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自己人设计的才中意 轿车造型应有民族文化特征

http://www.sina.com.cn  2003年07月01日 10:47  中国汽车报

  今年,轿车品种大大增加。但可贵的是,这些车上中国设计师的“手印”,甚至是完整的作品,越来越多。这一方面说明,中国轿车设计界的能力正在悄悄地迅速提高,另一方面也显示,融入民族文化特征的轿车,不久就会“飞入寻常百姓家”;毕竟,像服装一样,自己人设计的肯定要中意得多。

  然而,相对于一是一、二是二的纯技术来说,轿车车身造型凝结着浓厚的社会文化底蕴,牵涉到古往今来复杂的审美观念。一线一角,一凸一凹,一处紧张一处舒缓,或胖或瘦,就像一个人一样,风貌神情各具特色。那么,在自信和努力尝试的基础上,在国产轿车上,我们中华民族自己的文化元素,是否应逐步被糅进去呢?进而慢慢孕育出中国轿车的造型风格?

  造型可以产生价值。特别是在现阶段,在大多数国人眼里,造型是一款轿车除价格之外的第一价值、第一大卖点。在造型和性能、“鱼”和“熊掌”不能兼得的情况下,国人要“鱼”而非“熊掌”。如同论人看人,国人重身段容貌轻能耐才华。

  上一周,记者就世界轿车造型风格沿革、近年流行趋势,中国轿车是否应当培育自己的造型风格,以及哪些中华传统文化元素最应渗入国产轿车造型当中等四个问题,采访了第一汽车集团公司技术中心的造型室科长张长林、轿车部工程师姜红军、上海同济同捷科技公司的副总经理廉玉波、造型设计师卞万宝等。尽管几位专家的技术实践、观点和眼界有所差异,但记者期望他们的意见能够唤醒一种“特征意识”,以利于国产轿车更契合国人的审美观念。

  廉玉波、卞万宝:德国车和日本车依然奉行简洁、流畅的基本造型原则

  20世纪初,德国鲍豪斯设计院提出了现代轿车造型的基本原则:简洁、流畅。

  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雄心勃勃的阿#{8波罗8}#登月计划大大振奋了美国人,经济持续高速发展。美国车盛行宽大舒展,大量使用镀铬件,锋芒毕露。这种造型反映了当时美国的经济状况和社会心态。

  不久,德国人开始批评美国车的“飘”性,加之德日车竞争力增强,迫使美国人慢慢回归理性,开始注重人本主义,人体工程学方面的研究受到重视。

  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相对于美国车体大豪华、用材和工艺较为复杂,日本汽车界展开“短、小、轻薄化”运动,最大限度地利用车内空间,突出构件整合化,用材少且效应等同,周车内外显得紧凑有致。也许,丰腴饱满、中庸雍容的风格流行的起始点正是此时。

  由于国民思维和身材上的相似点较多,日、韩车在造型上的相似点也较多,而在结构上,他们学德国车较多。

  三十多年来,韩国各汽车公司派出了大量设计人员到国外学习。他们的概念很超前,许多设计在国际比赛上获得大奖。韩国各汽车公司还在海外设立研发中心,如现代在洛杉矶有开发中心,聘请欧美人来设计,同时大量解剖、研究竞争车型,因而韩国车的时尚感和赏心悦目的感觉近年来提高了一大块;但若说成为流派还勉为其难。尽管他们谁好学谁,有改进有创新,但在其车上还是能找到别人的影子。

  张长林:现在的趋势是“大同”。大同之中有个性。

  现在的趋势是“大同”。轿车造型现在只有“公司形象特征区别”,没有“国别”。民族文化的影响力也很弱。汽车是世界性商品,过于民族化,市场会很狭窄。阿拉伯人穿长袍,民族特色很足,但其他民族很难接受。汽车造型就像西服,各民族的人基本都愿意穿才行。

  现代社会信息传播速度非常快,传播量又非常大,全球汽车设计人员接受设计专业教育的著名院校就那么几个,都看那么几个著名的车展,可想而知,所持的设计理念大同小异。另外,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加快,汽车设计人员的流动性很大,促进了不同文化元素的糅合和风格趋同。

  世界著名品牌轿车的造型风格是经历好多年才能够形成的,并非一代车就一蹴而就的。打个比方,猜测某一个人的家族相貌特征,你得见过他的祖父和父亲才能下结论。

  大同之中有个性。民族传统文化元素可以纳入造型之中,但那只能慢慢来,慢慢地糅进去,不能硬来,不能牵强附会。

  国人对大“红旗”轿车印象深刻。尽管它加进了民族的东西,不乏个性,但并不十分成功。比如其后尾灯的宫灯造型,就有些牵强。当年的“红旗”也曾参照了国外豪华轿车的潮流特征,与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美国的豪华轿车十分接近。

  现在,中国轿车制造业造型设计界谈民族的东西还为时过早,十年二十年之后才有可能。现阶段主要是解决会不会的能力问题,而不是吸收民族文化特征的问题。民族文化美学元素是流淌在血液里的东西,无以言传。深入开掘、细细把握,是中国轿车造型界现阶段力所不逮的境界。

