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优秀的企业文化是现代企业的精神支柱,也是企业核心能力的重要表现。东风公司企业文化建设的历史,其实就是一部继承和不断创新的历史。没有前期东风文化的建立和发展,就没有现今东风文化的创新和突破;没有东风文化的创新和突破,就没有东风公司的发展和中兴。
伴随着东风的诞生和成长,东风文化便与生产经营一道,不断发育和成熟。无论艰苦创业时期,还是达到历史辉煌的顶峰,东风文化始终把开发职工精神潜能作为第一要务。
“不断超越自我,视今天为落后”
企业哲学是企业行为的根本指导思想,它不是企业领导人随意决定的,而是企业在生产经营实践中形成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1984年,东风公司就提出要逐步建立经营开发型体制下的企业哲学。在有计划商品经济体制下,特别是东风公司对国家实行承包和计划单列以后,企业行为方式日益表现为围绕市场公转,围绕企业自身的经营目标自转,企业显示出主动开发进取的精神和跨出国门走向世界的态势。这种情况下,东风公司把“不断改变现状,视今天为落后”作为企业哲学思想提了出来。
党的十四大决定逐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种体制促使企业更进一步走向市场。为了更扣紧社会主义市场的竞争特色、进取特色,东风公司将企业哲学调整为“不断超越自我,视今天为落后”。这一哲学是东风人整体追求意识的浓缩积淀,并通过指导企业实践,启发了职工以永远不能满足现状,勇于开拓进取,勇于拼搏创新的精神去追求明天。
“创造优秀产品和优质服务,引导、改善和改变人们行路难和运输形态,最终优化人们的社会生活形态”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有人认为,企业应实打实地追求最高利润,“企业价值=实现最高利润”。但是以最高利润作为企业的唯一追求,就会使企业不顾社会责任,变得目光短浅,从而导致短期行为和其他一切非正常的行为。为此,东风公司确立“创造优秀产品和优质服务,引导、改善和改变人们行路难和运输形态,最终优化人们的社会生活形态”的崇高价值观,并将这种价值观渗透到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从而使企业树立良好的信誉和形象。实践证明,这一价值观是东风公司职工共持的价值观,是职工人生价值观最为典型的集中表现,能最大限度地满足职工对价值追求的需要,并将职工这一价值需要落实到具体的“创造优秀产品和优质服务”上。
“四种精神、四个一流”
企业精神是企业倡导,职工认同,并为社会公众所能理解的一种群体意识,是能够长期推动本企业发展壮大的一种精神力量。
1969年,老一辈东风人来到鄂西北这片荒芜的大山开始创业,凭着“为打汽车翻身仗出力,为国家为人民争光”的理想和豪情壮志,克服了住芦席棚、吃咸菜、人拉肩扛搞建设等难以想象的困难,逐步形成了“艰苦创业的拼搏精神”。1978年至1990年,东风公司不断发展壮大,又逐步培育了“坚持改革的创新精神,永攀高峰的竞争精神,顾全大局的主人翁精神”。1986年以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发育,东风公司也逐步培育出“造就第一流人才,生产第一流汽车,提供第一流服务,创造第一流效益”的具有浓烈的市场气息、现代气息的企业精神。
东风文化的创立和发展,规范了以质量为中心的职业道德行为。东风公司从1986年起,连续不断地在职工中开展了不断深化的职业道德建设活动,把全员的质量意识的培育和更新作为职业道德建设的重要环节,在职工中树立起“质量危机”意识,产品造型设计的美学文化特色意识,与用户的文化习俗、审美观念相联系的质量系统意识。
东风文化的创立和发展,开发职工主人翁行为方式。特别是87年以来,公司发动职工开展的“三自”(自提建议、自己设计改善方案、自己改进)合理化建议活动,把广大职工参与企业管理的权利和义务落到实处,使职工真正做到了“在主人位、想主人事、干主人活”,增强了“厂兴我荣、厂衰我耻”的主人翁责任感。每年,东风公司实施合理化建议平均在25万条以上,创经济效益平均超过3000万元。
