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神州处处马蹄香--普桑20年

http://www.sina.com.cn  2003年08月15日 17:57  新浪汽车

  今天的中国大地,万马齐嘶。但二十年前城市的街头,却难觅几辆国产轿车的芳踪。回顾历史,上海是中国唯一能够形成轿车批量生产的地方,然而,从1958年诞生第一辆凤凰牌轿车起,到1991年上海牌轿车停产的33年中,总共才生产了7万辆左右的轿车。是怎样的契机和探求拓开了中国轿车工业这条车如流水马如龙的阳光道呢?

  中国轿车工业永远不会忘记那个日子,1984年10月10日,上海大众——这匹注入德国新鲜血液的年轻的马,载负着沉重的历史使命扬蹄出发了。

  扬蹄激颓波

  19年前,当上海大众在上海远郊的农田里播洒中国现代轿车工业的种子时,那简陋的设施、落后的工艺,曾经引起多少疑虑和惊诧。德国《明镜》周刊记者在参加了企业的落成典礼后,毫不客气地断言:“上海大众好像在一个破败、无援的孤岛上生产……这将是失败的实验”。一位日本同行看了当时上海汽车厂时摇头:“这是我爷爷辈的生产方式”。外国专家针对轿车工业的要求,对当时中国汽车零部件企业的现状评价是:全部加起来等于零。当桑塔纳从德国远道而来落户申城,上海大众尴尬地发现:国内竟没有一家零部件厂能与之配套,没有一条生产线不需要改造;在构成汽车的成千上万个零部件中,除了轮胎、收音机、喇叭、天线和小标牌“五大件”外,其余悉数依赖进口,国产化率仅2.7%。在当时特定的背景下,国产化上不去,整个项目将在CKD散件的高关税和生产的高成本前败下阵来。而第一辆桑塔纳轿车的组装,甚至没有脱离作坊式的痕迹,是上海大众的工程师们用两条长板凳充当流水线的导轨组装出来的。

  19年后,上海大众从成立时的注册资本1.6亿元,到如今固定资产220亿元,剧增60余倍;从成立时的年产1700辆,到现在年产25万辆,扩大了近15倍多;从成立时的3万辆能力,发展到今天30万辆,产能扩大了10倍;从成立时的单一车型发展到现在拥有4个平台10余个车型的轿车龙头企业,桑车从最初引进时国产化率2.7%到现在的98.9%。今日安亭,蓝白相间的连片厂房绿意萦绕,勾勒出上海大众气势恢宏的现代企业盛景。当年傲慢的《明镜》记者故地重游,通篇以“惊讶”和“不可思议”来描绘现场的感受。

  上海大众由当年稚嫩的小马,到成为一匹已站在与世界汽车业同步发展的起跑线上,能日行千里为世人所瞩目的东方神驹,靠的正是“质量是上海大众的生命”这一矢志不移的产品制造和经营理念。

  轿车的质量与乘客的生命安全休戚相关。在桑塔纳零部件国产化的进程中,德方对国产部件的认证几近苛刻。每个零部件须经实验室试验,并进入6万公里跑车试验。关键的零件,还须经冬季、夏季和高原试验,完成这一认可程序需要半年。在中德文化的碰撞中,德国大众优秀的制造传统和全球统一的质量保证体系在上海大众扎下了根。上海大众全面借鉴了德国大众的质量保证体系,把我国的有关标准、德国大众和配套厂工艺审核标准、上海大众外协配套工艺审核标准、机电部产品质量标准等标准综合起来,实施上海大众“四合一”的质量管理标准,形成了一套独树一帜的完善的质量评估体系,是全国首家通过ISO9001认证的汽车制造企业。

   本着“向大众提供最好的大众车和最好的服务,保持上海大众在中国轿车市场的领先地位”这一经营理念,上海大众极其重视来自顾客的信息,解决来自顾客的抱怨已成为公司抓产品质量的重要切入点;上海大众广泛收集来自顾客的信息和建议,并由质量保证部牵头,会同公司相关部门以及供货方共同分析原因,确定整改措施,落实责任部门、负责人员和完成期限,及时跟踪直至消除该问题。

