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交通堵塞,不能说简单地认为是由于车多引起的,不能把问题的根源归结于车。考虑的思路只能是怎么在发展汽车业的同时,解决交通拥堵问题。这是一个世界性的规律。公共交通
提倡公共交通,可以有多种解决方法。首先是轨道交通,人流都转移到地下,地上交通自然顺畅一些。另外,国外有些城市建立了快速交通线路。比如巴西就做得很好。当然,它的城市小一点,人口比北京少很多,而且在城市最初规划时就设计了专用的线路。如果我们要类似地进行改造,成本会比较高。快速交通,具体是指设计公交专用道、设置专门的乘降系统:在每一个车站有一个漂亮的小房子,乘客可以在里面买票。车到站以后,上下车速度都很快。而公共汽车进行了相应的改造,比如底盘比较低。另外,在运行中间,道路和信号方面都对这些线路有一定优先考虑。
北京城市交通的另一问题是混合交通,即非机动车、机动车都在一起走。这样的问题显而易见,车流一拐弯,自行车和汽车就会交叉,效率自然降低了。交通是系统问题
北京市城市规划设计院在做道路规划方面的研究,但没有哪个部门能从宏观上去考虑这个问题。
比如道路的设计方面,像二环、鼓楼等路段,近些年增加修建了好多桥,这说明,对一些交通规律没有掌握好,只能事后亡羊补牢。西直门立交桥,前几年重新改造,效果如何,也是一个人们经常讨论的问题。
环路堵车最严重的地方,一般在出入口,这些问题都需要更好的掌握交通规律。在认识上,对道路的系统性没有很好的把握。设计院在设计时缺乏相关部门的知识,或者说只是掌握了某一方面的规律,其他方面知识还比较缺乏。
城市规划方面,交通规划和其他规划怎么衔接。人的出行规律是否掌握,都值得仔细反思。
一些发达国家,都定期对居民的出行情况进行调查,为规划和交通部门提供参考。调查的具体内容包括出行的目的地、出发地点,一天一周出行几次,出行时间多长,乘什么车,自己开车还是乘公交等等。这些数据,有利于掌握出行者的行动规律。长期积累后可以了解城市的线路流。而我们国家只是做一些临时性的调查。
讲一个故事可以更好的理解这一点。某城市修了一个公园,把两条路隔开了,中间的路怎么修,走什么线路,专家意见不一。有一专家说,这很简单,我们先别管它,先不下结论,看看人们怎么走,踩出来一条路后,照着轨迹修路就行了。联想到我们现在的一些道路规划,专家没有掌握规律,设计中想象人流、车流会这么走,但实际情况偏偏不一样。所以,设计上要遵循以人为本的原则。
总的说来,在城市道路的总体设计上,不能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比如环线、放射线、南北、东西干道怎么衔接,要有通盘考虑。对线路的功能要进行整体测算。有时候,这个地方的问题解决了,车流通畅了,下一个路口的车自然多了,又堵了。从系统上怎么设计,北京市应该下更多功夫。
在交通管理方面,信号灯设计、道路划线怎么更合适,也值得思考。我们经常看到一些这样的现象:这个路口没车了,但一直是绿灯;而那个路口的车很多,偏偏一直是红灯。这个问题一方面是规划问题;另一个方面则是技术问题。其实在国外,这些问题都解决了,比如安装一个感应器,这个路口没有车走了,5秒10秒就会换灯。我们也看到交管部门在这方面做了一些试验,但还有潜力可以挖掘。
我对交通问题的看法是,行政管理基本上是不可能长期坚持的,最后还是应该靠市场来调节。
日本的模式比较好。那里小车普及率很高,但在市中心,人们都不开车,即便是公司高层领导也不开车,而是选择公共交通工具。因为市中心车子开不动,停车也麻烦。
也就是说,在市中心区域,基本靠公共交通解决行路问题。如果我们也采取类似思路,比如在二环、三环以内,公交很发达。你进入三环后就依靠公共交通,而三环外停车的费用也比较低。这样的话,市中心的公共交通人流密度大,效率也高了。如果要在市区周边广大地区也发展公共交通,那公共运输系统的成本就太高了。
所以,对于私车,应该是鼓励发展,但在使用上进行规范。比如提高市内的停车费,而市区之外停车费较低。当人们开车进入市中心,一旦交通太拥挤,他们自己也会作出选择。堵车不划算,自己就会改变行为选择。轨道交通
北京的轨道交通,应该不断加大力度去建设,这方面的历史欠账很大。也就是说,线路太少,里程太短。从1969年开始有地铁到现在,30多年了,还不到100公里。对这么大一个城市来说,轨道交通肯定是太落后了。
既然公共交通不发达,人们肯定会考虑私人交通工具,这加剧了市区内的交通问题。
现在完全靠财政来建设轨道交通,的确很困难。但可以使用许多金融工具,比如借钱,以后换,要完全靠国家拨钱那更不现实了。这两年,拿了钱,自然建设速度快一点了。(本报记者黄锫坚录音整理)(国家发改委综合运输研究所副所长郭小碚/文)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