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民营资本“拥堵”汽车 以小搏大须过“三道坎”

http://www.sina.com.cn  2003年08月27日 09:15  经济日报

  在跨国公司动辄以数亿计的资金砸向汽车业时,极富传奇色彩的民营资本也是出手神速。从轿车到客车、皮卡、SUV,甚至是重型车,民营资本的力量已经顽强地渗透进整车生产领域的各个角落,我国汽车业的资本格局由此多了新生的一“极”。

  民营资本能否与占据主流地位的国有和外国资本形成三足鼎立之势,还是个未知数。眼前的三个坎,就是民营资本的生存和发展的“必答题”。

  外行与内行之战

  与有几十年历史的国有企业相比,民营汽车企业都是半路出家,而且呈现出“半径”越来越长的趋势。现在看来,吉利集团由摩托车进入汽车,已经算是“近路包抄”了。从汽车零部件起家的湘火炬、丹东曙光、宁波华翔,则是由配套厂跃入整车厂,湘火炬成了与陕西重汽和重庆重汽合资企业的老板,丹东曙光车桥厂成了黄海客车厂的新主人,宁波华翔静悄悄地收购了河北中兴皮卡公司。

  如果说上述企业尚在汽车行业的大范围之中,那么,手机电池制造商造汽车就有点拍案惊奇了。故事发生在今年初,全国最大的手机电池制造商比亚迪公司收购了西安秦川汽车公司,并明确表示要发展电动汽车,引得业界一片哗然。

  我国汽车业利润丰厚不假,但并非遍地黄金,也绝非人人可得。一百多家整车企业,有名无实者有之,奄奄一息者亦有之。去年上半年,重庆数家摩托车企业欲在汽车行业大显身手,结果却是虎头蛇尾,不了了之。业内也流传着一句“改装”过的名句:如果你爱他,让他干汽车;如果你恨他,也让他干汽车。离汽车最“远”的比亚迪会有怎样的未来呢?

  敢于大张旗鼓地搞电动汽车的,比亚迪不仅是第一家民营企业,还是中国惟一一家汽车企业。世界最大的汽车公司通用公司在投入几十亿美元进行研发后,最终还是选择了放弃,而我国的电动车研究,仅国家科技部的“863计划”就投入了24亿元,各大企业、研究院都在努力攻关,至今还没有看到商业化的可能。单枪匹马的比亚迪能改写我国电动汽车的历史吗?对于记者的疑问,比亚迪公司董事长王传福表示,他们研制出的以锂离子电池为能源的电动汽车市场售价在16万元左右,一次充电可以行驶370公里,充一次电的成本只有十几元钱,并充满信心地表示:“如果锂离子电池上世纪80年代就能商业化,那现在就都是锂离子电池车的天下了,我敢拿生命为代价赌锂离子!”不过,摆在比亚迪面前的现实考验是,传统的汽油车也加紧提高技术降低价格,电动汽车还能有一统江湖的机会吗?比亚迪是激情燃烧得过了头,还是确实成竹在胸,恐怕只能等待市场的检验了。

  小的优与劣

  民营汽车企业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98年,那一年吉利横空出世,到今年,民营汽车企业的年产量之和将接近20万辆。从零到20多万辆的产量,民营汽车资本的增长速度超过了国有企业和合资企业。不过,民营企业依然很嫩,今年我国汽车产量将突破400万辆,民营企业的贡献还不到1/20。

  在资金规模上,民营资本更是家小业小。吉利汽车去年的销售收入是30.58亿元,还不到上海大众的1/10,比亚迪老总表示“下辈子就干汽车了”,拿出的投入也只有20亿元,与大众汽车阔绰地在中国增资60亿欧元相比,与东风与日产的167亿元的合资项目来说,就是小巫见大巫了。