  上海大众从开始生产第一辆轿车开始,就着手建立大众品牌的售后服务体系,“以顾客服务为中心”售后服务理念创建遍布全国各地的售后服务网络。自1985年首批8家特约维修服务站开业后,经过十几年的努力,至今已建立特约服务站600家左右,形成了九州方圆最大、最完善的轿车售后服务网络。南至海口,北至齐齐哈尔,东至佳木斯,西至乌鲁木齐,处处可见上海大众特约维修站的标牌,真正实现“拥有上海大众汽车,舒心走遍天下”的目标。十余年如一日的用户满意工程,拨动着广大用户的心弦,就连接踵而来的世界汽车大腕也不敢小觑。

  上海大众最突出的贡献是“引进了一个车型,改造了一个行业”,为中国轿车工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从普通型桑塔纳的全盘技术引进,到桑塔纳2000型的联合开发,从上海帕萨特B5的引进消化和大胆改进,到第四代POLO轿车的同步开发,上海大众演绎出了一段动人的科技创新和进步的轨迹。19年来,站在巨人的肩上,底子薄、技术弱的上海大众一刻也没有忘记特殊的使命,抓住产品开发的源头,培育自己的创新能力。在我国轿车工业开发开放的“试验田”里,上海大众迎难而上,大胆探索,采取边生产、边赚钱、边改造、边扩大的方式寻求发展。一期工程改造,上海大众达到了整车6万辆、发动机10万台的生产能力,也取得了最初的资本积累;追逐世界汽车高科技发展趋势的二期工程,又形成16万辆整车生产能力,进而经发动机二厂的建设,形成30万辆的整车目标;而代表世界中级轿车尖端水平的帕萨特轿车和与世界同步开发的POLO轿车,洋洋数十亿元的巨大工程,更是上海大众自力更生的杰作。十余年间,中德合资双方恪守协定,不取走一分红利,将企业获得的利润不断投入一轮又一轮的发展创业中,使上海大众的发展进度一次比一次加快,一步比一步迈得扎实,创造出了我国轿车工业自我积累、滚动发展的崭新模式,不断焕发新的辐射力和示范效应。在一项项新产品的开发过程中,上海大众的参与度越来越高,适合中国国情的技术改进和创新日益丰富,正逐步向实现自主技术开发逼近,超过200万辆的产量也创下了中国轿车企业前所未有的新高。

  上海大众曾连续八年荣获中国合资企业十佳称号,连续八年被评为全国最大500家外商投资企业榜首。连续九年被评为全国质量效益型企业。上海大众汽车有限公司作为汽车行业唯一一家企业获得了中国质量管理协会颁发的2001年全国质量管理奖。

    2002年,《财富》中文版公布了第三次“中国最受赞赏的外商投资企业”调查结果,上海大众汽车公司再次荣登榜首。1999年《财富》中文版第一次评选“最受赞赏的外商投资企业”时,上海大众就获此殊荣。

  风雨同途十九载

  德国前总理科尔曾经说过这样的话:上海大众的成功有代表性的意义,不同肤色、不同政治背景、不同语言、不同民族的人们,只要怀着共同的良好愿望,靠彼此勤劳智慧精诚合作,就能取得成功。

  谈起与德国大众的合资经营,有件事最为老职工们津津乐道。当年,由于设施和技术的偏差,有一批冲压零部件表面有缺陷,不符合德国大众的质量标准,在场的德国专家二话不说,就把锃亮的部件砸毁扔进了报废箱。在场的中方员工却认为弃之可惜,硬把废品悄悄拿回来,打磨后重新利用。德方技术专家知道后,重新找回这些冲压件,拿起榔头奋力砸坏再次扔进废品箱。中方一些老职工心痛不已、泪流满面,双方为此僵持不下。在资源匮乏的当时,有不少员工不理解,甚至怀疑德方人员的“居心”。

