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从车展说起:跨国公司与中国汽车拉近关系(图)

http://www.sina.com.cn  2003年06月03日 08:22  市场报
从车展说起:跨国公司与中国汽车拉近关系(图)

  □吴迎秋

  2000年初,我在底特律参观北美国际汽车展时,这个问题就已产生。那时,我的结论是:中国汽车与世界的距离在拉大。3年后,重提这个话题,在看完上海车展后,我突然觉得,如果换个角度,换个思路去分析判断,有些新的现象还是值得我们重新认识。

  前几届车展,包括上海车展、也包括北京车展,我们已经注意到了,在跨国公司的展台上,合资企业的产品与原装进口车同台亮相的现象很多。到本届车展,这个现象又发生了变化,许许多多展台上的进口车型实际上就是未来一、二年中要在中国合资生产的车型。如标致展台上的307,明年初就将在中国生产;大众公司展台上的高尔夫POLO/car.shtml target=_blank>波罗三厢、途安等5款新车,其实就是今年底到明年初将出现在中国的大众的产品。车展前,一汽宣布的,今明两年将要生产的4款新车。我们同样可以在丰田的展台上觅到踪影。这一切表明了中外汽车公司,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格局已全面形成。在形成这个局面的过程中,我们发现跨国公司表现出更愿意让人们把他看成是中国汽车一部分的姿态。

  展会开幕前一天,通用汽车公司隆重举行了一次称为“通用家族群英会”的新闻发布活动。记者发现,除了“自主魔力”“凯迪拉克”等表现通用汽车技术实力的概念车以外,其余大部分产品,如spark、凯越、金杯通用豪放以及鲲鹏概念车等都是中外合作的产物。两款所谓的纯进口原装的“雪佛莱豪侠”和新款凯迪拉克,据说还有一段耐人寻味的故事。“雪佛莱豪侠”是针对中国某企业“拷贝”而临时决定拿来的,那辆“拷贝”车型就在某企业的展台上。而新款凯迪拉克有人已经在猜测是否很快会出现在上海通用的产品中。通用中国公司总裁墨斐在活动的发言中,一如既往地明确表态:通用汽车与中国汽车工业一同成长。联想到前些时侯,墨斐曾经表示,愿意联合通用汽车在全球的合作伙伴帮助中国建立一个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汽车工业。通用汽车给人的暗示非常明确:我是中国的。我的一切都可以是中国的。

  从过去的中国汽车企业“傍洋大款”,到今天的跨国公司在中国的紧贴战略,其实最根本的原因还在于中国的市场发生了变化。中国的市场发展加快了,家用轿车在近几年有了很大的增长,并显现出了巨大潜力,跨国公司不能不眼馋。过去,人们总在说日本汽车对进入中国投资设厂相对保守。其实还在于那时的中国市场不够大,对跨国公司的吸引力不够。你想靠近,却又缺乏魅力。当时中国企业非常乐意能傍上日本汽车的大款,但最终几乎一个都没有成。现在,丰田对进入中国的积极性非常高,威驰刚刚出炉,花冠、皇冠、SUV项目立即上马,不是一年一个新车型,而是一年3个、4个新车型拿到中国来合资生产。看看上海车展上丰田的展台,不能不信:丰田在未来中国市场上将扮演一个非常重要的角色,日产汽车公司几乎可以说是搭上末班车才来到中国,目的也是同样的。对于日产这样的后来者,他想后来居上唯一的办法就是要迅速拿更多的产品在中国制造,越快越好。可以断定,上海车展上日产公司展台上那么多的新车,相当多的将会在东风日产开张后变成合资企业的产品。

  德国大众最不愿意让人说“一个落后车型在中国饱吃10几年”。多年来,他的一切努力都在证明一点:大众每一款来到中国合资生产的车都是畅销的,其畅销原因在于德国品质。从奥迪A6、帕萨特,到宝来、波罗,都是德国大众与中国伙伴精诚合作的结晶。当初,一汽—大众生产线上奥迪特指标超过了德国总厂的水平,记得大众高层向记者讲述此事时都喜形于色。本次车展上,好多人不理解德国大众为何新车型不多,但记者在近两年法兰克福、巴黎、日内瓦车展上看到的与上海车展比较后发现,其实大众的产品基本上都拿来了。如果把大众不久前宣布的5款即将在中国合资生产的新车型加上,其在中国生产的车型还是跨国公司中最多的。

  必须说,德国大众是最愿意在中国“扎”下来的一个跨国公司,这与他在中国投资的时间最长有直接关系。在这点上,大众努力要使自己扮演成一个中国汽车工业的“铁磁”角色。就在4月份,中国非典疫情已开始蔓延的时候,大众汽车公司总裁皮舍斯瑞特还按原计划悄悄地来到北京,就下一步在中国的合作项目会晤中国有关领导人。事后,大众方面默认了记者提出的是否包含着特定时期表达衷心的诚意:在中国有困难的时候,大众和你在一起。

  无独有偶,法国PSA集团总裁佛尔兹也在这个时候来到北京。不知在佛尔兹那里,对于当年标致败走麦城的真实反省是什么?但有一点可以肯定,改变标致在中国人心目中的形象可能是其重新进入中国的当务之急。这其中关键一点就是PSA要紧密地与中国在一起。车展上,标致展台豪华阵容:206、307、406、607包括概念车,都在传递一个信息,标致正在朝着这个方向努力。

  更多的事实在说明一个有意思的现象:当中国汽车在讨论与世界远与近的时候,跨国公司无时无刻不在向中国“套近乎”。记得1995记者在沃尔夫斯堡采访德国大众,听一位高层在介绍大众全球战略时,对于中国市场提到很少。如今,越来越多的公司已经把中国的生产计划纳入了全球总规划中。这样的变化,应该是我们要重新认识的第一个问题。

  (作者系中国汽车报副总编)

(编辑:)
yes
Powered By Google

更多相关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