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东风质变:中国汽车工业改革与发展的恢弘画卷

http://www.sina.com.cn  2003年07月28日 18:16  新浪汽车

  时光总是飞快地流逝,变化总是悄悄地发生。当中国汽车工业的滚滚车轮迈过50年的金色门槛,饱含万千活力的东风汽车公司已赫然站到了一个新的平台。汽车工业而抛洒的汗珠溅落在历史的长河中,发出厚重的回响。

  经过30余年的不懈奋斗,在国家直接投资16.7亿元的基础上,东风汽车公司相继建成了十堰、襄樊、武汉三大基地,联合发展了云、柳、新、杭等企业,在上海浦东和南方开辟了新事业基地。现总部所在地十堰,因车而兴,由一个不足百户人家的偏僻小镇跻身于全国城市综合实力50强。

  年华似水,东风巨变。这巨变的主旋律,就是改革,就是发展。

  三次裂变:民族汽车工业逆势飞扬的独特风景

  原名第二汽车制造厂的东风汽车公司是我国自行设计和建设起来的现代化汽车开发生产企业,从二十世纪60年代末正式大规模开工建设到现在,大致经历了艰苦创业、发展辉煌和改革调整三个阶段。三个台阶,三次裂变,构成了中国汽车工业克难奋进、逆势飞扬的独特风景。

  从1969年开始建设到1985年基本建成10万辆生产能力为第一创业阶段。这一时期,采用“聚宝”的方式,荟萃了当时国内机械行业先进技术。在建设过程中,一队队豪情万丈的有志之士,满怀中国汽车工业梦,浩浩荡荡从繁华都市开进僻远山区,开始追寻他们的理想。在这片深山沟里,他们艰苦创业、锐意进取,建起了一座现代化汽车工业城,创造了举世震惊的奇迹,结束了中国人不能自行设计、制造汽车的历史。同时,根据企业和市场实际,东风公司在三线企业中率先调整产品结构,转军品为主为民品为主,军民结合,进行了企业发展方向的第一次重大调整,改变了中国汽车工业和发展进程。

  1979年,当时由于国民经济调整,尚未竣工的二汽被列为“停缓建”项目,为摆脱“欲上不能、欲罢不忍”的两难境地,二汽在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的鼓舞下,按照改革的思路,向国家提出了“自筹资金、量入为出、续建二汽”的方案。从1980年到1985年,二汽自筹资金3.3亿元进行续建和更新改造,闯过了第一个“生死关”。

  随后,二汽又相继率先提出并实施了一系列在全国有重大影响的改革,如开展横向联合、组建企业集团;实行利润递增包干;在国家实行计划单列;成立汽车贸易公司自产自销等等。二汽以敢为天下先的精神,奏响了时代发展的最强音。

  从1986年到1990年,是东风公司的第二次创业阶段。与光荣创业历史相辉映的,是东风的发展辉煌。乘改革开放的强劲“东风”,凭借一系列超前的改革实践,使一个面临“停缓建”的三线工厂重获新生。期间,自筹资金,在进行五吨车更新换代的同时,引进主要总成,自主开发了具有当时国际先进水平的六吨、八吨平头柴油机,并将卡车生产能力扩大到18.5万辆,东风公司生产、效益持续增长,成为行业乃至全国经营状况最好、效益最佳的企业,连续多年跻身国内工业企业十强。效益最好的1993年,年产汽车22.79万辆,实现销售收入200.4亿元,实现利税22.12亿元,其中利润14.94亿元,在500强中居第6位。

  1993年,以开展轻轿建设为标志,东风公司进入了第三次创业时期。在体制加速转轨、市场迅速转型和国民经济调整的大背景下,由于自身体制、机制的不适应,以及产品单一、负担沉重等矛盾日益突出,经营发生转折,1993年经营规模和效益达到了顶峰后一路下滑,企业发展步入了艰难的改革调整时期。

  面对前所未有的困难,东风人没有怨天尤人,坐以待毙,而是以展开产品结构战略调整,进行脱胎换骨改造的坚定行动,再一次与命运进行顽强不屈的抗争。

  1999年,以苗圩为首的公司新的领导班子到位后,按照“把一个健康发展的东风带入新世纪”的总体目标,义无返顾地对内部管理体制进行重大改革。历经艰苦打拼,在进入新世纪之前,一度遭遇最大困难和挫折的东风公司,圆满完成了扭亏解困的目标,以利润增幅大于收入的增幅、收入增幅大于销量的增幅、销量增幅大于产量增幅为标志,东风的经营实现了新的转折和回升。

