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轿车“超低定价”要一步到位 生产厂家有无隐情?

http://www.sina.com.cn  2003年03月19日 11:06  经济日报

  程远

  所谓价格“一步到位”,是个相对概念,这如同养孩子,知道将来肯定要长大,但不能现在就把衣服给他做得又宽又大———

  中国轿车一向以价格奇高而背下了恶名,一直受到国人的诟病,媒体对此可没有少批评过。

  但是近年来,中国汽车市场又出现了一桩怪事,一些车型上市后要加价若干才能即时买上,否则就要“排队”等候,少则数月,多则1年,而且越是加钱多的车,越是难买到。开始还只是广州本田的雅阁如此,去年以来愈演愈烈,不仅上海大众波罗一汽大众宝来奥迪A6,天津丰田的威驰,海马的福美来等引进车型要加价,甚至华晨自主开发的中华轿车都加入了这个行列。今年更增加了上海通用的君威,北京现代的索纳塔,特别是全面升级的广本新雅阁2.4,上市宣布价格为25.98万元,等于降价4万元,而在市场购买反倒要加价3万至8万元。

  轿车要加价购买,让我们这些力主轿车降价的人很没面子,虽然是小事一桩,但是加价部分是否走了黑道,生产厂家减少了收入,国家流失了税收,而降价的实惠,消费者却没有得到,还搞乱了汽车销售市场,就不能置若罔闻了。

  加价车的生产厂家众口一辞地声称,加价的事不是他们干的,而且信誓旦旦地保证:“发现一起,查办一起”。但是让人不能理解的是,这些车种几乎都采取的是4S店专营销售方式,也都是全国统一定价,倒车的黄牛大批资源从何而来?

  更让人不能理解的是,现在中国的轿车价格到底贵不贵?既然大家都说贵,为什么人们还要加价去购买?

  加价销售,说明市场供求是不平衡的。我们提出轿车降价时就说过,车价是供求双方博奕的结果,“降价不降价,市场说了算”。既然供应不足而需求旺盛,厂家又为什么要“超低定价”呢?厂家究竟有何隐情?

  有业内人士认为,这是厂家玩弄的伎俩,故意控制产品投放量,制造一种“市场饥渴”的假象,把消费者胃口吊足,借以提升自己的品牌。更有人认为,这是厂家与商家联手,给消费者设置的陷阱,制造市场紧缺,然后借机抬高车价,从中牟利。

  对此,笔者不敢完全苟同。故意控制产品投放量,不仅操作很复杂,运作成本很高,在总体买方市场条件下,所担的市场风险也很大,厂家不会轻易冒这个险。至于厂商勾结,设置陷阱,抬高车价,从中牟利,对企业来说,还真不如把售价定高,来钱又直接又稳当,何必要兜个大圈子呢?至于会不会有个人之间的勾结,加价的车款中饱了有关人员的私囊,倒未必没有可能。

  最近,广州本田新雅阁2.0、3.0两款车型上市,公布的价格是22.98万元和30.98万元,又极具杀伤力,会不会进一步加剧雅阁的加价销售状况?我们就此采访了广州本田执行总经理曾庆洪。他首先分析了雅阁“定单”登记中的水分,3万辆“定单”中,可能有一半属于重复登记,他们将尽力加大产量,目前平均日产量已由240台提高到380台,4月20日后可提高到500台,到6月份就大体可以做到供需平衡。对他们“超低定价”的解释是,希望能够一次定价,稳定一个较长时间,比如到2006年进口车关税降到位后,他们的车价还能具有竞争力,不再降价。

  对于这个解释,我们仍然难以认同。

  市场上没有长期不变的价格,所谓“一步到位”,是个相对概念,特别是像中国这样一个正在发育的汽车市场,变化多端,价格更不可能固守不变。预计几年后的车价,事先设定好不再变化,是不可能的。这就如同养孩子,知道他将来肯定要长大,但不能现在就把衣服给他做得很宽大。长大成人后穿起来合适的衣服,现在穿就肯定不合适。如同随着孩子成长的不同阶段,要做不同尺寸的衣服一样,轿车也应该随着市场的变化,经常调整价格。

  厂家不敢随时调整价格,和一些人散布的“产品降价,早期购买者吃亏”的误导有关。厂家要么不敢降价,要么就大降特降,所谓“一步到位”,结果一面市场供不应求,一面企业遭受巨大经济损失,比如夏利2000的降价就是如此。还有厂家用增加配置来代替降价,难道早期购买者花同样价钱,买了低配置的车就不吃亏吗?

  我们认为,随着经济的发展,技术的进步,管理水平的提高,生产规模的扩大,生产成本降低,产品价格一步一步降低是自然而又合理的。消费者购买商品是为了使用而不是为了保值,看到商品性能越来越好,价格越来越低,应该感到高兴才对,怎么能产生吃亏的想法?比如说手机开始卖2万元,现在大伙是希望它涨到4万元好,还是降到几千元好?

  我们认为,随行就市,是市场经济最基本的特性,供需平衡才能保证市场健康有序,我们希望厂家给产品定价时,能有更多的理性,消费者也能以平和之心对待商品降价。

(编辑:李良)
yes
Powered By Google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已有 _COUNT_位网友发表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程远专栏专题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