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日本汽车业调整亚洲战略 加强在中国的直接投资

http://www.sina.com.cn  2002年12月31日 10:25  经济参考报

  日本汽车制造业正积极调整亚洲战略,加强在亚洲特别是中国的直接投资和市场开发,努力建立出口基地,并取得了引人注目的成果。

  由于东南亚地区的汽车生产技术和汽车质量不断提高,加上劳动力价格相对便宜,其国际竞争力大大加强。日本汽车生产厂家计划在东南亚建成汽车出口基地。一些汽车生产厂家已经重新整合生产资源,将分散在几个国家的汽车生产工厂集结在一起,增强生产能力,提高规模效益,为将其建成向日本和欧洲出口的汽车生产基地而努力。目前,大发汽车公司已经将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的合资公司整编为子公司,铃木公司也将印度尼西亚的合资公司改编为子公司。

  日本设在东南亚国家的企业原来主要依靠从日本进口主要零部件,进行组装生产。在当地设立的一些零部件生产企业也大多是生产技术含量较低的产品。近来,这种局面已经开始发生变化。日本汽车零部件主要生产厂家电装公司决定,于2003年底之前,在曼谷以南60公里处的一个工业开发区建立一家生产最先进汽车零部件的工厂,使其成为向世界提供高性能汽车零部件的中心。该工厂首先生产可以大幅度改善和提高柴油发动机燃烧效果的电子控制式燃料喷射装置。生产这种装置需要高硬度、精密的冷锻压加工技术,到目前为止,除日本本土之外,还没有在其他国家生产过。该工厂的生产纳入轨道以后,将成为同欧洲汽车厂家展开竞争的主要基地。

  日本汽车行业认为,欧美汽车生产厂家已将零部件的生产集中在部分能够对应全球化浪潮的大型汽车零部件企业,大幅度降低了生产成本。日本企业如果能在已经领先一步的东亚地区形成高品质的零部件生产基地,就能在同欧美汽车零部件生产厂家的竞争中处于有利位置。

  过去,日本汽车生产厂家对中国汽车市场发展前景认识不足,行动迟缓,同欧美汽车生产厂家相比,失去了不少发展机会。现在他们已经充分认识到这个问题,并大力调整中国战略,迅速加大在中国直接投资的力度和技术合作项目,努力开发中国国内汽车消费市场。

  丰田汽车公司与四川合作生产卡斯特面包车的项目已经取得相当成功;和天津汽车公司合资生产的“威弛”牌小轿车已经于2002年10月下线;同长春第一汽车集团合作建立的汽车生产工厂将于2003年开始投产,初期计划年产1至2万辆高档轿车;最近又在天津经济开发区购进了大量的土地使用权,计划建立第二汽车生产工厂,年产5万辆高档轿车。丰田汽车公司计划在不久的将来,把在中国国内汽车市场所占的份额提高到10%以上。

  可以说,本田公司是日本汽车行业进军中国市场的先驱,该公司在1999年就和广州汽车公司合资生产出了“雅阁”牌轿车,2001年的产量已经达到了5万辆,一直供不应求。本田公司最近还宣布,中国政府已经批准其在广州设立该公司持股65%的汽车生产公司,计划投资总额达1.93亿美元。新的合资公司将从2004年投产,生产排气量为1000至1600CC的小型轿车,产品全部向欧洲或亚洲其他国家出口。本田公司也希望不用太久的时间能将市场份额提高到10%左右。

  日产汽车公司虽然进入中国市场的时间很短,但很快以技术合作的形式和东风汽车集团生产出风神蓝鸟汽车。日产汽车公司还和东风汽车公司设立了合资公司,将于2003年正式开始生产汽车。日产汽车公司更是雄心勃勃,计划在2006年之前每年在中国销售55万辆汽车,其中轿车22万辆,商用车33万辆。

  在日本汽车制造业属小弟弟的马自达公司也不甘落后,采用委托生产的方式,努力扩大在中国的汽车生产。2002年,该公司委托一汽海南公司生产“马自达323”小型轿车2.2万辆,2003年将增加到3万辆。马自达汽车公司还委托长春的一汽轿车公司生产1.5万辆中高档轿车。该公司希望在2008年将市场份额提高到5%以上。

  随着整车厂家的中国战略调整,增大在中国的投资力度,日本汽车零部件厂家也开始大幅增强在中国的零部件生产能力。日本爱信精机公司决定在唐山增加7000万人民币的投资,将唐山爱信精机齿轮公司手动变速器的生产能力提高30%,将年产量从今年的14万套提高到明年的19万套。生产制动液管、安全气囊等汽车部件的丰田合成公司决定增加在天津的投资,新建一家工厂,增强生产能力。电装公司也决定增加5亿日元投资,引进树脂成型设备,生产原本需要从日本进口的散热器等部件。丰田汽车集团已经在中国设立了20多家汽车零部件企业,每年至少可生产40万套汽车零部件。(作者:乐绍延)

(编辑:)
yes
Powered By Google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已有 _COUNT_位网友发表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