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汽车分销挡了谁的路?跨国集团中国扩张可能受阻

http://www.sina.com.cn  2003年07月01日 10:55  中国经济时报

  日前,由原国家计委起草,国家工商总局负责实施的《汽车品牌专卖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在汽车界引起了广泛的讨论。

  《办法》的核心内容是要求国产车与进口车实行分营的品牌专卖制度。这对觊觎国内汽车市场的跨国汽车集团来说,不啻当头一棒。如果真的严格执行,进口汽车的销售成本将大幅攀升,甚至有可能抵消2005年降低关税后的差价,因为每建一个汽车专卖店的成本需要近4000万元,加上维护费及人员培训等开支,几十、上百个专卖店构成的销售网络将是一笔巨大的开支。

  届时,还可能出现同一品牌车因产地不同而摆在不同的专卖店,而且价格差异很大的局面。如果真是这样,跨国集团大举扩张的计划就可能受阻,这是跨国公司所不愿看到的。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汽车专家说,这种排他性的汽车专卖确实能对国内汽车企业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但是,如果进口车价格下不来,那国产的价格也可能下不来,国内企业就可以继续攫取高额利润,这对消费者来说不是件好事;另外,外部的竞争压力往往能促使国内企业奋发图强,如果继续在保护下过安稳日子,反而对汽车业的长远发展不利。

  早在工商总局公开征求意见稿之前,记者就曾向北京汽车交易市场总经理苏晖探询过有关内容,苏晖当时没肯将《办法》原稿交给记者,但却出示了一份业界对《办法》的意见稿。有专家认为,目前跨国集团与国内企业纷纷合作,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如大众、别克、奥迪、雪铁龙等等,完全就是国外的品牌,但现在都在国内生产,有的还全球同步。因此,汽车界相当一部分人担心届时国产品牌与进口品牌难以真正分清。

  从分营的角度来看,现在都是并网销售,届时也可能难以真正分开,比如通用汽车公司,许多品牌都统一在“大通用”旗下,大品牌下又分很多小品牌,让其分网销售不仅难度很大,而且很难保证经销或代理商不弄虚作假,重新申请注册,但实际却可能换汤不换药。

  《办法》旨在让国外汽车公司自建销售网络,以增加其成本,抑制其对国内汽车销售网络的控制,但是,跨国公司真的会自掏腰包吗?

  北京汽车研究所首席分析师贾新光表示,很难说。上海大众原来还自己掏钱建专营店,但现在已经不建了,都是找代理,经销商自己掏钱。国外的汽车品牌有人愿代理吗?有的是,排着队等着,因为有利可图。一位汽车专卖店负责人告诉记者,要得到厂家的专卖授权资格很不容易,进口品牌更是如此,如果《办法》真实施了,肯定有人愿掏钱加盟进口品牌,因为进口品牌赚得更多。汽车价格下不来不要紧,利润同样会增加,更何况到时可能形成一定的垄断,就更有利可图。

  贾新光说,品牌专卖是汽车销售发展的主流,但并不是说别的销售模式就一无是处,汽车销售正呈现出多元化发展的方向。他说,汽车分销、品牌专卖不是不好,但没有必要用法律的形式搞一刀切。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业内人士对记者说,现在的汽车已经成为大众消费品,应当由市场去主导。现阶段最重要的是如何规范市场,促进正当竞争,维护好消费者的权益,但在这些方面,有关部门却往往是缺位或越位。汽车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汽车召回制度和汽车三包规定,这些涉及消费者切身利益的法规,呼吁了很久,却只听雷声不见雨点。中国汽车产量今年有望跨入世界前四强,但《汽车产业政策》到现在都还难以出台,这不值得反思吗?(本报记者曾业辉)

(编辑:赵广喜)
yes
Powered By Google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已有 _COUNT_位网友发表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