哲学家尼采说:“当婴儿第一次站起来的时候,你会发现,使他站起来的不是他的肢体,而是他的头脑。”党的十五大以后,东风文化加强整合力度,不断求变和创新,用文化的理念和感召力,促使东风走出生产经营的低谷,并赢来东风的持续发展和中兴,东风文化已经开始真正成为企业的头脑。
“关怀每一个人,关爱每一部车”
计划经济时期,东风公司基本上没有提出自己的经营理念。但是,却形成了“出车育人”的经营方针。企业只管按计划“出车”,多出车,出好车,而不愁销路,所以当时这种提法是有积极意义的。但现在看来,企业一味“出车”,而不考虑企业生产的汽车是否能满足客户的需求,是否适应市场竞争的需要,显然是不行的。
顺应时代的召唤,适应市场竞争的需求,东风公司首次提出了“关怀每一个人,关爱每一部车”这一企业经营理念,把它作为企业的经营指导思想,成为东风文化的核心内容。
“关怀每一个人,关爱每一部车”,这一经营理念,对员工、社会、经销商、用户、环境及汽车产品的关系进行更合理的定位和准确把握:
员工作为企业的“个体”,与企业命运紧密相连,因此,东风公司尊重员工的独立生活和选择,视员工为公司的宝贵资源,视“人才”为公司的首要资本,不断营造人文关怀的和谐氛围,关心每一位员工的成长;
经销商(包括代理商)和用户,作为社会中的“个体”,与企业是互惠互利的关系,因此东风公司在真诚服务和奉献社会与市场的同时,真诚关怀每一个用户和经销商,以提供优质产品和完美服务使每一个经销商和用户在购买到公司产品之后能够得到真正实惠;
作为东风公司的每一个产品——汽车,在生产过程中的关爱体现在严把产品质量关,作为商品被交换之后的关爱体现在完美的售后服务上。
东风公司利用新闻发布会等手段迅速向社会传播企业经营理念,传递东风公司对用户、对经销商、对股东、对合作伙伴的责任,并通过规范的市场营销行为,逐步树立起良好的企业形象和员工形象,提高了公司社会知名度、美誉度和信任度。
东风商用车在保持传统竞争优势的同时,又开始探索服务竞争新模式——推行“东风阳光服务”,致力提高服务质量,使每一位用户在轻松致富奔小康的同时,都能够体会到东风有如阳光般温暖、明亮,有如亲人般细心呵护的服务。无论用户身在何地,全国的东风服务网点都随时为东风汽车提供及时、便捷、周到、温情的服务。今年,东风商用车正在朝着更高的目标奋进,通过实施“五、二、三”工程,落实“用户关怀”计划。即:实施新春贺礼行动、免费检查行动、心脏呵护行动、保优惠行动和服务阳光行动这“五大行动”;组织“东风十佳百优驾驶员”、“百佳十差服务商”两项评选,落实体贴周到的《使用指南》、舒适温馨的用户之家和零距离的用户紧急援助这三种关怀。“用户关怀”计划的核心就是通过给用户提供超值服务,不但要让用户享受到一流的产品,而且要让东风用户享受到超值服务。
在2002年第七届北京国际汽车展期间,东风公司展台格外惹人瞩目,“关怀每一个人,关爱每一部车”的经营理念得到社会公众的广泛认同,在《中国汽车商报》和新浪网联合进行评比中,东风公司当选“最能体现集团整体实力的展台”。
“学习创新超越”
东风公司对沿用多年的“不断超越自我,视今天为落后”进行整合,形成了“学习创新超越”这一新的哲学。
“学习”,就是通过向国际先进企业学习,向国内同行学习,向竞争对手学习,把公司培育成学习型组织,以求不断创新;“创新”,就是通过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和制度创新,把公司建成一个充满生机和活力的企业,以不断实现超越;“超越”,就是通过不断超越自我,超越竞争对手,超越今天,以实现东风公司的永续发展。
“学习创新超越”体现了东风人创新精神。
东风公司历史上曾有过无数次创新之举。创业阶段,老一辈东风人勇于开拓,历经千难万阻,在湖北十堰这个夕日的穷山沟建立起一座现代化的汽车城。八十年代初,由于国家经济调整,决定缓建二汽。东风管理层表现出超常的创新意识,只要国家给政策,自筹资金,硬是将一个停缓建项目,凭着创新的胆略和智慧,建设发展成为国内最大的汽车厂,改写了中国汽车发展的历史。
