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本田燃料电池轿车FCX:技术领跑生活

http://www.sina.com.cn  2003年11月26日 17:19  新浪汽车

  新浪汽车讯 广州本田汽车有限公司和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以下简称:Honda)于2003年11月24日在广州联合举办了融汇Honda尖端技术的燃料电池轿车FCX的试乘试驾活动。

  随着地球环境问题的日益严重,Honda把环保作为轿车的主要课题,从保护地球环境和节约能源的角度出发,开始了非汽油轿车的研发。FCX正是Honda在这一领域的成功技术的结晶。

  从上世纪80年代起,Honda就开始了燃料电池轿车的核心动力部分——燃料电池的研发。在轿车领域,Honda自1999年首次发布“FCX—V1”燃料电池实验车后,先后经过了V2、V3、V4等开发历程,2002年12月2日FCX作为Honda燃料电池轿车研发的第五代产品正式在日本和美国交付使用,在世界上首次实现了燃料电池轿车的商品化。

  Honda FCX采用高压纯氢式燃料电池系统和Honda独自开发的超大容量电容机和配合驱动电动机的动力方式。这种方式不仅可以在车辆减速时回收能量,而且与蓄电池辅助燃料电池方式相比,不需要电压调整器,这大大提高了能量的传递效率。FCX是目前全球唯一采用这种动力方式的燃料电池轿车。

  在安全性能方面,Honda于2001年秋,对燃料电池实车进行了正面和后面的安全碰撞实验,2002年,Honda再次按照美国(MVSS)和欧洲标准(NCAP)对燃料电池实车进行了全方位的安全碰撞实验。实验证明,FCX不仅能确保乘员的安全,也能确保氢气和高电压机构的安全。

  2002年2月,Honda的燃料电池轿车率先在日本取得了国土交通省大臣认定,同年7月世界首次取得美国环境保护厅(EPA)和加利福尼亚州大气资源局(CARB)的“零污染车辆”认定,这是至今为止唯一获得这种认定的燃料电池轿车。

  2002年11月由美国环境保护厅和能源厅共同发表的《汽车能耗索引》中,新增加了燃料电池汽车项目,Honda FCX最早也是至今为止唯一被列入此项目的燃料电池轿车。2002年12月2日,Honda吉野前社长分别向日本首相小泉和美国洛杉矶市长Hahn交付了FCX,FCX也是最早实现商品化的燃料电池轿车。

  作为在环保领域技术研发的结晶,Honda的燃料电池轿车于2001年3月、2002年3月和2003年3月三次作为领跑车辆参加了美国洛杉矶马拉松竞赛,同时FCX将再次作为领跑车辆参加2004年1月在日本举办的第80届东京至箱根大学生往返长跑接力赛。

  燃料电池轿车的主要课题之一是在低温状态时的启动性能。针对这一课题,Honda独自开发出了新一代的燃料电池反应片集成体。这种新型的反应片集成体可以在摄氏零下20度以上启动,最高到零上95度的范围内可以正常运作。新反应片集成体由于采用了新的构造,使体积比原来大大缩小,同时使用的原材料也由特殊材料转换为一般材料,大大提高了燃料电池轿车批量生产的可能性和原材料的循环再利用性能。

  今后,Honda仍将继续努力,时刻走在时代的前列,制定独自的高目标,不断挑战轿车制造的新领域。

  <Honda FC STACK的概要>

  (1)小型高功率

  在世界上首次采用金属冲压反应片和模板型构造,因此所需零部件数量减少为原来的一半。功率密度提高了2倍以上。

  (2)实现了零度以下的低温启动

  由于采用了芳香型电解质膜,提高了低温状态下离子的导电性能(原来的2倍)。

  由于采用金属冲压反应片,提高了反应片接触面的导电性。

  小型化等原因降低了热容量。从开始发电到暖机的时间缩短为原来的5之1。

  (3)高温耐用性

  实现了在温度95℃以下的发电。

  (4)考虑到将来批量生产和循环再利用性能的新一代燃料电池反应片集成体。

  从特殊材料向一般材料的转换。

搭载“Honda FC反应片集成体”的FCX的主要规格

名称 FCX
额定车载人数 4
最快速度 150KM/H
电动机 最大功率 80KW(109PS)
最大扭矩 272N.m(27.5kg.m)
类型 交流同步电动机(Honda制造)
燃料电池反应集成体(搭载2台) 形式 PEMFC(固体高分子模型)(Honda制造)
功率 86KW
燃料 类型 压缩氢气
存贮方式 高压氢气罐(350气压)
容量 156.6L
尺寸(长/宽/高mm) 4165/1760/1645
能源存贮 超大容量电容机(Honda制造)
持续行驶距离(LA4模式) 395KM
(编辑:赵广喜)
yes
Powered By Google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已有 _COUNT_位网友发表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