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汽车
选车

新闻版>分析评论>正文

中国消费者频遭区别对待为哪般

http://auto.sina.com.cn   2012年12月11日 07:14   北京晨报  孙金凤 字号:

  11月初,一桩发生在美国汽车业的案件同样引起了中国消费者的关注。韩国现代起亚集团旗下10余款车型被美国有关部门查出有夸大燃油经济性的现象,现代起亚随后承认并同意对车主进行补偿,预计补偿金额高达上亿美元。现代集团总部还因此撤换了3名高管。

  实际上,在美国被调查发现存在夸大油耗标定的13款车型中,有12款在华有售。但现代汽车中国公司有关负责人回应称,中国所售车型不涉及此类问题。

  相比丰田召回、大众DSG事件中遭遇的不平等待遇,这次现代起亚“油耗门”并没有在国内消费者中引起如上述两事件那么大的反应。分析其中的原因,一是“油耗门”并未涉及安全这等关乎人身安全的紧要问题,本来属于弱势的中国消费者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再者,中国消费者对油耗虚假宣传已经习以为常。买车时销售人员和厂家给出的综合油耗,总是比实际驾驶中要高出不少,人家说工况下百公里油耗6L,消费者心里早已有了自己的算盘:这车的油耗怎么也要8L以上,要是能接受也就买了。

  盖世汽车网近期关于油耗的调查也印证了这一点。1034位参与调查的消费者中,高达九成的参与者认为企业夸大燃油是司空见惯之事。在工信部出台的《轻型汽车燃料消耗量标示管理规定》中,新车油耗标示应该使用工信部公示的油耗,不得使用汽车厂商在等速工况下的理论油耗作为介绍车辆的内容。但实际油耗小于工信部公示油耗的案例仍少之又少。这意味着目前的测试方法仍是偏“理论”的。

  而根据2010年开始实施的“汽车燃料消耗量标示,企业在送交样车给国家检测机构时,需附上一份自行检测的油耗结果,然后再由检测机构对该车辆进行检测。如果最终结果与企业上报的工况误差不超过正负4%,即可按照该工况上报工信部。如果国家对其中企业送检车辆的油耗产生怀疑,或接到一定数量的用户投诉,那么国家会从企业中随机抽取车辆再进行一致性检测,一旦检测结果与“油耗标示”上的数据不符,那么企业就会受到相应处罚。但截至目前,很难找到企业因此受罚的案例。

  关于油耗,一方面管理部门的执法力度仍需加强,另一方面消费者的维权意识仍需提高,这应该是导致中国消费者频遭区别对待的主要原因。 孙金凤 

(编辑:陈洁)

评论(0)
分享到:
6.39K
意见反馈 | 保存 | | 打印 | 关闭

新浪汽车|汽车生活原动力

可输入140个汉字 新浪汽车 提问 >>

上传附件

上传附件
选择图片

请选择小于2M的jpg,gif,png图片

上传附件

图片正在上传,请稍候...

正在上传