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十五、直贡梯寺和甘丹寺

http://www.sina.com.cn  2003年08月12日 16:24  新浪汽车

  新浪网友:老K

  7月12日,我们去格举派的重要寺庙—直贡梯寺和格鲁派六大寺庙之一的甘丹寺。

  我们坐的车是租的拉萨大地旅行社的道奇公羊,一部90年代中叶进口到中国的美制大面包车,可坐13人。

  开车的藏族边巴拉(大叔)叫格桑,一位有30年驾驶经验的老司机。

  直贡梯寺位于墨竹工卡县境内的雪绒河边,从拉萨驱车来此大约4个多小时。

  直贡梯寺是直贡格举派的中心寺院,公元1179年由直贡巴·仁钦白所建,立于悬崖峻岭之间,非常壮观。直贡梯寺附近是一座连着一座的很多间直贡噶举派寺院。据说历史上曾经有30处之多,现存的至少还有六七处。山涧深处有德忠寺,为著名的尼姑修行地。德忠温泉水量充足,热度适中,能医多种疾病,历史上享有盛誉,来此旅行观瞻洗浴的人也络绎不绝。雪绒河中下游,还有亚尔岗寺、宗则寺、扎雪寺、嘎泽寺等等。

  格举派本来是个很大的教派,但是由于在萨迦王朝时期一直和萨迦寺不和,双方最后不惜兵戎相见,战争持续了很长时间。据说除了派僧兵相互攻杀外,双方的高僧也在各自的寺院里频频作法,依靠法术慑杀对方的人员,后来发展为双方的密宗高僧之间的远距离较量,各种诡异的招法层出不穷,各遣神鬼从天上到地上打得乱成一团。在两边各折损了一名主要高僧之后,1290年萨迦寺终于举寺奔袭直贡梯寺,双方一决雌雄。这时候双方的高僧都再也派不上用场了,改为僧侣之间的肉搏战。最终萨迦寺把直贡梯寺杀了个鸡犬不留。在双方的战事中直贡梯寺的建筑几乎焚毁殆尽,后来才又慢慢恢复。

  目前寺庙内有僧人300余人。

  我们的车在极为陡峭的山路上行驶,路几乎只有一车宽,而且颠簸不平,车的右边是冷冰冰的山壁,左边则是几乎垂直的深渊,车一旦遇险,连滚动的可能都没有,只能直接地往山下坠落。

  我的心揪得紧紧的,两手间不知不觉出了一手的冷汗,我自己倒还不是怕死之人,可此行带着小k,责任大啊。

  走到半山腰处,对面居然开过来一辆东风大卡车和一部手扶拖拉机。我们刚刚经过一个左边有一条岔路的地方,开过来大约有20多米。

  格桑沉吟片刻,慢慢往后倒去。

  此刻的我们,已经只能听天由命了。

  要说这格桑师傅水平确实高超,在一车宽的山路上,车笔直朝后倒去。一点偏斜都没有(幸亏没有,一旦有那可是要命的事啊)。

  我们让到了岔路上,东风和拖拉机过去了。车继续上山,一会工夫,直贡梯寺到了。

  参观、拜佛,了解寺庙的历史,在酥油花灯的浓浓香气里,我来到寺前的院落里。

  院子里七零八落地躺了一地的狗,全在呼呼大睡,根本不管有这么多的客人到访。我事后把拍的这张照片命名为“直贡梯寺的悠闲狗生”,仿佛这里的狗也已经悟到了狗生的真谛。

  寺里的小喇嘛极为友善和纯真,一直在为我们作介绍,引路,陪同我们参观。临走时我们给他10元钱,他却说什么也不肯接受。

  下山的路依然惊险无比,让人揪心一路。

  离开直贡梯寺,一路跋涉,然后从公路上转上了去甘丹寺的山路。

  甘丹寺也位于高山之巅,上山的盘山公路虽然看上去陡峭吓人,但实际上比上直贡梯寺的路安全多了。

  甘丹寺是格鲁派六大寺院之首,而且是建寺最早的一座。它与位于拉萨的哲蚌寺、色拉寺合称“三大寺”,甘丹寺全盛时期曾有近4000僧侣,在文化大革命期间被拆毁殆尽,几乎所有的建筑都是后来重建的,而且文物也已经流失得差不多了,但由于其在藏传佛教中极为特殊的历史和宗教地位,这里也是藏地行所绝对不容错过的一座寺庙。