党的十五大以后,东风公司广大干部员工以通过体制创新、管理创新和技术创新,摆脱了长期计划经济体制下的阴影和拖累,实现了扭亏增盈目标,并走上良性发展的快车道。1999年6月,东风公司毅然对内部体制进行大胆改革,初步建立起层次清晰、责权明确的母子公司型体制框架,初步实现了投资决策、资产经营功能与生产经营功能的分离,初步建立起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现代企业制度,逐步实现了从管理一个工厂到管理一个公司,从管理一个企业到管理一个集团的巨大转变。东风公司还加强了以“人本管理”为核心的管理创新,大刀阔斧地进行干部体制、人事用工、劳资分配三项制度的改革,进一步激发了企业的活力。同时,在“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总方针指导下,东风公司以“产业报国,振兴中国汽车工业”为己任,坚持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移植和技术创新相结合的原则,积极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提高产品技术含量,增加产品的附加值,从而推动新产品结构的优化。
“学习创新超越”在东风公司已逐步形成了一个完整互动的思维体系。决策者高瞻远瞩,通过逐步把企业建立成“学习型组织”,从而培育“创新型企业”、“学者型领导”、“专家型员工”,悉心营造企业内部创新的人文环境和创新机制。
“实现价值,挑战未来”
“四种精神、四个一流”的企业精神在凝聚职工队伍方面产生过一定的积极作用。新的历史时期,企业精神要保持先进性,必须是立足岗位、面向市场的一种团队精神,体现企业凝聚力。为此,东风公司整合提炼的新的企业精神就是“实现价值,挑战未来”。
“实现价值”,包含三方面含义,即实现产品价值、企业价值和人生价值。东风公司通过不断为用户研究开发制造所需要的产品,从而实现产品价值;在为用户提供优质产品和完美售后服务的过程中,实现企业自身价值;员工在为社会创造财富和做出贡献的同时,实现自已的人生价值。“挑战未来”,表明东风公司和员工正视差距,不惧竞争,并通过自身发展和创造性地工作,实现美好未来。为实践企业精神,东风公司在员工中广泛开展企业精神大讨论,并从企业理念出发,在企业内部逐步形成培育符合市场化要求的员工行为规范,把执行规范同职业道德建设结合起来,同执行不同岗位操作规范结合起来,一定程度上更好地满足了市场、用户和消费环境的需要。
多年来,东风公司深入开展了向“全国产业工人的楷模”——王涛和“白求恩式的好医生”——戴宗晴学习活动,并坚持在学用结合上有所突破,在持之以恒上下功夫,把学习活动更好地落实到本职本岗,用完成本职工作的实际情况来检验学习效果。在全公司范围内通过组织开展“怎样象王涛、戴宗晴那样做人做事”的大讨论、大评议活动,积极引导员工“实现价值,挑战未来”。
东风公司还在广大干部员工中开展了以“三负责”精神为主线的责任意识教育,即“提供优质产品和完善服务对社会和用户负责,创造更大业绩对企业负责,自律自强对个人负责”。同时把大局观念、效益观念和质量观念融入责任意识教育。
企业文化作为现代企业管理理论和管理方式的重要内容,在企业发展中的作用日益突出。目前,东风公司正积极与国际汽车巨头进行战略重组,东风文化建设正以开放的姿态,发展的眼光,海纳百川的胸怀吸收精华,丰富自己……
创建学习型企业,获得比竞争对手更快的学习能力
当今世界唯一不变的就是变。“学习型企业”和“流程再造”是当今世界最前沿的两大管理理论,也是企业未来的发展趋势。彼得.圣吉提出了创建学习型企业的五项修炼:自我超越,改变心智模式,建立共同愿景,团队学习,系统思考,在世界范围内立即掀起了创建学习组织的热潮。
为获得比竞争对手更快的学习能力,以增强企业创新的核心竞争力,2001年以来,东风公司以“8+2”和“40+4”活动为主要载体,开展建立学习型企业活动。