  德国人的严谨是全世界闻名的,他们做事和生活的原则就是循规蹈矩,脚踏实地。他们坚持质量标准,既是为了保证其品牌良好的形象,同时也是他们的生活理念以及工作信念的体现。桑塔纳在中国装配了好几年,但是国产化率一直上不去,几乎所有的零部件都是从国外进口。德方认为中国的相关工业太落后,一切从零开始,要达到质量标准还需要很多时间。中方人员却认为,进展慢是外方有意刁难,他们想赚取零部件的钱,所以不愿意让中国人生产。“中国也有国家标准,为什么要按照外方的一套繁琐要求验收?他们的技术标准有厚厚几本,这是存心不让我们生产。”矛盾非常尖锐,双方互不让步,彼此很对立。为此,国家和政府有关领导特地组织了一个调查小组,着手调查事情真相。经过充分交换意见,双方逐步达成共识,中方承认自己的工业基础水平低,一下子难以达到德国的技术标准,今后中方将筹集资金专门引进这方面的技术。双方产生一个共同观念:合资企业花了大量外汇引进技术,应该加以消化吸收,但对产品的质量不允许有半点妥协。德方承诺带动配套企业给中国的零部件企业以技术支持,帮助企业发展。

  由于观念上达成共识,行动上步伐一致,零部件企业发展迅速,很快生产的产品就达到了德方的质量标准,上海大众可以在国内采购所需零部件,大大增强了公司的竞争能力。

  制度的一贯性和酌情调整的应变性,这两者之间的平衡是成功的根本。各民族文化都有自己特有的能力和洞察力,在某些方面有自己的特长。合资公司如果能将两个民族的长处融为一体,其动能更加强大。

  在80年代中期的工厂改造过程中,遇到了一个技术问题:由于基础太大,设备和厂房的基础重叠,按照德方设计的图纸要求,无法施工。于是,为解决这个问题,中方提出了修改方案,当时德方专家坚持他们的观点,不同意修改,尽管中方技术人员反复申明修改方案是符合国际规范,质量绝对保证。但由于德国人对中国的基础工程缺乏了解和信任,多次协调都没能转变他们的想法,时间的拖延使整个工作进程大大推迟,造成了很大的损失,惊动了双方高层领导。经过两国一流专家会诊、审查,双方领导的协商,达成了一致意见。结果证明,中方的方案是一个多、快、好、省的方案,厂房和设备的建设安装都达到了德方的质量标准,同时进程也快,成本也降低了。

  经过这件事后,德方技术经理告诉德国大众总部:中国人在通用工种和土建、电气、给排水方面有他们的特点,特别是他们了解当地的自然条件。今后德方一律不要参与这方面的工作,让中方负责。

  想当初,走合资道路的并不是上海大众一家,但是能成功的却没有几家。上海大众的成功不是预定计划的实现,而是探索过程的胜利。中西方文化的冲突和交融,使上海大众形成了一个独特的工作氛围,创建了独特的企业文化。它在实践中所建立的管理制度,无不吸收借鉴了世界先进的管理经验,又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有变通,形成了适合自身发展的生产管理方式。它成为中德合作最成功的典范,这并不是一种偶然,而是双方开诚布公、精诚合作的必然结果。而且,其成功的意义并不只是成功本身,它更有一种启示和模范的作用,激励和带领更多的企业走适合自己的合资道路。它走出的一条合资经营的道路,为后来者提供了一个榜样和借鉴,不仅中国汽车工业对此唯马首是瞻,就是在其他领域都有着积极的引领意义。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作为中国汽车行业规模最大的合资公司,上海大众碾出的每一道履痕,不仅印记着新老汽车人的心血,更书写着中央政府和上海地方政府的全力支持。国家领导人邓小平、江泽民、朱镕基都先后视察过上海大众,德国两任总理科尔和施罗德也先后参观、访问过上海大众。

