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一参加工作就在现代化汽车工厂里生活的年轻人很难想象,50年前中国汽车工业刚刚起步时,同样年轻的人们是以怎样的热情投入到新中国汽车工业中去的。
当我们走近张存道同志的时候,我们对那种时代热情留下的烙印又有了新的体验。
“我是中国汽车工业界的一名‘老兵’!”
“我是1957年从清华大学毕业后,直接分配到刚刚成立不久的中国第一汽车制造厂的。”张存道同志以这样一句话直接开始了他的回忆,他满脸兴奋,笑容可掬,仿佛又回到了那个火红的年代。
张存道回忆说,他刚参加工作就被分配到一汽的设计处总布置科,直接参与了“东风牌“轿车的赶制任务。之后不久,又投身第一代“红旗”轿车的研制生产工作。
“我是中国汽车工业界的一名‘老兵’!”张存道同志自豪地说。
那时候,工人的基本生活条件比现在艰苦很多,由于生产任务紧,工作人员加班加点是家常便饭。张存道说:“尽管这样,大家工作热情很高,从来没有听谁抱怨过。”
“‘东风’轿车,我们的起点并不低”
在上个世纪50时代,中国绝大多数人还不知道汽车是怎么回事,懂得汽车设计制造的人就更是不多。怎么办?“只有虚心向苏联老大哥学习。这是中国汽车工业国际技术合作的第一步。”
张存道回忆说,我国一汽生产的“东风”轿车,充分学习和借鉴了发达国家的东西。这款车参照的是法国西姆卡轿车,发动机参照的是奔驰190轿车发动机。技术人员按照“仿造为主,自主设计”的原则,进行了“东风”轿车的总布置和各总成的测绘与设计,车身外形具有我国民族特色。从开始选定样车到完成第一辆“东风”轿车的生产,总共只用了半年多的时间。
张存道同志说:“虽然时间紧,工艺上不完善,车身还是工人用土办法敲出来的,但是平心而论,‘东风’轿车起点并不低。”
“‘红旗’轿车,中国汽车工业的一个骄傲”
张存道回忆说,尽管“东风”轿车得到毛泽东和中央主要领导的嘉许,并及时完成了道路试验,但后来还是因为要上高级轿车项目,受人力及资源条件不足的限制而中止了。
当时,国内轿车主要是供国家领导人乘坐,所以有关部门要求一汽迅速拿出高级轿车来,为1959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十周年国庆献礼。这样,“红旗”项目加速进行。
“红旗”轿车的原型车是一汽从邻近单位借来的一辆克莱斯勒轿车。一汽人迅速将这辆车拆解,经过一系列的仿制工作,加上外形的全新设计,第一辆“红旗”轿车很快问世。
据张存道同志回忆,“由于当时时间紧迫,加上条件的制约,第一辆‘红旗’轿车上的一些部件,是直接拆借原样车上的部件的。”
大家的兴奋心情是可想而知的。第一辆“红旗”轿车立即被护送抵京。张存道说:“我是护送第一辆‘红旗’轿车进京的成员之一。当时的一机部大院,很多领导和同志们都围上来看,我们感到很光荣。”
“援外工作有汽车工业一份功劳”
由于工作需要,张存道同志于上个世纪60年代初离开了一汽,来到原一机部六局从事援外和对外联络工作,为中国支援第三世界国家发展汽车业、为国内汽车制造工厂引进技术设备而奔波。这时候,中国汽车工业的国际技术合作进入到第二个阶段。
张存道同志说:“当时国际国内局势比较特殊。一方面我们要打破强国的经济封锁,发展国民经济;另一方面,我们还要努力支援像朝鲜、越南、古巴、罗马尼亚、阿尔巴尼亚等社会主义国家发展生产。汽车工业在这两方面都功不可没。”
“与江泽民同志共事的日子,是我一生收益最大也最愉快的日子”
张存道同志在原一机部外事局工作期间,曾经在江泽民同志的直接领导下工作过9年。直到现在,他一提起这一段日子还十分激动。张存道同志说:“在江泽民同志任外事局负责人、副局长、局长期间,由于江泽民同志工作作风严谨踏实,又十分关心同志们的日常生活,所以我们整个局十分团结。”
张存道同志说:“江泽民同志直接领导我们工作的那一段日子,是我在为中国汽车工业发展而努力工作的生涯中最难忘的。”
“中国汽车工业发展,离不开对外开放”
在国民经济进入全面发展时期之后,中国汽车工业也迎来了对外开放的黄金时代。
在改革开放之初,张存道同志参与了国内汽车工业主要技术引进项目的谈判、组织和管理工作。在长期工作实践中,他深深感到:“中国汽车工业的发展,除了自身的努力之外,离不开对外开放和国际合作。”张存道同志作为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国家特殊津贴享受者,与同志们一道,为中国汽车工业的对外开放做出了自己的贡献。(本报记者柳长立王立佳)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