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世后,中国的汽车工业肯定不会垮,但肯定活得不轻松。把差距缩短,就是我们的机遇,抓住机遇就发展了。
没有形成规模的汽车厂,不合并进一个集团里,单打独斗,会被挤跨。毕竟我们还弱小,要发展,全靠我们肯定不够,还是要鼓励对外合资、合作,才能发展得更快,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就会登得更高。
竞争也会创造机遇,加入WTO实际是一次新的国际分工,把制造业做好是发展的一条捷径。面对入世长安没有睡大觉,不管能力多大,也在摩拳擦掌,参与竞争,不断做大、做强。
中国入世是当前举国上下关注的热门话题。
入世后中国的汽车工业肯定不会垮,但肯定活得不轻松。压力是我们的汽车工业与国外水平有很大的差距,主要表现在技术开发基础、经营管理、市场运作、资金实力等方面。通过入世,如何把这些差距缩短,就是我们的机遇,抓住机遇就发展了。还有就是关税壁垒取消后,国外大量的汽车涌入,要求实行公平的市场竞争,建立一种公正公开的市场秩序,面对国际的竞争,企业如何应对和生存。
中国汽车业还是有很多机遇的。国内主要的几家汽车企业,都是国际大汽车公司在中国的合作伙伴,都有自己的合资厂,在某种程度上讲,入世后国际竞争的战场会搬进国内来。而一大批现在基础还不雄厚的厂家,技术开发能力还很薄弱或者没有开发能力的企业,还有一些在营销管理上没有真正形成规模的汽车厂,在竞争中如果不合并进任何一个集团里面,而是继续单打独斗,就会被挤掉或被市场无情地淘汰。
竞争也会创造机遇。中国市场,竞争最激烈的是中高档轿车。中国汽车单从品种、价格上来说还是有竞争优势的,如现在的重型汽车、轻型卡车、农用车、微型汽车等在价格上实际是低于国际水平。这是因为我们的劳动力成本低廉,加上这几年国家鼓励企业间的竞争,使我们的一些品种已具备一定的竞争能力,但整体比起国外来说还存在很大差距,最大的是技术上的差距。
我们搞开发的人才不够,汽车生产所积累的经验不够,给了钱也开发不出新车型来。另一个是管理思想、模式还没学到,在市场运作上还存在很大差距,特别是在营销理念上的差距,目前我们的很多企业只管销车。营销的概念是一种立体的,销车是一种平面的,这是一个很大的差距。所以我们就是要借国外的管理、营销理念以及资金上的优势来发展自己。毕竟我们还弱小,要想发展,全部用我们的资金还不够,自己培养人,时间又不等人,因此中国还是要鼓励这些厂家对外合资、合作,这样才能发展得更快。最大的机遇应当是中国成为制造加工业的基地,中国能先把制造业做好也是我们发展的一个捷径。
加入WTO实际上是一次新的国际分工,不要把它看成洪水猛兽。要面对入世、重视入世,要有心理准备,如何去抓住机遇,不要害怕,不要去拒绝它,我想我们的汽车工业是有发展前途的。
长安公司主要是生产微型汽车,但又不仅仅局限于微车领域。我们确定的发展战略,在产品上就是逐步地根据自己的实力,尽自己的能力开发生产出中国老百姓需要的车、喜欢的车,这种车不一定就是微型汽车。机遇要靠自己去把握,如果把我们的优势发挥出来,机遇就容易抓住了。再一个,机遇要去创造,加入WTO后机遇和挑战并存,但不是同时到来的。有时机遇大于挑战,很多产业直接进入国际市场,机遇就大于挑战。
我很欣赏一句话:“没有夕阳的产业,只有夕阳的企业”,不能乞求别人的保护,只有迎接挑战,在搏击中锻炼自己,学会本领,就能生存下去。加入WTO是新一轮洗牌,长安汽车有优势,也有它的劣势。长安生产将近20年以微型汽车为主的车,这样低的价格应该说国际上是做不出来的,所以我们的汽车能走向国际市场,今年要出口3000多辆到发展中国家和中等发达国家。中国加入WTO,汽车还有5年缓冲期,我们就要考虑在缓冲期里如何抓住这一机遇。
国际上一些汽车厂商主动与我们合作,目的是来赚钱,在让他赚钱的同时把我们的工作提高,这也是一种机遇。长安汽车生产已经有了一定规模,这是一种优势。中国的老百姓收入不高,我们生产的这种车有广阔的市场,老百姓买得起,我们分析市场的能力比他们强。我们最大的劣势在技术、管理上,最大的问题在人才上。人才包括技术人才、管理人才、市场运作人才,入世后对整个WTO知识了解、运作的人才还比较缺。长安正在培养这方面的人才。长安与福特合作后,福特派了大量的技术、管理人才来,“与狼共舞”过程中增强了“狼性”,这样就成长起来了。在发挥优势、克服劣势上,长安利用合资的手段,克服自己的劣势,学习别人的本领。
这两年对外合作,长安公司尝到了甜头。近几年来做了一些工作,一是送出去,进行直接培养,管理方面与重庆大学一起办MBA班,技术人才培育就送到美国、日本去。二是引进来,长安建立了博士后工作站,让学有所成的年轻学子不论是国内还是国外的到长安来工作;再就是与大学、研究所联合进行厂校合作、厂所合作,把研究所与大学的人才利用起来,直接带项目、带人,搞成果。这样一靠自己培养,二借别人的人才,三是建立一种人才成长机制和创造一种留住人才的环境,使人才不断地涌现出来。
WTO并不可怕,只要留住了人才,竞争就会取胜。长安面对入世没有睡大觉,不管能力有多大,我们都在摩拳擦掌,并能参与这方面的竞争,参与WTO的搏击,而不是坐以待毙。在发展中抓住机遇,利用好外来技术、管理,使长安汽车不断做大、做强。与国际合作在长安的发展战略上占有很重要的部分,是长安长远发展战略的主要构成部分。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就会登得更高。在“十五”期末,在WTO缓冲期里长安出口车要达到3万辆以上,使长安汽车逐步走向国际市场。(作者:尹家绪)
订汽车新闻短信把握汽车时代先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