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产业中外合资 中国本应更“快乐” | |||||||||
---|---|---|---|---|---|---|---|---|---|
http://www.sina.com.cn 2001年06月05日 10:13 新浪汽车 | |||||||||
国际汽车界提“联盟”是最近几年的事。美国通用汽车公司在全球汽车业兼并重组走向深入的时候,反复强调,通用汽车在全球的战略就是联盟。 但是,人们似乎认为,汽车界的联盟只能是世界汽车巨头之间的事。因为他们有技术、有实力,所以才可以要求“平起平坐”,联手分割全球市场。
中国汽车行业在世界面前始终让人感到压抑。都知道,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汽车制造业已经逐步与世界联系在了一起,中国的轿车生产企业几乎每家的背后都有外国公司的影子。合资合作曾经提升了中国汽车的速度,但如果在经历了近二十年的合资合作后,我们仍然被动地与人家谈合资合作,那就应该好好反思了。事实上,今天,我们在已经开始的第二轮合资合作中,一方面,高昂的“学费”照交,外方的合作“门槛”还是那么的高;另一方面,我们的产品依然走不到国际市场上去。 在中国汽车今天这个份上,如果继续进行没有联盟的合资合作,不仅是不快乐的,也是不平等的。 中国汽车当初想到合资合作,是因为我们曾经太落后,没有资金,没有技术和产品。从根本上来说,合资双方的目的是有差异的。 尽管曾经流传过的某个公司将淘汰了的车型拿到中国来的消息在事后被确定没有根据,但是,在中国的汽车合资企业中,合资双方的利益冲突一直就没有停止过。 一位轿车合资企业的中方老总不久前对记者说过这样一件事,该公司曾经想从合资的外方那里引进一条发动机生产线,结果是,外方的报价与实际价格相差2倍。这位老总很不平地对记者说,这哪叫合资? 我们还注意到,中国合资干轿车近20年了,每一代新产品都从合资外方那里“拿来”不说,为这“拿来”中方还得支付“价格不菲”的技术转让费。当前,许多人将中国汽车价格过高的原因归咎于企业不愿降价,实际上,成本过高是根本原因,而这成本的相当一部分就来自这过高的“入门费”。 当然,同是合资企业,庆铃汽车有限公司却可以告诉人们,合资我们本来是可以做得好的,也是能做得成的。 这个公司刚成立时,起点比现在一些合资企业低得多,用总经理吴云的话,仅仅是为了企业能生存下去。在那种情况下,日本五十铃公司仅仅投了8万美元。同样也是十几年,今天,外方不仅将世界最新技术产品拿到合资企业中,合资企业出的产品全部可以打五十铃的商标,而且还将国际市场向合资企业开放。五十铃公司在中南美等地区的市场订单可以交庆铃公司来完成。对此,总经理吴云的总结是,合资双方联盟了。他认为,合资不成功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利益平衡点没有找好。找准了这个平衡点,不仅合资顺畅了,联盟也就水到渠成了。吴云认为,用利益调节原则来掌握平衡点非常重要,一方面要让人家有利可图;另一方面要坚持我们想要得到的东西,不仅技术、管理、产品,还要拿到他的市场。 当然,合资双方最终能够在利益平衡下“联盟”,这过程中间肯定有大的“学问”,吴云没有讲出这中间的“奥秘”。但是,他点出了利益平衡点是合资走向联盟的关键,无疑是我们总结过去一轮合资中的教训时需要琢磨的。 利益的不平衡,起因于实力的不平衡。在错过了一次本应拉近实力水平的机会后,我们更不该有第二次。但很少有人意识到机会。 这个实力绝不仅仅是指企业本身的力量大小。因为要与人家合资,进而要求联盟,所以我们应该用一切可以证明自身实力的东西谈合资、联盟。比如说中国有着巨大的市场潜力。然而,我们看到,第一轮的引进合资在很大程度上是为了“挡住进口”。所以,我们也就不奇怪后来为什么会出现一个合资企业分一厂、二厂、三厂的情况。本来我们是可以避免一些重复投资的。中国汽车错过了合资过程中拉近实力的第一次机会。让人不理解的是,一些企业在交了学费后为什么总做不大,做不强?到今天为止,我们仍可以看到这样的例子:去年,一家合资了十几年的轿车企业在即将推出的引进车型打上中国的商标在车展上展出时,合资的外方不干了,坚持说商标权是我的,换商标要交钱,否则不行!似乎人家的知识产权意识比我们强。但我们总觉得好笑:婚都结了,还分什么娘家带来的还是婚后共同的财产。同床异梦,原因就在实力的不平衡。 自立当自强。我们完全可以相信,每一个合资企业都有一个“不一定那么让人好受的成长过程”。庆铃公司总经理吴云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也说到“自尊心”受到伤害拍案而起的经历。但今天,回头看这成长的过程,吴云说,一方面确实需要虚心学习,但另一方面,也要准确把握企业发展方向。确实,在他“另一方面”的背后,我们看到两种极端的做法:要么我们什么都不行,“躺在”外方的怀抱中,一味地不加消化地引进、“拿来”,甚至到了恨不得连锣丝钉都要引进的地步。有人称之为“引进合资中的腐败”。要么盲目求大,不研究市场,片面追求高投入高产出,一次规划,一次投入,大量的银行贷款,造成企业资金负担沉重,直接阻碍了企业的发展。 合资,有人做得好、有人做得不好。说出方方面面理由的人很多,说出实实在在原因的人却很少。 其实,这实在的原因有时很简单。当前评价合资企业是否做得好,一个很显然的标准就是面对WTO,你的竞争力如何。庆铃汽车公司能够与五十铃成为一个利益共同体,理由就像吴云说的那么简单:“中国人紧张什么?无非是价格、质量、交货期。如果我们将它做好了,紧张的是人家,因为他们的劳动力成本高。”先做好它,再说别的。这就是最大的“实在”。今天看来,我们有些企业领导者的思维和观念确实存在着问题,没有做、或者还没做多少,就考虑品牌的民族性问题、自主与自我的地位问题、自我开发的问题。吴云认为,这还是一个利益问题,但没有做又怎谈利益?也许是巧合,我们发现,凡是搞得好的合资企业,这些观念和认识上的问题都不明显、不存在;凡是搞得差的合资企业,往往在这些问题上的矛盾更突出。这不能不让人深思。有人说,中国人聪明是建立在中国人能干的基础上。你不干,谁能证明你聪明?谁能听你的? 最后值的一说的是,本文总在以庆铃汽车公司作为正面例子,不仅因为它是最早的合资企业之一,也不因为它目前在全国汽车企业的排名中,经济效益、效率、市场占有率均位居首列,而是它在今天能够站出来说:“不是我怕WTO,而是人家怕我们WTO。”可惜这样的例子太少了。这使我们想说,日本的汽车工业成为世界强国用了不到20年,而中国,近20年了,连合资的事还未“整明白”,实在应该是个教训了。 (汽车商报记者 吴迎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