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与车 刘炳森:开车 耍车(图) | |
---|---|
http://www.sina.com.cn 2001年11月15日 17:58 北京晚报 | |
记者骆玉兰文并图 已过花甲之年的全国政协常委、著名书法家刘炳森先生已有8年驾龄。日前记者偶遇刘先生,和他聊起开车趣事,一派学者风度的刘先生谈笑风生,现将他的一席话实录于此,对开车族将不无裨益。 “前半生苦难太多了,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开始了后半生,41岁开始转运,国家的日子好过了,个人才有了好日子。开始没想买车,也没钱买车,1993年山东的一位先富起来的朋友执意送给我一辆新车,我想,如果把车放在家里,让儿女给我开车也不是办法。我是散兵游勇,今天这儿,明天那儿,没个准谱儿,谁也没工夫伺候我。小时候见到开汽车的人,特别羡慕人家,觉得人家特别有本事,到了50多岁,童心未泯,还真想开车,一来是圆了童年的梦,艺不压身,自己也方便;二来呢,改革开放给我们带来了福分,就是怎么痛快怎么活着。我让那位朋友给我换一辆旧车,不怕磕不怕碰,学会了再还给人家,自此以后,我这50多岁的老司机就开始了驾车生涯。” “开始驾车上路心里有些紧张,为了从难从严,我就专找路难走的地方练,一段时间后车技大有长进。刚开始时,总怕别人开车碰上我,但仔细一想,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我一个新手开车,路上的老司机一眼就看出来了,躲还来不及呢,谁还跟我较劲儿。再说我的汽车也不是纸糊的,我怕人家碰上我,人家还怕我碰上他呢。心理负担解决了一半,再严格按照老师的指教去开,进步就更快了。” “一次我在美国看到一件事,更加增强了我开车的信念。那是一位年逾古稀、满头白发的老夫人,从超市抱着东西颤颤巍巍地走到汽车旁,手已对不准钥匙孔,好一会儿才把车门打开,但是当她把汽车发动起来后,便一溜烟地开跑了。我想,她走路虽然费劲,可是当她坐下来后,两条腿一腾轻,驾车就不成问题了,我比她年轻得多,开好汽车绝不成问题。” “我的一位同学听说我学开车,十分惊讶地说:‘你都什么岁数了,还开车,不要命了!’我说:‘开车与要命的问题有必然联系吗?有因果关系吗?’我的同学担心是可以理解的,但是不论新老司机,只要严格遵守交通法规,开车以人为本,就要不了司机和行人的命。肇事的一般都是素质较低的人,像酒后开车和无照驾驶等。开车的人应该讲开车的道德,无论有没有警察都该自觉遵守交通法规。” “我在上中学、大学时都喜欢打篮球,在篮球场上瞬息万变的情况处理,和在路上超车、避车有相似之处,对我开车有很大帮助。我开车以来,也出过问题,像倒车时没看准,碰了保险杠、刮了后尾灯有那么两次,后来老师告诉我,倒车时看不准,下来看看后边有多少量,这不算丢人。其实开车一定要小心谨慎,不能假冒伪劣,自己受点伤还在其次,千万不要伤害别人。” 记者问刘先生是否被罚过分?刘先生坦率地说:“有过一次,那是因为路面不熟,我犯了经验主义,以为向右转弯都是正常行驶,可单单这个路口不行,刚拐过去,就被警察拦住了,扣了两分。无意识违章不要紧,接受教训以后注意,最怕的就是有意识的违章,看看交警没在就闯红灯,明知故犯就是思想品质问题了。”“我觉得开车给我带来了极大乐趣,可以调节我的日常工作,我们搞书画的人整天和笔管儿较劲儿,时间一长心里就有点儿烦,这时我就把笔一放,带上老伴开车到郊区兜一圈儿,享受一下大自然的清新,调节一下情绪。会开车还可以孝敬一下老师,偶然开车拉上我大学时的老师到香山画室玩一玩,请他们吃顿饭、散散心,老师们高兴,我更高兴。记得我第一次正式开车上路时,还曾经想过若是老母亲坐在我的车上该多好!只可惜老母已经往生22年了。如今,我开车虽然已经8年了,但是我的兴趣还很浓。本来我开车就是把它当玩具耍着玩儿的,汽车对我来说既是代步的工具,又是一个乐此不疲的玩具。我现在已年逾花甲,按目前我国对驾车年龄的规定,我还能开到古稀之年。我盼着到那时开车年龄能放宽到80岁或90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