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解读中国汽车国产化

http://www.sina.com.cn  2003年12月05日 08:57  国际金融报

  “国产化”绝不是某一个产品的国内完全能够生产、制造的简单概念,而是涵盖了资金、技术、生产、市场等多项内容的、系统的体系不少企业之所以不搞国产化,热衷于KD,实际上是在钻国家政策的“空子”,某种意义上甚至是将国家应该向进口整车征收的关税利益转移到了企业身上,本该由国家得到的利益由企业得到了

  中国汽车工业发展50年的功过是非何其多也,然而业内人士议论最多的,当推自主开发,即国产化问题。这个困扰业界多年的根本问题使我们处于一种尴尬的局面,至今已经成为“老生常谈”。令人费解的是;为什么中国汽车产、销量一下子都上去了,惟独搞国产化就这么难,它的症结究竟何在?

  国产化之路不平坦

  道理尽管大家都明白,然而,美好的理想和目标并不是一帆风顺就能实现的。中国汽车工业的国产化进程路途并不平坦。

  “国产化”绝不是某一个产品的国内完全能够生产、制造的简单概念,而是涵盖了资金、技术、生产、市场等多项内容的、系统的体系。而在这个体系中各个环节的均衡发展则成为了实现“国产化”的重要基础和条件。

  尽管目前国内汽车的产量、品种、技术含量、制造装备和规模等都有了飞速的发展,但是在产品的知识产权、核心技术、产品的集中度、产品的自主开发能力、专业技术人员的数量和业务素养、相关产业的同步发展、市场环境等方方面面还存在很大的差距和困难,都在制约着国产化进程的实现。这也就是为什么汽车业开始引进外资、合资20年来生产的产品绝大多数至今都是外国牌号汽车的中国版的根本原因。

  且不说外国企业对核心技术的封闭,就是国内的企业间也存在的资源独享、相互封锁、重复建设、重复引进、资金流失等等弊端也在阻碍着提高国内汽车制造业整体水平的进程。

  此外,“国产化”在产品开发上的投入资金十分惊人,一般占当年销售额的4%以上。通用汽车公司自上个世纪60年代中期开始每年都要拿出50亿美元以上的资金投入到研究开发方面。福特汽车公司1992年在研究开发方面的投入为37亿多美元,占当年销售收入的4.2%。即使是10年前的数据,也足以让中国的任何汽车厂商感到汗颜。

  “国产化”陷入误区

  既然有关各方都不反对提高国产化率,而且1994年颁布的《汽车工业产业政策》还做了国产化率的硬性规定,那为什么近来又出现了KD风潮呢?

  中国汽车业迟迟难以实现“国产化”,似乎陷入了一个所谓“双赢”的误区。入世之后,为缓解进口整车对国内汽车制造企业的冲击,中国政府争取到了5年的保护期,在此期间,进口整车的关税要比进口散件高得多,并且在进口配额上,也对进口散件有明显的倾斜,例如2002年总额79.35亿美元的汽车及关键件配额中,其上半年汽车整车进口约3万辆,不到发放配额的40%;而当时CKD产量为4.3万辆,同比增长35.51%,远高于进口轿车约23%的增长率。

  不少企业之所以不搞国产化,热衷于KD,实际上是在钻国家政策的“空子”,某种意义上甚至是将国家应该向进口整车征收的关税利益转移到了企业身上,本该由国家得到的利益由企业得到了,而且对企业来说,采用KD方式,也无需大量的研发投入。

  由此引起的后果是:由于大量进口国外零部件在国内组装生产,国内零部件行业将无法得到发展。而在合资的外方眼里,KD方式也不失为一种不错的选择,因为无论是向中方卖整车还是卖散件,外方对中国市场的占领都是一样的,品牌、技术还是他们的,而且KD的车还要比进口的整车多,数量上也占到了便宜———正是这种貌似“双赢”的模式,促使中外双方一起热衷于KD。

  但是,这真的是“双赢”吗?中国汽车行业惟一的工程院院士郭孔辉表示:“我不反对中外合资合作。但是,中国有关方面跟国外合作,首先必须自己有本事。”在什么本事都没有、钱不多和无技术的前提下,中国有关方面仅凭准入制拿市场和国外企业进行合作,将不可能持续下去了。

  所以有人生动地形容目前中国汽车工业的现状是:“外方打喷嚏,中方就感冒。”主动权基本掌握在别人手里,一旦2006年整车关税大幅下降之时,外方觉得时机成熟,抛掉中方伙伴,那么肯定会有相当一部分国内汽车企业陷入绝境。最近有人大声呼吁:对于愈燃愈烈的KD生产已经到了该有人站出来说话的时候,回到国产化率硬性规定的老路上去!

  上汽经验值得借鉴

  现在,我们比任何时候都更加认识到汽车零部件工业国产化的重要性。因为汽车零部件工业是汽车工业的基础。在这方面,上汽集团零部件国产化的经验值得借鉴。昔日曾经一枝独秀的上海桑塔纳轿车国产化独家配套的上海汽车零部件企业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使上海轿车工业迅速崛起。整车工业的发展又带动汽车零部件工业的发展。整车工业和零部件工业是互为因果的。现在国内有些人一强调整车工业的重要性,就忘记了汽车零部件工业这个基础,以致中国汽车零部件工业水平一直上不去。比如,国产汽车发动机一直过不了关,就是一个突出的问题。

  专家们认为,汽车零部件率先实现国产化,既是中国汽车零部件工业发展的必由之路,更是中国汽车工业发展的必由之路。(李永钧)

(编辑:赵广喜)
yes
Powered By Google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已有 _COUNT_位网友发表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更多相关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