  所以,多年来,尽管在汽车销售、维修、零部件生产方面,民营资本已经具有了相当的话语权,却对进入整车行业慎之又慎。不过,实战出身的民营企业却把“小”的优势发挥得淋漓尽致:规模小,就滚动发展,逐步扩大产能,吉利第一个厂区的投入只有3亿元,第二厂区的投资才达到10亿元,大投入、一步到位带来的烦恼,曾困扰过神龙公司和一汽大众多年,相反,滚动发展的上海大众、广州本田却尝尽了甜头。由于掏自己兜里的银子,民营企业在成本控制方面的动力要强大得多,最近管理层频频批评的汽车行业投资过热问题应该和民营企业无关。在产品选择方面,民营企业无法与合资企业或国有大企业拼技术,就看准市场空档,从合资企业看不上的低档产品入手,结果不仅解决了生存问题,更让消费者知道,原来汽车也可以卖得这样便宜。

  价格更是民营企业最大的卖点,2000年,当时的经济型轿车老大夏利轿车的最低价刚刚达到5.88万元,上市刚刚一年的吉利轿车已经将价格降到了3.78万元。比亚迪明年推出的排气量为2.4升的轿车,据说其市场售价也只有15万元左右。几条活跃的鲶鱼终于搅得汽车业风生水起。

  不过,眼下“小”的劣势又露出了些苗头。当年吉利进入时清晰可见的市场空当现在已经很难寻觅,主流厂家在外引内联结束后羽翼渐丰,规模初步形成,成本不断降低,车价也随之下降。而民营汽车企业要扩大产能必须首先获得大资金的支持,以及研发力量和后续产品的保障,这都是现阶段民营汽车企业面临的严峻考验。

  自主开发的是与非

  众所周知,自主开发水平低是我国汽车业的软肋,可民营企业却不约而同地选择了自主开发的道路。

  当然不是民营企业在技术方面技高一筹,而是因为跨国公司都愿意选择有国家支持的三大集团这样的“大家闺秀”,而不愿意选择吉利这样的江湖儿女。没有合资企业身后的强大的国际合作伙伴,便没有了“拿来主义”的便利。要想在快速发展的市场中分一杯羹,就必须快速推出产品,于是就以模仿为切入点开始了“自主开发”、打造自主品牌的道路。

  “模仿”本是个中性词,日本和韩国在发展汽车业之初,也曾走过这条捷径。在汽车工业全球化体系逐渐形成的今天,模仿式的发展似乎有了更合适的土壤:有不少外脑可以借,华晨和哈飞已经有了成功的先例,新一代红旗也开始委托意大利设计公司;国产化率的硬指标取消以后,就可以通过全球采购的方式“多快好省”地完成匹配和制造,吉利起步之初就是日本发动机+欧洲变速器的全球化产物。

  什么叫自主品牌?一开口,却发现我们已经失语。时下,这个偏正词组突然有了不下十种解释,它是众多汽车人的梦想,也是胸口的隐痛,还可能是在利润面前常常被忘掉的东西。国产车占据了国内市场的绝对优势,但他们的“脸”上的车标却都洋气十足,当然算不上自主品牌。关于自主品牌的概念,一汽轿车公司总经理张磊曾经给出过一个必要条件:车身、动力系统、平台技术等关键技术中起码要有一方面是完全出自自己之手。如此衡量,除了红旗似乎还没有过关者。

  国际经验自然可以借鉴,但如果只是停留在模仿的层次上,不仅品牌价值无法提升,还得经受后续产品匮乏的考验。如果合资企业“探下身去”,弥补自身的价格空当,民营资本的价格杀手锏还能锋利如初吗?如今,各大集团都是一副经济、豪华“通吃”的架势,连一直表态“不在中国生产10万元以下车型”的大众也接连推出了两门高尔和四门高尔两款低价车,价格挤压已是山雨欲来,品牌实力不强的民企想必寝食难安。

  所以,自主研发将是个绕不过去的坎。日前,丰田将吉利告上法庭,也是给“模仿”敲响的警钟。更有业内人士指出,丰田诉吉利的目的只是想与吉利彻底划清界限,在丰田的眼里,吉利还远不具备当对手的资格。(本报记者姜范)

(编辑:赵广喜)
yes
Powered By Google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已有 _COUNT_位网友发表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更多相关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