“8+2”是东风公司对高级员工提出的要求,即每天认真工作8小时,学习2小时;“40+4”是东风公司对普通员工提出的要求,即每周认真工作40小时,参加4小时的学习培训。为了组织好这两项活动,公司提出每年每名员工都要认真学好两本书,即一本政治理论书,一本最新管理知识或业务书。
东风公司各专业厂、子公司结合本单位实情,采取多种方式把建立学习型企业活动落到实处。比如,热电厂针对每名职工的特长、能力,厂有关部门对其进行职业生涯设计,为职工成长提供良好的政治环境、工作环境、学习环境和生活环境,以实现企业与人才的同步发展。该厂在全厂范围内建立金字塔式多层次专业技术人才队伍,班组设立专职技术员、车间设专工、主要专业设主任工程师,并设立技术总监,全面负责专业技术的管理工作。该厂每年选送1-2名优秀人才到有关院校深造,培养高层管理人才、学科或工种带头人;采取“请进来,送出去”的培训方式,对员工进行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外语、法律等现代知识培训。
总装配厂为适应合资的需要,重点开展了英语、计算机等语言和技能培训,并着重培养员工“自主管理”的能力,使员工清楚地知道自己该学什么、为什么学、如何学习,并能与自身的工作结合起来,学、用结合,学以致用,促进员工队伍素质全面提升。
为实现团队建设与打造学习型组织的有机结合,东风汽车贸易公司实施“五给”、“四能”、“三不一讲”的激励机制,即:给平台、给条件、给权力、给目标、给报酬;干部能上能下、员工能进能出、机构能设能撤、分配能高能低;不讲学历、不讲资历、不讲岗位,只讲贡献。
贯彻精益思想,追求尽善尽美
精益思想作为人们生产、生活的先进指导思想和人类社会共有的精神财富,是在上个世纪40年代后期至90年代初,由日本丰田汽车公司所创造,由美国专家学者总结出来的关于现代企业适应动态多变的市场需求环境的企业经营管理思想。东风公司对精益思想并不陌生,特别是一些管理人员更是耳熟能详。东风公司在上个世纪80年代末就开始借鉴和学习这一管理思想和生产组织方式。1987年,为了打破当时“二汽”和车桥厂生产的“瓶子口”——民前车间转向节生产线,二汽引进了日产柴“一个流”生产方式,在这一个生产线进行试点。经过7个月的推进,在当时二汽生产能力最薄弱的环节上获得了成功:当年转向节生产线产量增长了29.8%,人员减少28%,废品率下降68%,在制品减少79.9%,设备故障停工率下降84%。于是这一管理方式在车桥厂、车身厂、发动机厂、总装配厂等单位得到推广运用。
1998年,车身厂在多年推进“一个流”管理的基础上,学习和引进精益思想,在东风公司首次提出了“推行生产领域里的精益化管理”的新理念,从变革生产方式入手,通过对装备、工艺、操作和管理进行无止境的改革和完善,逐步消除浪费。如通过实行看板生产,消除制造过程中的浪费;通过以劳动力分工和严密生产组织,消除等待的浪费;通过以调整平面布局,合理组织物流,消除搬运的浪费;通过零库存要求,减少库存浪费等,当年就取得了年增效益过亿的好成绩。
2001年,东风公司根据发展改革重组的需要,把贯彻精益思想提高到发展战略的高度,提出在研发、采购、制造、营销生产经营的全过程贯彻精益思想,取得了更为显著的成果。
精益思想比“一个流”在理论上更深化,在内涵上更宽泛,在管理上更先进。因此,随着东风与PSA标志雪铁龙、与悦达起亚、与日产、本田等跨国汽车企业集团展开更为深层次的合作,新的世纪,东风公司正深入学习精益思想,已经取得越来越多的成效。
总装配厂压缩在制品资金占用,在零件品种由3000多种猛增到8500多种的情况下,推行看板要货,使总装配厂仓储面积下降1500平方米,减少资金占用500万元,零件周转周期由以往的三天缩短为半天或一天;车架厂在装配三线推行集配上线,使重型车架的生产能力得到大幅度提升,打破了制约重型车生产能力提升的瓶子口;锻造厂“国宝”万吨线是东风公司乃至全国稀有的大型锻压设备,已服役达25年,锻造厂运用PIC结合工业现场总线网络技术对其加热床进行了改造,提高了加热床控制系统的技术含量,被誉为贯彻精益思想的好案例。(许志远)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