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大众(中国)公司德方高级市场经理魏明祥专访
经济观察报记者赵云上海报道 时值上海车展期间,本报记者对德国大众(中国)投资有限公司德方高级市场经理魏明祥先生进行了长达2个小时的专访,期间,记者与魏明祥先生分别就大众的中国产品策略、投资计划、零部件供应、柴油机技术的中国推广、业务调整和中国汽车市场竞争环境进行了深入而广泛的探讨,从中可以透析和折射出大众在全球策略中 与中国息息相关脉络和影像。
经济观察报:据说德国大众高层曾有过在中国 生产小型车A000的计划,但最终被否决,而且,国内也曾有媒体报道说,德国大众不打算在中国生产10万元以下的经济型车,大众是如何分析和看待中国汽车市场的构成的?
魏明祥:我觉得作为一个汽车专业厂家,我们也做了很多的市场调查,我们认为目前在中国最有发展潜力的和发展势头的并不在于超小型车,根据我们的调查,最有发展潜力的是两种车型一个是紧凑型车另一个是中高档的豪华车型,价格应在12万以上,而不是10万以下,中国的白领人群是很大的,所以这样的市场需求也是很强劲的。所以我们根据市场调查的情况,做出一个决定,在中国生产超小型车的计划暂时搁置,以后在时机成熟的时候再上这个项目。首先,我们要考虑的重点是推出紧凑型车,这就是POLO应运而生的直接背景,接下来就是我们的中高档豪华型的发展,所以在这个方面我们推出了帕萨特1.8L、1.8T和2.8V6,对这个市场进行了细分,除此之外,我们还推出新的产品满足新的需求,基于此,我们推出了宝来,我们认为宝来这款以体验驾驶感觉为主的“驾驶者之车”在目前国内还没有可以和她相提并论相媲美的其他车型,那么我刚才说的三个方面就是我们认为在未来几年内对我们的发展比较重要的三个方面。
经济观察报:POLO在德国推出的第四代据悉因为采取了降低成本的措施,使新款的POLO反而比老款的POLO售价便宜了2000马克,那么在上海大众生产的POLO是否也可以通过借鉴推广德国工厂降低成本的措施,使2002年将要在中国上市的POLO以更有优势的价格进入中国市场?
魏明祥:你这个问题我还没有弄的明白,我考虑你是问产品是如何定价的,你在考虑产品价格的时候,有几个因素,一个是生产成本,一个是人工成本,还有一个是配套的成本营销成本,还有税收方面的因素,所以不同的因素最终确定不同的产品价格,所以我认为在中国的价格和德国、乃至欧洲和美国都不具有可比性的,因为你必须根据当地市场的具体的竞争的情况,现实的情况来确定价格,这才是有真正意义的。
经济观察报:德国大众为保持在中国市场的领先地位,其长期的产品计划是一年一个新产品,我们已经看到刚刚亮相POLO轿车,请问在今后时间里,德国大众将怎样具体实施他既定的新产品投放计划,一汽大众在奥迪A6和宝来之后,还将会推出什么样的车?
魏明祥:我们每年一个新车型的计划是从1999年底的奥迪A6的下线开始,2000年我们推出了帕萨特;2001年我们推出了宝来;2002年我们将推出2厢的POLO车;2003年我们将推出3厢的POLO车,这期间我们又对已经推出的新车型进行了技术或装备升级,如帕萨特有1.8L、1.8T和我们刚刚见到的2.8V6,而奥迪A6的升级版也刚刚向全国市场上市,应该说,我们在中国南北的这两个合资厂还会不断的推出新产品,我们会兑现承诺在中国每年一个新车型的计划。
经济观察报:今年德国大众对中国的投资为16亿欧元,占德国大众在亚太区总规模的80%还多,这些投资将用于这两个大众合资厂的哪些方面,对中国的投资有没有持续的计划性,比如今年多少,明年多少?
魏明祥:我想,如果你手头有一大笔资金可以动用的话,你做这个事情就不会按照年度这样的角度来考虑,尽管我们每年度都有年度计划,我们做这个事情主要是以项目来考虑的,我们现在重点抓的有三个领域,第一个是新产品的推出,第二个是把重点放在销售的合资企业上,比如认定新的经销商并对他们进行培训,第三就是要加强对我们员工的持续的培训,而且要加大培训的力度,因为我们现在和即将推出的新产品有很多新的技术,要把这方面产品的知识传授给我们的员工。
经济观察报:大众曾考虑将通过一汽大众扶持国内的一些零部件供应商以进入VW的全球采购系统,现在有什么实质性的动作?