  劲风尽吹千帆举,随着“重铸东风辉煌”的号角吹响,东风驶入了“做强做大”的崭新时代。

  改革创新:国有骨干企业迈向现代化的奋进词典

  综观世界经济发展的历史,改革创新是最为凸显的动力。一部世界经济的发展史就是一部改革史、创新史。在知识经济时代,改革与创新更是左右着新秩序的建立,改变着人们生活的每一天。

  就东风而言,历史上曾有过的无数的改革与创新之举。东风汽车公司前任总经理陈清泰就曾说过:“东风回头看的时候,留下的是一串串改革的脚印。”

  二汽的建设就是创新之举。当时的一汽高峰时产品也就五、六万辆,二汽东风车的设计标准一出来,就是10万台。而且一个建在闭塞山沟里的现代化大型汽车厂,坚定地走出了自己独特的发展路子,第一代东风人就是靠创新开创出一片广阔天地。

  而在国家经济调整,决定缓建二汽的时候,东风人则更是表现出了超常的创新意识,只要国家给政策,自筹资金建设二汽,硬是将一个停建项目,凭着改革的胆略和智慧,建设成为国内最大的汽车生产厂,改写了中国汽车发展的历史。

  在艰苦中创业,在改革中发展,在创新中超越,铸就了东风公司乃至中国汽车工业历史的辉煌,也折射出东风公司的成长壮大轨迹:什么时候改革不能深入彻底,什么时候就走下坡路;什么时候改革是超前的,什么时候发展就是超前的;什么时候更富有创新意识,什么时候就得到了更卓越的发展。

  上个世纪90年代中后期,东风陷入了发展的最低谷。“东风”到底怎么了?东风今后怎么办?1997年,东风公司召开五届二十二次党委扩大会议,根据内外形势变化和对自身矛盾的认识,重新审视了公司改革发展的方略,新一轮思想解放的大幕由此拉开。

  1999年,针对东风公司已发展成为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的特大型企业,而管理范围、管理手段仍主要局限于总部所在地的问题,东风公司大刀阔斧地对体制、机制进行了脱胎换骨的改造,构建起三层次的公司体制:第一层次为决策主体的集团公司,该层次主要负责战略规划、资产经营以及生产经营、宏观调控。第二层次为承担具体利润或成本责任的生产经营主体。按照业务流程和区域,东风公司将原属的27个专业厂、10多家合资与控股子公司,重组为几个分公司、子公司和事业部。第三层次为同样要承担具体利润或成本责任的经营基础单位,主要包括原来直属总部的各专业生产厂。

  新的管理体制,明确了责、权、利,使得东风公司彻底实现了从工厂型向公司型的转变,标志着东风公司真正步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轨道。

  东风公司总经理苗圩说:“毫无疑问,改革是发展的动力,要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就必须不断开拓创新,不断深化改革,从根本上清除一切束缚生产力发展的障碍。只有最大限度地调动广大员工的积极性,最大限度地促进企业的生产经营,改革才算真正到位。”

  基于这样的思想,东风公司加大了三项制度改革的力度。在人事制度方面,建立了以经营管理能力为考核依据、以公开选拔聘任为主要形式的竞争机制;在用工制度方面,东风根据生产任务的多少,实行轮岗、歇岗;在分配制度方面,合理拉开差距,工资分配向“高技能、高风险、大责任、大贡献”者倾斜。

  改革无止境。东风深知,要想融入经济全球化浪潮,就必须加速主辅分离和人力资源配置的合理化进程,集中精力做强做大。继成立襄樊管理部后,2002年12月26日,有组建了性质相同的十堰管理部,主要由目前辅助生产部分、社会职能部分、公共事业部分的33个单位、5万多名在职、离退休职工组成。这也标志东风在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和战略性改革重组等方面取得了又一次重大突破。

  如果说深化改革为东风拓出了一片新天地的话,那么,技术创新则直接加速了企业的腾飞。仅1999年至2002年的4年里,东风公司共完成科研攻关项目322项,成功采用率达70.3%;荣获国家级科技奖励项目47项,获奖总数居行业首位;共完成新产品开发定型1285种,这些新技术、新成果,为推动东风公司改善经营质量和效益起到了重要作用。1999年,东风公司遏制住了效益下滑的势头,实现利润1.6亿元;2000年,东风突飞猛进,实现利润13.8亿元;2001年,东风刷新记录,创造利润25亿元;2002年,东风再现跨越,盈利高达58.5亿元。同时,东风公司几年来产销量和效益增长幅度均高于行业平均水平。2002年还进入全国盈利最高的十大企业行列。