  甘丹寺建于明永乐七年(1409年),离拉萨大约40公里,在达孜县境内,拉萨河南岸海拔3800米的旺古尔山和贡巴山的山坳至山顶处。

  格鲁派创始人宗喀巴15世纪在藏地推行宗教改革,甘丹寺是由他亲自建立的第一座寺院。

  甘丹寺,全称直择为喜足尊胜洲,简称甘丹寺。也有学者称其为“具善寺”或“极乐寺”。清世宗曾御赐寺名“永泰寺”。由此地发展起来的喇嘛教派起初就叫做甘丹派,后来由于读音的变化,变而成格鲁派,格鲁,藏语里是善规之意。

  甘丹寺的最高主持人称为甘丹赤巴,意为甘丹寺法台。因为甘丹寺是格鲁派的祖寺,所以甘丹赤巴实际上也是整个格鲁派的主持,在藏传佛教里的地位仅次于达赖和班禅。

  寺院主要建筑为措钦大殿,阳巴坚神殿位于措钦大殿西侧,殿内后墙有巨石一块,相传是由印度阳巴坚地方飞来,因此殿名为阳巴坚。这里是甘丹寺的主要护法神殿。同阳巴坚紧紧相连的是赤东康,是宗喀巴及历代甘丹寺法台的灵塔殿。1419年10月25日,宗喀巴在这里圆寂。1420年他的弟子玛仁钦修建了这座灵塔殿,并用900多两白银在殿内修建银塔一座,安置宗喀巴的肉身。后来十三世达赖将银塔包了纯金。以后,每任甘丹寺法台去世后都要在这个殿内修建银塔,到二十世纪中叶,这里陆续修建了95座银塔。

  甘丹寺全寺分夏孜、绛孜两个扎仓(经学院)。夏孜扎仓是宗喀巴弟子德布仁布切主持修建的,经堂用88根大柱建成,面积近1000平方米;绛孜扎仓是由索朗白桑主持修建的,经堂用84根大柱建成,面积930平方米。两个扎仓分别可容1500个喇嘛同时念经。

  据说宗喀巴3岁学文,7岁出家,取法名洛桑扎巴,系青海宗喀地方(西宁塔尔寺附近)人,成名之后,被尊称为宗喀巴。他16岁(1372年)启程到西藏深究佛法,先后在许多寺院从名师学习显密教法;25岁获得格西学位;29岁开始讲经授徒;40岁以后著书立说,逐渐形成了他的思想体系。

  甘丹寺的壁画和雕塑都很精美,保存的文物也不少,包括有许多制作精美的丝织“唐卡”,其中很多是明代早期的江苏刺绣,都是由宗喀巴的弟子从内地带回西藏献给甘丹寺的。

  走进甘丹寺,仿佛走进了一座古朴的小镇,石板铺就的小径,曲径通幽,令人顿生无限感慨。

  我们一行人进寺后,很快就分散开来。

  我和小k一间一间殿慢慢地参观。

  一位青年喇嘛挑水过来,我要给他照相,他摇摇头。

  我还是不甘心,又向他挥挥相机,这回他没有拒绝。我喜出望外,忙用相机留下这珍贵的一刻。

  照完相,青年喇嘛向我和小k招手,然后进了一间殿。

  我们不知其意,跟着进去。

  青年喇嘛从腰间取出一串钥匙,选了一把,然后打开了一扇门。

  我们进去一看,喜出望外:原来,这里就是宗喀巴大师的灵塔。

  参观完那些寓意深刻的殿堂,我和小k在寺里的山石上坐了下来。

  一阵阵山风吹了过来,是我们在夏日的炎热里获得了几许凉爽。眼前是空无一人的寺街,耳里不时听到一声声的诵经声。偶尔,有小喇嘛背着水桶经过,步履轻松的是下山背水的喇嘛,脚步沉重的则是他们背水上山了。一位背水的青年喇嘛和一位背着孩子的少妇并排着边说话边往山上走,从我们的面前经过,本来是格格不入的世俗与修行,此时却让我觉得十分的相称。

  世俗与方外往往并没有我们想象中的那么遥远。

  我心里想:要是能在这里住上一些日子就好了。

  未经新浪网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编辑:)
yes
Powered By Google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已有 _COUNT_位网友发表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