  姜红军:饱满圆润,腰线硬朗,是造型潮流。民族性格特征对造型有影响

  饱满圆润,个别地方比如腰部加入棱线,前后灯呈多边形,软中带硬,是目前世界轿车外形流行的特征。

  从审美趣味上来说,造型就是喜好。世界轿车造型风潮的变迁似乎有一个规律:隔一定年份就有一次回归。比如上个世纪三四十年代的美国别克和中国的老上海,其圆乎乎的形状在近年又成风潮。

  轿车造型潮流是引导出来的,就像时装时尚一样。意大利的宾尼法瑞纳和乔治亚罗等几位顶尖高手,坐下来议一议、聊一聊,今年的流行趋势就出来了。

  同一时代,各国轿车造型特征还是有一些差别的。德国车的形状普遍显得硬朗一点,中规中矩,而法国车善用多条大弧线,潇洒飘逸。这两国轿车造型之差异,如同两个民族的性格特征之不同:德国人严谨精细、扣死理;法国人则自由浪漫、纵横不羁。如果你要意大利人和法国人做古板的东西,比较难,就像你让德国人矫情浪漫一样。从近两年的市场表现来看,欧洲人似乎把最热的目光投向了法国车,标致206等车的销售量在欧洲直逼高尔夫和POLO等,就是证明。

  日本人在造型上早已进入了“无我境界”,市场需要啥,他就设计啥。在骨子里,日本车压根儿就没有风格。在B级车以上的轿车市场上,日本车依然保持稳重的风格,原因是它们不想失去四五十岁的顾客,比如说凌志和皇冠的外形还是那么四平八稳。

  美国人进入了另一种“无我境界”。他们玩了开了100年的汽车,收入高,车价低,轿车不再是身份和财富的标志。他们大体上对轿车造型失去了细究的兴趣,所以干脆移情皮卡。

  姜红军:日本人试图把握“新人类”飘忽不定的口味

  值得注意的是,丰田等日本公司近年来较为注重对“新人类”口味的把握尝试。

  所谓“新人类”,是指现在年龄多在十七八岁左右的青年人,他们有钱时不工作,无钱时才工作;他们只注重自我感觉,我行我素,很少顾及世俗的看法。他们也是轿车消费者,但他们的口味犹似柳絮,飘忽不定且难以归类。

  例如,丰田带到中国来的Vitz(威姿),所瞄准的消费者群体,就是女性“新人类”。另一款丰田“新人类”车型Will,其中一款犹如小甲壳虫,但后风窗却垂直而下,状如峭壁;另一款车身子非常尖削低矮,被评论人士称做“陆地战斗机”;还有一款全身圆嘟嘟,相当怪异。丰田还在持续试探“新人类”的口味,尚无定论。不过,它已经新创了一个名叫Scion的品牌,来囊括这些稀奇古怪的“新人类”车型。

  建筑文化、饮食文化渊远流长的国度、民族,不仅较为欣赏华丽、雍容、恢弘的形象,而且不排斥精细、精致和雅致的做工。这些国度既有我们中国,还有法国和意大利。我们祖先留下了故宫、颐和园,也传下了食不厌精脍不厌细的讲究。我们中国人颇能“杂食”,简洁洗练、气派堂皇和精细雅致照单全收。以前,一汽曾就“红旗”的造型主要针对中青年人做过调查,结果显示,国人对造型融入民族文化美学元素是认同的,但口味相当驳杂,众口难调。

  廉玉波、卞万宝:中庸正大行其道

  在我们中国人骨子里,最认可的造型特征是什么呢?是神气内敛,是中庸!美国车大气张扬,德国车稳重简洁,日本车灵巧精干,法国车浪漫奔放,中国人都有不同程度的喜欢,但只要求每个风格特征有而不余,过则不悦;既要“致广大”而又要“尽精微”,既追求“极高明”而又得“道中庸”,“宽裕温柔,足以有容”。

  所谓中庸,其“中”乃不偏不倚、不过和不及的意思,其“庸”乃平常之谓。中庸之道,现正在世界轿车造型界大行其道,大有扫尽尖凸峭拔、线条纷繁、姿态张扬的尘埃之势。如同石油危机时期小型廉价省油车吃香一样,近几年西方经济萎靡不振,竞争已到白刃相搏的地步,整个社会成员的危机意识、保守意识大大提升,反映在轿车造型上,就是求稳和中庸。

  奉行中庸之道,是德、日、韩三国轿车造型的共同之处。在这股风潮之下,国际轿车造型流派很难分清,风格界限变得模糊了。从传承性上看,惟有德国车的传统味道稍微明显一些,走向另一端的是日本车,融合百家长处,正在失去当初的灵巧、秀气、俊朗。(本报记者秦淑文)

(编辑:赵广喜)
yes
Powered By Google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已有 _COUNT_位网友发表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