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上海通用老总陈虹:中国汽车跨国公司谁整合谁

http://www.sina.com.cn  2003年04月09日 09:41  经济日报

  洋血统是不是通行证?

  记者:你认为中国汽车业发生了什么变化?

  陈虹:主要表现在市场化运作方面。

  现在市场需求比较旺盛,而且今后若干年还会持续发展。国内竞争国际化的特征非常明显,主流汽车厂基本上都同跨国公司结盟了,有些还不止和一家结盟。世界汽车工业剩余产能都在中国找市场,拼命想挤进来,现阶段大量国外车型进入中国在所难免。

  记者:现在国内轿车都在取洋名,或者干脆就用外文字母,是不是跨国公司整合中国汽车工业的表现?

  陈虹:国产轿车起外国名字,是市场化运作因素在起作用,用户想要什么,就给什么。因为现在中国血统的品牌都还不太过硬,起洋名字的厂家也是为了迎合用户对洋血统的偏好。

  记者:现在有的企业特别喜欢强调引进产品的“原汁原味”,“全球同步上市”,是不是国内竞争国际化的原因?

  陈虹:我们并不赞成这样做,全球的用户是不一样的,为什么要“原汁原味”、“全球同步”呢?在我们看来这不是真正的以用户为中心。

  记者:上海通用的新产品取名“君威”,出自一种什么理念?

  陈虹:我们取名别克君威,是希望将品牌精神与中国文化联系起来。论语讲“仁者静,智者动”,一部车对动与静有独特的彰显,君威要体现的正是这种动静相宜的风范,是当代的君子之车。同时也避免上海通用产品只有洋名,没有中文的问题。现在我们的别克和北美已经有很大的差异,完全针对中国用户,瞄准目标用户群精神上的情感诉求,也是一种市场化运作。我们觉得不仅要看眼前,更要注重长远。从目前看,也许还有机会把外面的东西拿进来,改头换面变为自己的产品,但从长远来看,是不会有核心竞争力的。我们现在的着眼点是如何在中国生存、发展、壮大,成为世界汽车工业的一个组成部分,而不仅仅是跨国公司在中国的生产厂。

  在“巨人”肩膀还要站多久?

  记者:中国企业为什么总不能开发出自己的产品?

  陈虹:自主开发的话题我们一直都在讲,原来说市场容量不够,不足以支撑开发费用。目前这种情况还存在,但中国市场已经表现出巨大的增长潜力,未来10至15年内,有望成为全球最大的汽车市场,那时专门为中国人设计的车一定是在中国完成的。怎样有计划、有步骤,扎实地走到那一步,是现在面临的问题。刚开始避免不了要买别人的技术,关键看你的整合能力,包括对市场的把握度、对项目的管理能力,以及最终有没有能力作为主导。

  记者:你认为君威算是你们自行开发的产品吗?

  陈虹:现在我们还无法做到所有东西都由我们自己开发,但它是在通用别克的产品平台上,由我们主导进行开发的。君威的内饰设计是美国的ARIA Group,工程是VISTEON,外形从设计到工程全部都是泛亚,但是所有项目的节点管理,花多少钱,什么时候完成,设计的改进、批准,方案的完善,全部是由上海通用控制的。在合作的18个月里,24次重要的项目进程会议,上海通用7次到美国审他们的设计,我本人也去过3次。若干年以后,随着中国的大市场形成,必定会有针对中国用户的产品在中国开发,各大跨国公司也会把他们的资源移到中国。从现在起我们就要朝这个方向努力,泛亚现在有400名工程师,到2007年要增加到1200名。我们希望在今后5到10年里,泛亚有能力开发自己的产品。这恐怕是未来自主开发最主要的一条路,只有这条路可能站在国际前台去,也就是所说的“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记者:怎样才能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使自己变成一个巨人呢?我们已经在巨人肩膀上站了一二十年,还没有成为巨人,上海通用怎样成为巨人呢?

