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竞争合作融入发展 东风国际合作凸显新战略格局

http://www.sina.com.cn  2002年10月31日 08:58  北京现代商报

  在频频出手国际合作之后,东风的布局已经进入最后阶段,在东风的棋盘之上,新的战略格局呼之欲出——

  几乎在一个月的时间里,东风汽车的总经理苗圩两次在中国汽车行业重要的合资协议上签字:9月19日,钓鱼台国宾馆,东风汽车集团与日产雷诺达成全面合作;10月25日,人民大会堂,东风旗下的神龙公司与世界第六大汽车巨头法国标致-雪铁龙PSA集团扩大合作。两次签约使东风形成了与两大国际汽车集团直接深度合作的局面。

  两个重大的合资项目使东风成为今年汽车行业最大的亮点之一。而合资项目的中方操盘手就是苗圩。苗圩频频出手国际合作之后,东风的布局进入最后阶段,在东风的棋盘之上新的战略格局已经呼之欲出。

  当东风宣布与法国标致-雪铁龙集团扩大合作后,中国汽车业的三大集团都形成了一手托两家(分别与两家境外汽车企业合资合作)的局面。然而由于东风与日产的合作,改写了中国汽车产业的合资模式,因而它显得非同寻常。专家评论,在不突破现有合资政策约束的情况下,东风和日产的合资在某种意义上可以看成是境内外两个公司的合并。

  此次合作来之不易。据介绍,在长达14个月的谈判过程中,遇到了过去任何一项合资谈判中都从来未遇到过的很多敏感问题,如东风原有的生产基地、12万员工、一些非主业机构的剥离等,但是,一旦出现僵局时,日产的总裁戈恩和东风的总裁苗圩都会心平气和地坐在一起,为双方寻找平衡点。

  经历艰难的谈判,终于使双方握手言欢。新公司董事长苗圩介绍,东风旗下约80%的单位要进行重组,并对主、副业进行剥离,同时把零部件业务也纳入其中。但是“通过此次合作,新的东风汽车将在产品规划、采购、工厂生产率、物流、质量控制、销售网络以及金融服务等方面得以突破性提升,达到国际一流汽车制造商的水平。”

  在此项交易中担任日产财务顾问的高盛公司的肯尼思.柯蒂斯介绍:“此次日产与东风的合作采取了有史以来独一无二的汽车合资新模式。它已经不再是境内外两个公司扯一块地皮,共同出资生产几个合同产品车型的老模式,而是一种从管理-销售-研发-制造的完整的产业链的全面合作。这在某种意义上是境内外两个公司的合并,会影响到东风公司的方方面面。”

  有媒体戏说东风是“最花心的企业”,现在苗圩他们手中握着不少“牌”。而苗圩认为:“国际合作是东风的大战略,对外合作不能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东风公司将把对外合作从过去的局部性、阶段性提升到全面、整体的层次,用一个五年计划或稍长一点时间,进入世界500强,初步形成国际竞争能力。”

  东风集团的总经理苗圩说,东风一直以来都在谋求“做强做大”。东风谋求发展不是一味贪图“有规模无效益”的“做大”,而是在进行现代化、国际化运作。收购广州云豹厂之后与中国台湾裕隆合作、引进日产技术,组建了风神汽车公司,打出了一个新的品牌;将原悦达起亚收纳门下,组成东风悦达起亚公司,抢占了经济型轿车的一块地盘;在广东与广州汽车集团、日本本田三方合作,即将建立年产5万辆规模的Honda轿车出口基地;合资日产,全面改组东风……围绕资产运作、国际合作屡屡出招,苗圩已为东风搭起了有国际竞争力的框架。

  很多人将1999年3月22日,时年44岁的苗圩担纲东风汽车公司总经理作为分析东风的一个分水岭。人们还记着2000年1月8日,东风汽车公司在深圳召开了2000年营销工作会议时,总经理苗圩面对来自全国的近千名经销商发出了肺腑之言:“如果到年底东风公司不能实现扭亏为盈的目标,我将引咎辞职。”说干就干的苗圩在东风的平台大刀阔斧地全力推进改革。东风由曾经连续9个月拖欠职工工资的惨状,终于在1999年遏住效益下滑后,连续几年出现了大幅增长的势头。去年销售汽车265000辆,实现利润25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了20%和81%;今年增势更猛,其中上半年销售量较2001年同期增长44.6%,利润已超过2001年全年。

  在一片闪光灯的追拥下,苗圩目光炯炯有神,他终于与全球汽车产业巨头日产的卡洛斯.戈恩、PSA标致-雪铁龙集团总裁佛尔兹并肩站在了一起。东风公司在未来全球汽车产业格局中的位置似乎更加清晰。

  上周一个晚上,苗圩在北京大学演讲。在总结近来的东风的国际合作时,苗圩说,“在品牌和股权上,中国汽车业绝不能放松。虽然几百万个汉堡包不能影响中国经济,但是,几百万辆汽车开进中国的情形就不一样了。因此,东风不赞成汽车业完全开放,也不赞成完全自主,而是‘竞争合作,融入发展’。”

  改变东风和中国汽车业现状的关键因素是人才,苗圩在演讲中一再强调。1999年,韩国大宇陷入困境的时候,曾经有人建议东风去收购韩国大宇,因为韩国大宇有现成的市场、生产能力可以利用,还有可以能直接控制的品牌。但是,最终东风还是放弃了此想法,苗圩说,主要原因就是“没有人去驾驭管理”。

  苗圩拿自己作比喻说,“我是学发动机的,我们这些学工程的往往比较狭隘。过去我们采用了一些‘技术官僚’来管理企业,但是中国不缺技术官僚,而是缺企业家。我们不仅需要技术人才,而且更需要管理人才。”东风已经与日产达成了一个协议,派一些素质好的年轻人定期去日产的各个岗位学习或培训1-2年,然后回来充实到东风的各个管理层。苗圩很清醒,项目签约仅仅意味着开始,未来东风各合资项目的管理将是对东风更大的考验。(商报记者 罗乔欣)

(编辑:)
yes
Powered By Google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已有 _COUNT_位网友发表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