  江泽民同志曾经说过:“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东风公司从创新中来,在创新中发展,在改革创新中正努力开创自己美好的未来。

  融入发展:共和国的东风与时俱进的精彩华章

  站在新世纪的起跑线,审视中国汽车工业的历史和现状,我们在赞叹民族汽车工业不断发展壮大的同时,不得不面对这样一个现实:我们和国际汽车工业依然有很大差距。在中国汽车工业发展史上谱写辉煌篇章的东风公司清醒地认识到了这一点。东风公司的“老总”苗圩坦言:这不是一个量级的差别,差距太大了。

  但苗圩认为,面对差距和入世挑战,只要把握机遇,趋利避害,正确应对,经过一段脱胎换骨的阵痛后,中国汽车工业可以在国际竞争中步入一条符合中国实际的健康发展之路,茁壮成长。

  苗圩说,就目前而言,中国汽车工业选择“竞争合作、融入发展”的模式是比较现实的选择。因此,中近期应积极引进外资改造老企业,促进我国汽车产业的结构调整和技术升级,在此过程中,吸收、消化国外技术、管理,培育提升研发、营销能力,最终形成自己的品牌和知识产权产品。

  事实上,人们认识苗圩,不仅因为他是东风的“掌门”和其精彩的语言,更因为他在完成从政府官员到企业老总角色转换的同时,连施妙手,带领东风集团从巨额亏损的深渊走入了“阳光地带”。特别是从2001年开始,以苗圩为首的领导团队根据新的竞争环境和企业实际,迅速将工作主题转到以做强做大、全面提升国际竞争力为目标的发展上来,相应确立了“在融入中发展、做强做大、优先做强”的新世纪发展战略,把国际合作作为东风做强做大的核心举措,继与韩国现代达成协议,将悦达启亚公司纳入东风旗下之后,又牵手日产,提升与标致雪铁龙集团的合作层次。外界评论说:苗圩就像一位“外交家”,游刃于国外汽车巨头之间,使一个脱困不久,还在巩固改革成果的东风,开始向着追求做强做大、实现跨越式发展的东风迈进;一个长期立足国内、局限于鄂西北发展,开始向着主动融入世界、全方方位对外开放的东风迈进。

  发展是根本,发展是基础,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是东风公司与时俱进、始终站在时代前列、引领行业发展潮流的原动力。

  ——2002年11月11日,东风公司与海外知名的现代管理咨询企业——香港汉普公司,组建东浦信息技术公司,打造统一的信息技术和电子商务平台,实现研发、生产、管理、营销各环节的高效运作与衔接。东风人就是要运用信息化技术改革企业的运作平台,抢占未来的制高点。

  ——40天后,东风又开始进行国内汽车企业营销改革的尝试:与著名汽车营销企业——台湾裕隆公司签订协议,共同开拓内地的汽车销售、租赁、信贷、保险、售后服务和旧车置换等新兴业务市场。东风人立志要做中国汽车营销领域的先行者。

  ——2003年1月24日,东风公司与湘火炬投资股份有限公司共同出资组建的东风越野车有限公司正式成立。这是东风公司引入民营资本对所属企业进行产权多元化改造的第一次成功尝试。东风人巧妙拨动资本的魔方,写下资本运营的成功佳话……

  发展未有穷期,发展任重道远。展望未来,东风公司总经理苗圩信心百倍:“国有特大型企业是新世纪中国经济继续走向繁荣的中坚力量和重要支撑,汽车也是中国最有希望出现自己的跨国公司的行业之一。东风公司有信心有能力把握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机遇,面向全球化浪潮,裂变为中国自己的跨国公司。”

  一个企业能够昂首屹立于世界强者之林,它的胸中必定激荡着奋勇直前的崇高目标。东风人的目标是把东风建设成为自主、开发、可持续发展、并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汽车集团。这一发展目标必将再度激活东风的巨大创新能力,激活一个新的汽车时代!

  东风,一定能实现无愧于共和国东风的发展新跨越!东风,必将为中国汽车工业走向世界作出新贡献!(张璋)

(编辑:赵广喜)
yes
Powered By Google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已有 _COUNT_位网友发表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