  上海桑塔纳轿车国产化在政府的关怀下逐渐成长起来的艰难历程,更是令上海大众人至今都记忆犹新。引进解决不了中国轿车工业的根本问题,只有在引进的基础上不断吸收、消化技术,才能实现中国轿车工业真正的腾飞。从1991年8月1日起,上海桑塔纳轿车已领先国内所有引进车型,第一次免于国家进口许可证,结束了我国进口轿车散件进行组装的历史。这标志着上海大众桑塔纳轿车实现国产化后获得进口关税优惠,可以在国家计划指导下,按市场需要组织生产,这无疑是中国轿车工业发展史上一件值得庆贺的大喜事。

  1986年,为了协调国产化配套工作,上海市成立了以副市长为首的汽车横向配套领导小组,会同银行、海关和税务部门制定了六条优惠政策。1987年底,又会同有关部门召开了“上海桑塔纳轿车国产化工作会议”,倡议成立“上海桑塔纳轿车国产化共同体”作为主机厂联系各配套厂的纽带。在会上确定了132个横向配套厂,其中101个已签定了试制协议,共承担零件1438项,其中150项已经认可,可以采购。然而,在国产化进程的前三年里尽管各方都很努力,作了大量工作,但国产化进展依然步履蹒跚:1988年,国产化率只有13.09%。原因很简单:技术不过关,德国人不认可。配套厂中也有不少制造精密仪器的机械、航天和军工行业,而这些行业也为达不到德国大众的要求而干着急。如果降低标准,国产化虽能很快实现,但那将是第二个“上海牌”。在这关键的时刻,当时的朱镕基市长明确表示“坚持德国大众标准,坚决不搞“瓜菜代”。这是对坚持国际标准搞国产化一个最大的支持。使得上海大众面对困难和选择时,能抛开思想包袱,从全局和长远考虑,毅然坚持100%根据德国大众的技术标准进行认可,严格按国产化程序办事。

  那么是什么原因使桑塔纳轿车的国产化在短短的几年内突飞猛进了呢?由朱镕基倡导成立的“桑塔纳国产化共同体”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在报请上海市政府同意后,于1988年7月1日至7月2日在上海召开了“上海桑塔纳轿车国产化共同体”成立大会。与会的有来自上海市工业系统各主管局、汽车拖拉机联营公司、航空工业公司和全国各地的中汽系统、航空航天系统等共105家定点配套单位及16家高校科研单位和银行的130名代表。时任上海市市长的朱镕基到会作了《国产化是上海桑塔纳轿车的生命线》的重要讲话。纵观世界汽车工业发展的历史,有哪个国家的汽车生产会得到政府如此多的关怀呢?也正是国家强有力的支持,桑塔纳的国产化率迅速得到提高。上海大众开辟了两条国产化战场:上海大众加强车身和发动机的纵向国产化,配套厂完成其余零部件的横向国产化。

  经过各方努力,1990年,桑塔纳国产化率达到60.09%,1991年5月,通过国家核定,同时五大总成也实现国产化并通过核定,国产化任务提前完成。

  1991年,上海市又明确把汽车工业定为第一支柱产业。1993年,桑塔纳国产化被列为上海一号工程。1996年底,在到上海汽车工业公司现场办公时,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上海市委书记黄菊指出:“上海汽车工业的发展到了一个新的转折点,要增强紧迫感,抓住好机遇,壮大胆子,探索路子,迈大步子,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继续保持上海第一支柱产业的地位。”世纪之交,兼任上海汽车工业建设领导小组组长的黄菊书记又对上海汽车业寄予厚望:“奔向新世纪,建设新高地,再创新辉煌!”2002年4月12日,上海大众合营合同延长20年,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的江泽民亲自出席了签字仪式。这一切都让人联想起韩愈《马说》中的那句名言: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人才——骏马奔腾的原动力

