公司,每年从资本市场可以筹集到40亿元资金。而厦门金龙的新股东之一安源股份则是江西省的一家业绩不错的上市公司,其麾下的萍乡客车厂以生产公交大客为主,该厂生产的安源牌客车虽然名头不够响亮,但在国内多个城市特别是在北京、上海等城市公交市场已拥有了一定的份额。

  若真如此,复星可能就是那个能为低谷中的厦门金龙找来大把资金、重夺行业老大位置的“福星”。

  本报特约记者宁华

(编辑:李颜伟)
yes
Powered By Google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已有 _COUNT_位网友发表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更多相关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