  陈虹:首先就是战略上的关系,跨国公司是把你作为它整体战略的一部分考虑的,我们要把他们的战略变成我们共同的战略。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也不能完全无所作为地站下去,他们现成的产品拿过来,我们要有能力告诉他们,在中国市场会出现什么问题,什么地方需要改动,怎么样改。另一个方面,要和巨人结合在一起,让他们认识到,站在一起,我们强大了,他会更强大,对大家都有好处。我们的利益要统一在让上海通用成功,更成功,不断成功上。

  跨国公司的中国工厂

  还是中国的合资公司?

  记者:一方面是跨国公司要整合我们中国的汽车资源,一方面是我们想整合国际资源为我所用,目前这两者处于一种什么状态?

  陈虹:跨国公司自然是希望我们是它全球战略当中一个棋子。我们目前能做的,是使它的战略在中国实现,同时这个战略也成为我们的战略。在实现它的战略的同时,能够发展和壮大我们自己,形成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记者:是将它的战略在我们的格局中修正,还是修正我们自己的战略,以适应它的战略?

  陈虹:国际资本的目标是很单一的,国际资本进入中国,就是因为中国有个大市场。作为上海通用来讲,我们首先要考虑的是,如何使自己从弱小变为较强。如果做不到这点,我们只能是个装配厂。所以怎样把它的战略变成我们共同的战略,共同发展,利益共享,这是我们考虑的问题。

  记者:如果所有的跨国公司都把中国作为他们各自战略的一部分,我们自己的战略还能不能够实现?

  陈虹:这是中国在加入WTO时反复讨论的问题,中国到底要不要成为全球经济的有机组成部分?在全球化过程中扮演何种角色?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世界经济结构也在调整,我们觉得在这个调整中我们可以找到机会。虽然这意味着我们将面临更大的挑战。

  记者:中国的汽车工业和整个国民经济的状态还有差别,中国并不是样样都落后,但汽车可以说除了市场优势以外,什么也没有。中国汽车工业的前景,会不会就是跨国公司在中国开一大堆制造车间?

  陈虹:这个问题的根本是,中国汽车最终是头脑型的还是躯体型的,如果光作躯体,就只能是车间,搞得好一点是工厂。我们正是要避免成为跨国公司的装配厂,所以我才讲泛亚要形成什么样的能力。现在我们所有的指标都是和世界上最好的公司相比,要在市场营销、服务、制造、工程、采购等环节上形成竞争力,居市场主导地位。就是我们有权选择上什么产品,先进入哪个细分市场。选择后由你主导进行适应中国特定市场,进行本地化改进。我们希望5到10年以后,我们能以泛亚为主,开发专门针对中国市场需求的产品。

  记者:具体说,上海通用将来会是通用汽车的中国车间,还是中国的通用汽车公司?

  陈虹:上海通用的战略,是要以快速的学习能力,世界级的眼光,创造性的整合世界及本土化的优势资源,用“四两拨千斤”,获得优势最大化。快速发展,以速度取胜。现在汽车行业不仅是不进则退,进得慢也是退。因此我们内部一直要求不能光拼速度,更要拼持久加速度,对我们企业来讲,就是可持续的快速发展。在现在的信息社会里,相互渗透是无法避免的,发展中国家的企业要快速发展,也都有这么一个过程。我们一直坚持一个理念,上海通用成功了,大家也就都成功了。上汽集团、通用、上海通用的员工、销售商,零部件供应商,以及我们的政府就都成功了。

  记者:上汽集团作为上海通用另一个投资方,它的作用和目标是什么?是不是更像是一个金融投资机构?

  陈虹:上汽还是很有雄心的,已经成立了上汽集团汽车工业研究院,就是要研发产品。上汽有三大目标,即到2007年,实现自主开发5万辆汽车、年产汽车100万辆、跻身世界500强。目标是先做强,再做大。上汽已经下了很大决心,不甘心仅仅成为一个投资公司,希望能在汽车产业价值链的核心部分发挥一定的影响。上海大众,上海通用对上汽来讲都是非常重要的,上汽对这两个企业是有很大影响力的。

  (本报记者程远)

(编辑:)
yes
Powered By Google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已有 _COUNT_位网友发表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更多相关新闻

程远专栏专题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