  人才是上海大众的第一财富,是这匹骏马马不停蹄的原动力。

  经济全球化浪潮的推动下,人力资源作为企业生产经营第一资源的管理理念已被企业经营者所接受。本着“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以“优选、再塑、拓展、回报”为原则,上海大众建立了系统的“引进人才、培养成才、挖掘潜能、利用人才”的人力资源开发和管理机制,激励员工努力工作并不断自我发展,并最高限度地发挥员工潜能。确立了以面向全国、广招贤才、实施人才储备的宗旨,建立了与上海交通大学、同济大学、清华大学、浙江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等全国著名的高等学府的长期合作关系。仅1999年,公司就向这些高校招聘了322名应届毕业生,其中博士12人,硕士104人,学士206人,为企业滚动发展提供了人才资源保证。截止2001年10月31日,上海大众的员工中具有高级职称93人,中级职称527个,博士21名、硕士286名、学士848名,专业技术人员1527人,还有大批优秀的技术工人,形成了专业知识人才与实际操作人才合二为一的资源优势“集团”。

  成立至今,上海大众技术人员出国学习已达数千人次。在前些年开展人才“黄金工程”的基础上,上海大众全面启动了针对性更强的“十年人才技术开发计划”,1998年8月,上海大众出资1亿元,选拔40名年轻技术人员到德国大众参与新一代POLO轿车的全过程开发。这些并不张扬的中国“学徒”,很快填补了知识上的差距,成为德国大众总部最勤奋和最受赞赏的群体。这些外派德国的技术骨干,也牵动着上海大众敏感的技术神经,使上海大众技术改进项目始终与德国大众保持同步。为消费者奉献更多新车的同时,上海大众也在为中国汽车工业煅造一支具有设计开发能力的高素质新军,并支撑起中国轿车工业的脊梁。

  一匹好马,不仅要有健朗之形,还应有雄浑之势。同样,一个成功的企业不仅要有攀登的高度,更要有深厚的文化底蕴的积淀。根深才能叶茂,上海大众的领导层非常注重企业文化的塑造,在培育企业文化的过程中,依据“团结、奋进、廉洁、高效”的素质要求,努力提高专业技能和管理才能,推行科学管理和民主管理,关心和尊重下属,注重人才开发,积极创新,以领导的人格魅力,以公司的共同战略目标和共同理念,凝聚人心,促进公司的健康发展。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公司领导更注重关心员工的思想状况和激发创新热情,开创“大众创新论坛”,激励创新机制;总结以顾客为中心的思想内涵,不断改进管理。以一流的产品和优质的服务,塑造和培育以“大众蓝、大众厂、大众人、大众车”为核心的企业形象。

  扬鞭更进

  WTO的大门已经打开,作为全球最后一块汽车发展的热土,中国汽车行业该如何以前所未有的勇气和态度,去面对蜂涌而来的国外汽车的挑战?

  新的挑战如一条高悬的鞭子,催逼着中国轿车工业的“领头马”奋蹄再进,追赶世界的步伐。以舍我其谁的气魄,早在3年前,上海大众就根据我国自主开发能力的弱势,未雨绸缪,投资12亿元人民币,建设了国内领先、国际一流的轿车专用试车场和技术开发中心。籍此“大手笔”,上海大众已可以实施开发世界最先进的轿车所需要的所有试验。

  不久前,备受中德两国关注的上海大众合资项目,又迎来了一个新的发展机遇。鉴于上海大众在自身发展和市场竞争中的出色表现和巨大成功,中德双方提前续签了协议,将合资合作期限延长了20年,第七次增资将使总投资额达到了63亿元,显示了作为世界汽车巨头之一的德国大众对中国轿车工业的信心。

  相信志存高远的上海大众人一定会抓住契机,在新的起跑线上,踏上与世界汽车工业巨头齐头并进的漫漫征途。

(编辑:赵广喜)
yes
Powered By Google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已有 _COUNT_位网友发表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