魏明祥:可以从两个角度来回答,一个就是在中国通过建立生产线来建立合资企业,来扶植和发展中国的配套的供应商,比如在长春和上海建厂,总共扶植起100多家供应商和配套企业,而且我们在全球的其他的合作伙伴也进入了中国市场,他们也纷纷的建立了合资企业,所以从整体来说,我们基本上已经做到一体化的市场配套的体系,不但能满足我们的需要,也能满足国内其他厂家的需要。第二个,我们重点选择扶植4-5家国内供应商以进入我们的全球采购系统,在这方面,我们着重通过质量和价格作为进入我们全球采购系统的标尺,质量方面比较好控制,也比较容易实现,因为的车型都是采用全球统一的质量标准,但如何形成一个非常有竞争力的价格则需要一定的规模才能达到,目前中国的零部件供应商在规模上相对而言还比较小,所以我们将通过将其纳入到我们的全球采购系统来使他们获得更多的定单从而使他们的产量上规模,价格有竞争力。我们在长春的一汽大众生产的发动机已经可以提供,另外在秦皇岛我们有专门生产奥迪品牌所需的铝制件。
经济观察报:在VW的全球采购系统中,所要求主要的零部件的规模是什么样的?
魏明祥:这个问题不能大而概之,因为规模取决于你是一个什么样的具体零部件,比如说,有一些在大众、奥迪和其他品牌车型通用的零部件其规模是非常巨大的,是上百万数量。但一些专业化的零部件其数量就比较小,需要根据具体的情况而定。
经济观察报:大众在今年6月的上海车展期间推出了一项将要“历时3年”的“开创柴油机新时代”的项目,大众为什么要在中国积极的推行柴油机技术,现在进展的情况如何?可不可以说大众试图通过推行柴油机技术来继续保持在中国的领先地位?
魏明祥:在目前柴油机技术标准上,大众在国际是首屈一指的,中国现有的柴油机应用无论从排放还是动力性同大众建立柴油机标准来看,不具有可比性。柴油机的优点在于节能,而且比汽油机的马力更为强劲,在欧洲和德国的市场,作为个人购买第一部轿车,40%的人都会选择柴油机的车,另外在出租车市场应用柴油机技术,将会节省大量的能源。所以我们认为大众在中国有着这样一个非常大的市场和非常好的机会。现在,作为我们来说,技术已经有了,但实现这个技术需要几个要求,一个是对燃料(柴油)质量的要求,目前国内还没有达到,我们现在已经着手做这方面的工作,目前我们已经在一汽大众推出我们的第一部柴油驱动的轿车—SDI捷达。
经济观察报:可不可以说柴油机技术是未来汽车动力和环保的一个发展方向,是否有可能将3升路波引入中国生产?
魏明祥:既要环保还要节能,正应该说是未来发动机技术发展的方向,当然,除了柴油机技术,其他公司为达到以上两个目标的也在进行诸如燃料电池的技术开发,但我们认为目前最有效力最符合环保要求的就是柴油机技术。我们非常愿意把最先进的柴油机技术引入中国市场,但一个先决条件是市场对我们产品的接纳程度,所以我们要一步步逐渐的实现。关于3升路波,大众在市场和公关取得的了巨大成功。但实际上,还存在这样一个问题,消费者是否愿意多花一些钱来购买这种环保而节能的车型,毕竟柴油机的车比汽油机相对还要贵一些,出于开拓市场的考虑他的售价还是低于市场成本的。这款车主要在德国生产,还没有考虑在中国生产。
经济观察报:大众前不久宣布了其新的业务调整计划,从计划中我们可以看出,大众的意图一方面是保持大众旗下各品牌的独立以避免相互竞争,另一方面,又要提升AUDI这样豪华车高档车品牌在大众集团内部的分量和地位。前不久,大众的工会曾与管理决策层有过是生产小型车还是生产如本特利这样的高档豪华车的争论(为生产本特利而进行的高额投资并未完全收回),但无论怎么争论,大众的业务调整计划已经公布,问题是大众作出这样一个决定的原因是怎样的?
魏明祥:具体的战略比如说小型车不会有什么变化,还会一直保持下去,我们是第一家推出高档豪华小型车的公司,在全球,小型车的投资还是非常巨大的。在我们看来,我们的小型车无论在豪华舒适度还是在安全方面都比高档豪华车不差多少。为什么采取这样一种战略,像本特利这样的大车投资巨大,销量有限,和许多其他公司一样,投资都不能很快收回,但作为用户的一项选择或者需求,我们必须要进入这一市场,而且从全球来看,凡是如本特利、劳斯莱斯等这样的豪华车品牌基本上都是属于以生产大众(老百姓)车型为主公司,反过来生产豪华车的先进技术和经验也可以带动小型车的生产。
经济观察报:我想您一定听说过吉利,您对吉利现象怎么看?您眼中的中国的汽车市场竞争的环境是怎样的?
魏明祥:我不想对这个车做什么评论,我只说说我个人的看法,从我个人的角度来说,我想我是不会开这样的一部车的,我不是很清楚这款车的技术细节,但我想3万元人民币是一个非常非常低的价格。我们看到除了合资企业国营企业,民营企业也能生存和发展对我们来说是一个非常令人鼓舞的事情,但从长期来说,这样的企业能够成长存活下去可能性是非常小的,因为从现在的消费者来说,他们对汽车安全、舒适度等新技术有更高的要求,所以在这方面来说,要进行研发要花大量的资金,以数十亿美圆计,全球只有几家公司能够做到这一点。至于吉利的市场销售,我认为可能还是用户的个人偏好,但我觉得,他这样做下去可能做不到产业的标准。
短信节日传情奖中奖:数码相机、CD/VCD……大奖总值5万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